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系统施工难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784318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议系统施工难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会议系统施工难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会议系统施工难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会议系统施工难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会议系统施工难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议系统施工难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议系统施工难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要点1 线管及线管敷设线管应按设计图纸的管径取材,否则应按以下原则:预埋在墙体中间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mm。金属线管管径 20mm 及其以下的可采用手扳煨管器, 管径 25mm 及其以上的采用 液压煨 管器。线管敷设前应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刺;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或 扣压式管连接,管子进入线盒处应顺直,进入线盒内的长度小于5mm。直线布管每 30m 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 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 2 个,并不 应有 S 弯 出现,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 20m 时,应设置过线盒装置,在有 2

2、 个弯时,不超过 15m 应 设置过线盒。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 6 倍。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025mm。线管管路应做整体接地连接,采用跨接方法连接。金属线管敷设时,先根据设计图确定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好水平或垂直线,在线路中心用粉袋进行弹线。 金属线管敷设时,应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线管接头处;每间距3m 处;离开线管两端出口 0.5m 处;转弯处。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电缆线管、桥架宜高出地面 2.2m 以上,线管和

3、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 300mm; 在过 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宜小于 50mm。金属线管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线管、桥架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有防火措施。2、缆线敷设线缆布放路由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每个拐弯处及过线盒处应设专人,按统一指挥牵引,牵引中保持线缆呈松弛状态,严禁出现小圈和死弯。线缆下弯应均匀圆滑,起点以外部分应顺直,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非屏蔽四对双绞线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线缆外径的610倍;主干对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线缆外径的 10倍。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 压和损伤。线缆绑扎要牢固,松紧适度、紧密、平直、端正,捆扎线扣要整齐一

4、致。电缆不得有中间接头,桥架内电缆应顺直,无明显扭绞和交叉,电缆不溢出桥 架,电缆进出桥架部位应绑扎。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 用不易损坏的材料。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管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可以不绑扎。垂直线管布放缆线应每隔1.5m固定在缆线支架上。保持线缆的弯曲半径为线缆直径的8倍。当线缆弯曲时应保持合适的线缆张力。强电与弱电严禁同穿在一根管内,线管以及管内严禁有接头, 导线的管槽满率 不超过40%。采用吊顶支撑柱作为线管在顶棚内敷设线缆时, 每根支撑柱所辖范围内的缆线 可以不设 置线管进行布放,但应分束绑扎

5、。在施工中不要过分挤压线缆,捆扎线缆要宽松适中,否则会造成近端串音。从金属槽 /管至信息插座接线盒间的缆线宜采用金属软管敷设。垂直骨干线缆应布设在镀锌槽中, 填充率应控制在 50%以下, 所有线管均用膨 胀螺钉固 定在墙上。从水平主线管分线到达各个工作区,线管的填充率应控制在30%左右。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气、强电竖井中。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应符合相关规范。3、缆线终接缆线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对绞线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终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 插接

6、部位应紧密牢靠, 接触良好, 插接端子不得折断和弯曲, 线缆插接完毕应 进行整线, 外观应平直整齐。各类跳线的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布放跳线应松紧适度,整齐平顺,布线的两 端必须有明显的标志,不得错接或漏接。第七章工程实施中几个重点及对策工程施工前期三个环节是1)系统施工图的会审 图纸会审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工作。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于减少施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图中的差错, 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以及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有重要的作用。 在图纸会审前, 我方首先会认真阅读施工图, 熟悉图纸的内容和要求, 把疑难问题整理出来, 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时解决。2)系统施工工期的

7、时间表 该时间表的主要时间段内容包括: 施工进场、设备材料购买、管线施工、进场设备验收、设备安装及测试、系统调试、系统 验收、用户培训等,同时工程施工界面协调和确认应形成纪要或界面协调文件。3)系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包括设计人员、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施工班组人员,技术交底工作应分级分层 次进行。在弱电工程施工中五个阶段1)线管架的施工与原弱电系统等的配合 系统线管架的安装施工,在已土建工程基本结束以后,并与其它管道(风管、给排水管、消防管等) 的安装同步进行。 若我方进场施工时其它管道已经安装, 则要现场查勘已安装管 道的位置情况, 合理设计线管架的安装位置和高度, 要求不影响到已安装

8、管道的使用功能以 后的维护方便。加强与原施工单位的联系,决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匆忙下结论安排施工。2)会议室的设备安装与土建和装饰工程的配合会议室的装饰应与整体的装饰工程已完成, 在原有会议室装饰基础上, 将新增的机柜架等安 装定位,重新预埋管槽施工。清理卫生后达到机房标准后才能开始进行会议系统设备安装。3)系统设备的定位、安装、接线端连线弱电系统现场安装设备的定位、 安装、接线端连线,应与原装修装饰密切配合,避免因为我 方的设备安装而破坏装修,或还不具备安装条件的前提下过早地进行施工。4)系统的调试本系统的调试,在各个单项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安装完成后进行单项系统的调试,在现场条件容许的条件下

9、,系统的调试争取安排在同一时段内进行,这样便于工程上的管理。6)系统的验收在单项系统的调试都成功后,我方会提请建设单位对各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软件操作界面进行演示,我方同时提交系统验收文件, 建设单位认为演示内容以及验收文件都合格后,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系统验收。项目难点及措施多功能会议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电子会议的施工重点、难点会议讨论系统的施工重点、难点在于设备与家私的配合,讨论机采用桌面安装方式,线缆的处理方法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音响扩声系统的施工难度在于扬声器的安装,包括安装方式、高度和角度。视频显示系统的施工重点在于投影机的吊顶安装和电动屏幕与装修的配合安装。灯光控制系统的重点和难

10、点在于与装修方灯具类型、数量和回路数量的确定。中央控制系统的重点在于触摸屏显示界面的编程和对设备的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家私采用具有暗槽结构的家私,讨论机的线缆可以暗藏在家私的暗槽结构中。音响系统的所有设备接线采用焊接方式, 电源独立于其它设备电源。音箱的安装支架尽量隐藏在音箱后面。音箱的安装高度、角度先经过理论的计算,然后经过计算机的模 拟,最后在安装前进行效果测试才作最终决定。投影机的吊装支架要求精美,结合装修美观。电动屏幕的安装要 求装修在吊顶位置设置凹槽。灯具的确定满足系统控制功能基础上, 配合装修整体效果,以美 观为主。中央控制器操作界面采用彩色界面,图形生动形象。视频会议的施工重点、难

11、点与传统会议的配合:视频会议通过视频接口和传统会议的音视频 矩阵连接,将外部音视频信号输入视频终端, 或将视频会议中的 音视频信号输出至投影仪等设备显示输出。在连接过程中,因注 意的问题有信号的电平匹配,接地匹配等。电平匹配应注重线路 接口匹配和阻抗匹配等特性,应设定适当的接口和电平匹配值, 如仍存在电平匹配问题,则需通过匹配器进行信号修正。 接地匹 配涉及互联设备的接地效果,应在设备连接前进行测试,以免设 备损伤或信号干扰。处理方法视频会议涉及音视频效果,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应在调试前落 实,具体包括:声学要求:为保证声绝源与吸声效果,室内铺有地毯、天花板、四周墙壁内都装有隔音毯。布局与照度

12、要求: 布局方面一般忌用“白色” 、“黑色”之类的色调。 会议室应避免采用自然光源, 而采用人工光源, 且尽量选择冷光 源。会议室的照度,对于摄像区,诸如人的脸部应为500LUX,为防止脸部光线不均匀。多功能会议系统主要施工方案 系统设备安装前的检查1) 安装环境的检查 会议室设备的安装要求土建及装修完毕; 会议室的温湿度、光照度、通风等条件要满足设备安装要求;2) 设备的检查 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设备单个通电检查,无异常情况; 小范围内控制系统通电联合检查,各个设备无异常情况。3) 线缆的检查 线缆的布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线缆的通断检查; 线缆的短路检查;线缆接地检查; 线缆的

13、标识应正确;4) 所有勘察内容均应作详细记录。5) 设备安装区域要求土建及装修完毕,并具备必要的保安措施。 设备的安装要求会议讨论机1) 所选讨论机的技术性能宜满足下列要求: 能满足系统最终指标要求。2) 确定席位的布置方式,根据席位布置主席机和代表机。3) 讨论机采用手拉手的连接方式进行安装。会议控制主机1) 确定会议讨论机连接完毕,并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2) PC 机 配 置 要 求 P4 2.4G/256M/40G/15” LCD, 操 作 系 统 为WINDOWS20OO音箱1) 采用壁挂式安装方式,高度、角度严格安装设计图纸。2) 结合装修、配合美观。投影机1) 采用天花吊顶安装。2

14、) 结合装修、配合美观。电动屏幕1) 采用天花凹槽暗藏安装方式。2) 结合装修、配合美观。主机设备的安装1)在控制室选择合适位置摆放设备机柜。2)机柜侧面与墙、机柜背面与墙的净距 800mm或以上。3)机柜设备如矩阵主机、功率放大器等固定安装在机柜上,不松动, 设备之间应留适当间隔以通风散热。4)机柜设备间连接线应牢固连接到相应接线端子,各线缆标识清楚 正确,绑扎条理。视频会议系统安装前的准备条件1)在现场设备安装前,设备安装房间的土建、装修应已完工,且不 再进行大范围的装修工序。同时应具备良好的灯光效果。2)视频会议调试前,用于视频会议通讯的网络交换设备或传输设备 应已准备就绪,符合带宽保证

15、或 Qos保证需求。3)准备好和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连接的音视频输入、输出设备,线缆和接口。4)准备好调试时用的设备分配地址表。5)准备好用于调试的设备,如 PC施工前的设备检验1)包装内是否包含设备说明中的所有部件。2)设备加电后自检、运行正常设备安装方法视频会议终端的基本安装方法1)设备开箱检验后,放置于相关会议室的系统摆放位置。2)根据事先确定的系统应用连线图,正确连接所有外部设备接口连 线,包括网络连线、音视频矩阵、录像机、DVD电视机、投影仪、 幻灯机、有线电视输入设备等。调试方法会议讨论系统系统通电,任意选择主席机或讨论机进行功能操作、调试。音响扩声系统1)线路检测:音箱线先同功放分离,然后用欧姆表检测,看有无开 路、短路或互相粘连等现象。2)初步检查信号源及信号处理环节:主要依靠调音台以及其它周边 设备面板上的信号灯,以确认信号源的信号是否能按预期的方式 到达信号处理系统的输出端。3)接通功率放大器:将调音台的总推子拉下,以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