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汇总(含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78440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131 大小:11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汇总(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2022年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汇总(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2022年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汇总(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2022年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汇总(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2022年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汇总(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汇总(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汇总(含解析)(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汇总(含解析)一、单选题1.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A、1岁左右B、3岁左右C、6岁左右D、9岁左右答案:B解析: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3岁左右。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答案:B解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3.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华生答案:B解析: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4.福勒和布朗认为,最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的教师处于教师成长的()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自我阶段D、关注情境阶段答案:D解析:关注

2、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5.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答案:A解析: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6.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答案:D解析:这种做法可以使观众得到“替代

3、惩罚”和“替代强化”。7.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的是()。A、丹瑟洛B、尼斯比特C、皮连生D、鲍斯菲尔德答案:A8.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A、阶级性B、生产性C、等级性D、相对独立性答案:D解析: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主要缘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9.“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A、内部的可控因素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C、外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答案:D解析:运气在归因模式中属于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10.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下列不属于基本结构的是

4、()A、基本概念B、基本原理C、基本方法D、基本知识答案:D解析:在布鲁纳的教学观中,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指其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11.()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A、布鲁纳B、桑代克C、贾德D、维纳答案:A解析:题干所述是布鲁纳提出的。12.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A、认知策略B、提问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C解析:调节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13.加强自我修养的途径是()。A、组织活动、委托任务B、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C、榜样和示范D、说服教育答案:B14.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

5、、尝试一错误学说B、完形一顿悟学说C、有意义接受学习论D、认知一结构学习论答案:D解析: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学习论或认知-发现说。(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15.经验类化理论的代表是()。A、贾德B、桑代克C、布鲁纳D、奥苏伯尔答案:A解析:贾德是经验类化理论的代表。16.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景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这是指()A、发现学习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程序教学答案:B解析:定义: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景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6、)17.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答案:D18.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A、教师的个人修养B、教师的专业素养C、教师的个性品质D、师生关系答案:B解析:当代教师素质能力集中体现是教师的专业素养。19.提出掌握学习的心理学家是()。A、华生B、杜威C、加涅D、布卢姆答案:D解析: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提出来的。20.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答案:B解析: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可以控制一些变量,使其按照实验者的要求进行。21.组织策略属于()。A、精加

7、工策略B、认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调节策略答案:B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2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现教育目的。A、关心学生的学习B、教书育人C、班主任工作D、教学答案:B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23.20世纪30年代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的心理学家是()A、柯尔伯格B、加涅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C解析: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10

8、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阶段。(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24.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A、教育作用B、评价作用C、导向作用D、激励作用答案:B解析:小学教育的目的是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运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评价,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以小学教育的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25.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这三类的是()A、美国心理学家B、中国心理学家C、德国心理学家D、英国心理学家答案:B解析: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为

9、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26.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即为()A、言语直观B、模象直观C、实物直观D、行为直观答案:C解析:定义: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27.儿童身心发展中呈现出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先发展大肌肉和大骨骼再发展小肌肉小骨骼,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例如,

10、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2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B、阿特金森C、维纳D、维果斯基答案:B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29.在某项活动中要达到的目标或者在某次考试中的通过率属于班级目标中的()。A、终极目标B、近期目标C、中期目标D、远期目标答案:B解析: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远期的三种。近期的目标如在某项活动中要达到的目标或者在某次考试中的通过率等,这个层次的目标可以培养学生从小事做

11、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中期的目标如某学期的奋斗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可以使学生看到希望,让学生感受到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和决心:远期目标如整个班级的最终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可以给学生以前进的动力。30.让优秀教师作说课示范并进行课堂教学,然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议的说课类型是()A、研究性说课B、示范性说课C、检查性说课D、评比性说课答案:B解析:示范性说课是指让优秀教师所作的作为教师学习和借鉴范例的说课。研究性说课是教研组对说课本身进行探索性研讨。评比性说课以评价教师说课和教学水平为主要目的。检查性说课以考核教师业务水平和工作状况为主要目的。31.狼

12、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C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性的意义。32.某语文老师在上课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歌谣,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答案: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常用策略有:位置记忆

13、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做笔记等。33.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基础是()。A、规则学习B、命题学习C、代表性学习D、总括学习答案:D解析: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不仅在于获得知识,而且在于“学习如何学习”,即学习获得知识与运算思考的方法。掌握概念是学习运用思考方法,发展理智思维的开端。学校教育要发展理智思维必须从概念学习开始。概念学习主要有两个作用。(一)知识的简化作用,如火车、轮船、飞机等特性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交通工具”这一概念。(二)知识的扩充作用,如在生物学上,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而所有细胞都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组成,最外层是细胞膜。一个生物如此,一类生物也

14、如此。所以掌握了生物的基本构造单位,便可了解一切生物的细胞组织。规则学习由概念组成的,它反映了概念之间的关系。规则常与原理、规律相联系,从而组成了学校里学生学习的大部分内容,如定义的规则(定义概念)、与语言有关的规则(发音和语法结构)、科学原理性的规则(四则运算规则)等。其教育含义如下:(一)形成认知策略,学到定义概念就是学会一个分类的原则,就可以将它用来识别这个类别的任何事物。(二)调节合理行为。一个规则就是能使个人用一类动作对一类刺激情境作出反应的一种推断的能力。因此,可以说,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基础是总括学习。34.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A、情感B、意志C、性格D、气质答案:C解析: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35.阅读技能是一种()。A、操作技能B、运动技能C、心智技能D、学习技能答案:C解析:阅读技能属于心智技能。36.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A解析: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37.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答案:D解析: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