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环保:生病的水娃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786068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环保:生病的水娃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班环保:生病的水娃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班环保:生病的水娃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班环保:生病的水娃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班环保:生病的水娃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环保:生病的水娃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环保:生病的水娃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主题活动生病的水娃娃教案主要包含了案例背景,案例描述, 反思等内容,树立保护水 ?资源的意识 ?。通过故事进 ?一步了解水 ?与人、 环境的关系 ?, 以及帮助幼 ?儿认识由于 ?人类不良行 ?为导致了水 ?污 染。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中班环保生病的水娃娃教案 吧。案例背景:环境保护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基础教育有机组成 部分的幼儿教育,有必要尽早让幼儿接受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而我园 的园本课程“绿色课程” ,也正体现这点。环保教育的目标就是帮 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思维直观形 象,因此我们在各科教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信息技术与课

2、程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观点, 它的发展无疑将为 新的教学理念的实现开辟出美好的前景。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 要代表,它包括多媒体技术、络技术等,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络设备的工具性功能和互联丰富强大 的享资源,创新教学和模式,增大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幼儿 学习的主动性、 自主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提高教学效益, 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因此,为了更好地将环保教育开展起来,根据幼儿 的心理特点,我将语言活动生病的水娃娃制作成课件,进行了整合 教学。案例描述:一、引出故事:在清清的小河里,住着快乐的水娃娃,可是他现在 一点也不开心,为什么呢?

3、1、让幼儿自由讨论为什么水娃娃不开心了?2、教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污染 源图片)3、小结:原来是人们把生活中没有经过处理的垃圾、脏水或者是有害物质直接倒入河里,使得水娃娃变得又脏又臭,生病了,所以它才 不开心。分析:幼儿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的教育手段必须形象具体, 越形象, 越具体,教育效果越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符合这一要求。我先用动画 哭泣的水娃娃,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讨论。然后给孩子 们看环境遭受污染的情况:漂满垃圾的小河、小河里漂起的鱼的尸体、 黑乎乎的河水看了这些,幼儿产生了厌恶被污染的环境的心理体 验,我趁机培养幼儿同情、保护水娃娃的情感倾向。二、教

4、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有表情地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并提 问?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讲了什么?2、生病前和生病后的水娃娃有什么不一样?3、生病前后,水娃娃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 变化?4、. 为什么水娃娃会生病?教师引导幼儿联系自身生活经验, 明白污染的水对环境的危害, 以及干净水对环境的意义。分析:通过让边幼儿观看生动、形象的,边听老师讲述故事,使孩 子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美好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洁净舒适之感和恶劣的 环境给人带来的灾难。 而提问的环节让孩子们用语言将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感表达出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三、组织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治好水娃娃的病?1、幼儿分组自

5、由讨论2、教师总结:工厂按规定先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再排出来,我 们要一水多用,洗衣或洗菜水或拖地或冲厕所,以减少污水排放,不将 油腻的剩菜倒入下水道,洗餐具时,尽量少用洗剂,可用热面汤,不要 向河里扔垃圾,让妈妈少用化妆品、染发液等造成水污染的物品,大家 都来保护水源,都来关心和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从自己做起,水娃娃 的病就会慢慢的好起来,我们的环境也会变的更美好。分析:通过讨论,可以使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一些已知经验,借鉴 彼此的见解;同时在这种合作与沟通的过程中,他们更能学会如何理清 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与互助,从而有利于培 养幼儿的协作精神。但需注意的是,这时教师并

6、不是在一边观望,而是 应随时把握各组的讨论动向。需指出的是,作为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氛围, 教师本人要耐心地聆听孩子的想法,而不管有时孩子的想法是多么的 “荒谬”。最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点评,能帮助孩子们整理思 路,同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反 思: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实践中,我们不断受到技术的阻碍,体验 着探索的艰辛和创新的快乐同时,也受到了不少的启发。1、 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幼儿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挂图就是教材的旧观 念。把所有提供给孩子学习的图片、资料等等学习内容都称为媒体,呈 现的方式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声、光、

7、形、色等功能,教会幼儿“用心”观察,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幼儿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集成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加强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幼儿 主体作用,使孩子达到了乐学、善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过程全面得到 优化,同时有利于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思想,帮助幼儿充 分感知和理解, 调动了幼儿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使孩子们易学、 易记、易懂,加强了认识的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形象和大容量,创设学习的氛围和情景, 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趋于丰富和多样化, 教学内容以更为丰富多彩的 动态的、动静结合的、形象的、更接受幼儿认知特点的、

8、趣味性的方式 呈现给幼儿。2、 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将 改变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的角色,而成为幼儿学习的组织者和指 导者、帮助者与促进者。 也就是说, 通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整合之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象以前那样操纵整个教学过程。不过从教师方面来讲,最主要的是具备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素 养,以及制作和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教学思想是教学课件和教师教学的 灵魂,以不同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思想设计的课件,其中必然隐含着课件 设计者对教学的看法。这种看法会渗透到课件功能上,体现在教学效果 上。因此,教师应当加强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的学习,如教学

9、论、 学习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和 创新。此外,教师制作的课件还应当立足于课堂教学,符合课堂教学的 要求。应当会自己制作所需的课件,或能对现行的商业性软件进行筛选 或修改,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任意选取、加工和编辑。同时,也应当充 分利用最大的资料库“互联” 。3、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之后, 幼儿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 的变化,幼儿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 者、意义的建构者,以及成为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动主体。1)为幼儿提供了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满足现代儿童的发展需要。根据幼儿心理特点我们把电视录像插在教学内容

10、中, 强化幼儿各种 感官的参与,要求幼儿用耳听声音、用眼睛看图像、动脑分析图像、动 口说图像、动手绘画图像,加深幼儿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最大限 度地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达到培养兴趣和发展智能的双重作用。(2)在有限的空间里开阔幼儿的视野,提供操作、理解和思考的 空间,促进思维发展。多媒体视频演示仪的使用突破了幼儿园传统的自然、 社会科学教育 的局限,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把小班到大班划分成既有阶段性又互 相衔接的整体,按幼儿年龄需要选择一些实物和图片、录像等资料,开 阔、丰富幼儿视野。利用多媒体视频演示既满足全体幼儿的动手操作与学习交流的需 要,又能使实物(图片)等放大提供给幼儿逼真清晰色彩

11、鲜艳的教学效 果,因此在各科教学应用广泛而深受孩子们的青睐,更重要的是幼儿通 过观察、探求与操作感知和体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全体幼儿的 注意力、观察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有效的提高,并 且突破时空、丰富了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从而促进了 幼儿的主动学习。4、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教学过程由原来的知识讲解式教学过程 转变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分组讨论、各抒已见;多方交流等,在这 样的互动过程中,师生获得了同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与课 堂的教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 化,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出新型的创新教学模式,拓宽幼儿解决 问题的思路,培养幼儿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