教学设计秋天的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78629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秋天的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学设计秋天的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秋天的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秋天的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以扩大阅读的方式丰富语言积累,深化主题;以写作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深加工,升华主题.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秋天的美丽,丰收和欢乐,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

2、,并能把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通过手写表达出来.教学重点:体会秋天的美好,品味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2.经过两年的跨越式试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手写能力都具有很好的基础.3.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学习,朗读能力强,能积极发挥想象.四,教学策略与设计1.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策略:以解决重点问题,感悟课文为主.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兴趣的段落,品味段落中的重点语句,通过资料的补充,音乐的渲染,空白点的补白等方法,层层递进的策略帮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3.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和进行创新

3、写作,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识字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跨越式课题组提供的语文拓展阅读资料;教师自制的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定向导入秋天的雨是秋天的使者,它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秋雨的脚步,一同去感受秋天的美好.设计意图:教师简单回顾第一课时所学重点,将一,二课时的教学贯穿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意识.二,品读积累(一)自主学习1.教师出示学习提示,学生自学设计意图: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形成的独特感受不是靠老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而是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情后才能获得的.自

4、学中,教师提供学习方法提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能力,这也是学生升入三年级后,区别于低年级的不同之处.2.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设计意图:在自学过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和同桌之间的交流,意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合作意识,为在全班的交流打下基础.(二)反馈交流,指导品读1.学习第二自然段(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2)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中频频点头.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感悟语言,理解文本,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认真,勤思多想的读书习惯.(3)深化秋天的美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补充资料,丰富学生表象, 让学生对秋的认识更立体,更全面,更深刻.(4)有感情朗读2.学习第三自然段(1)欣赏过秋天的美后,让我们再来闻一闻秋天吧.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说一说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秋天的美好(2)重点理解:梨香香的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