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783596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3第一节 项目概述3第二节 承办单位情况4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第四节 工程建设方案4第五节 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8第六节 搬迁安置和社会环境状况10第二章 评估概述11第一节 评估依据11第二节 评估主体12第三节 评估内容和评估原则13第四节 评估过程和方法15第三章 风险调查20第一节 调查的方式和方法20第二节 调查的内容和范围21第三节 风险调查结果23第四章 社会稳定风险识别31第一节 社会稳定风险识别31第二节 社会稳定风险度量35第五章 项目合法性评估36第一节 法律风险分析36第二节 政策风险分析37第

2、六章 项目合理性评估38第一节 噪声风险分析38第二节 大气污染风险分析40第三节 文物保护风险分析42第四节 生态环境风险分析42第七章 项目可行性评估44第一节 项目工程方案风险分析44第二节 项目建设条件及时机风险分析44第三节 项目用地的符合性分析45第四节 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分析45第八章 项目安全性评估47第一节 资金筹措风险分析47第二节 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分析47第三节 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分析48第四节 社会治安风险分析48第五节 社会舆论风险分析50第六节 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及可控性分析51第九章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52第一节 社会稳定风险因素防范

3、措施52第二节 社会稳定风险应急预案60第十章 落实措施后风险综合评价62第一节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方法62第二节 社会稳定风险预测62第三节 社会稳定综合评价结论65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68附件1. #第三人民医院营业执照2. 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准文件3. 申请报告4. 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设计要点5. 土地出让合同;6. 风险评估座谈会会议记录7. 民意测评表8. 走访记录9. 群众听证记录10.综合病房楼建设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资料2第一章 项目概况第一节 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综合病房楼建设工程项目承办单位:#第三人民医院建设地点:#第三人民医院院内建设性质:

4、新建隶属行业:卫生法定代表人: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二、项目产品医院三、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第三人民医院开发的综合病房楼建设工程项目用地面积为8360.66平方米,计划新建1幢4层综合病房楼,建筑面积6059.72平方米,机动车位70个,非机动车位118个。容积率0.73,建筑密度为18.13%,绿地率20.36%。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四、项目选址#第三人民医院院内。五、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按照投资省、见效快的原则,从组织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建设期暂定为10个月。六、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总投资计1800万元,项目资金由#第三人民医院自筹。本项目资本金合计为180

5、0万元,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流动资金之和)的100%,满足国发(1996)35号文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的通知规定的资本金比例不低于35%的要求。第二节 承办单位情况#第三人民医院创建于1984年7月,原位于#三灶镇丰墩村。1997年8月搬迁至县城东郊条河村,目前,正在积极创建二级乙等医院。#第三人民医院承担着阜宁及周边县市近2万精神病人的医疗,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竞争压力过大,精神病患者会逐渐增多,现有的门诊、病房已不能满足需求。为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拟投入1800万元新建综合病房楼。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本项目的实施是适应当前精神

6、病人治疗的需要#第三人民医院是以精神病治疗为主的综合医院,承担着阜宁及周边县市近2万精神病人的医疗和康复任务,受客观条件限制,现有住院、就医条件落后,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和将来医疗服务需求,综合病房的建设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医疗条件,给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民健康,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卫生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利益问题。坚持卫生事业为公众服务,坚持公益性,不断提高医疗

7、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体现公平与正义,实现社会和谐。 三、 是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保证 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快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以上要求,就必须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各级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并逐步使之医疗现代化、先进化。 四、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当地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基础性领域,也是产生新增人力资本的主要部门,要加强这些领域建设,切实提高国民文化、健康和精神素质。 健康

8、是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无论是自身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社会发展的参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都必须以身体健康为前提。而发展卫生事业正是人民健康的保障。只有卫生事业发展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才会有保障,才能投身经济建设之中。 五、是#第三人民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三人民医院拟争创二级乙等医院,对照二级乙等医院建设标准,现有条件和设备不能满足升级要求,特别是医疗床位数和医疗用房不能满足基本的二级乙等医院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完善了医院基本功能,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六、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中第

9、三十六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中第29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本项目属国家鼓励类项目。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节 工程建设方案一、设计原则为了创造现代化高品质的医疗环境,本项目在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1. 充分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尽可能地拓展内部的景观空间,融于自然环境之中,使之和谐共生。2. 平面规划注重形成建筑布局上的差异性,通过密度和形态的变化创造丰富的空间。3. 竖向空间形态设计力求紧密结合地形,并通过建筑高度的有机组合创造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效果。4. 建筑单体设计力求形成富有特点的外观造型,创造优美的建筑景观。5. 景观设计力求紧密结合当

10、地的气候特征,营造出层次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并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户外活动空间。6. 设置完备、合理、实用的公建设施。二、总平面布置1、总图布置本地块位于城河北路第三人民医院院内,朝向南向。在保证了容积率的前提下把中心绿地最大化,以大广场为主要景观。2、 规划思路完善的医疗环境能够展示和影响人的生存状态,并给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一个成功的规划,必须要体现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把握生活方式的变化方向,满足人性的多层次需求,体现对人的尊重,即对于病患者内心归属感、自由感、身份感以及个人价值的尊重,创造出适合病者就医的如家环境,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确立取下四点规划设计理念:(1) 以人为本

11、 关注生活的需求和细节,从使用(功能配置)与空间(视觉感受和体验)两个层面提升整体品质。(2)环境现行“环境”是一个品质的决定因素,要让患者能感到生活的美好,能够以积极向上心态,有利于身体的康复。(3) 均好性 通过规划设计,消除原来院区杂乱的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3、总体安排(1)规划结构 分成综合区和住宅区,通过道路使两个分区之间有效的分隔。(2) 景观结构 在整体的景观环境营造上,将北方的大气与南方的灵秀要结合,着力表现有公共尺度的景观环境。三、交通组织交通组织采用整体组织规划,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区布置,做到互不影响,方便快捷。四、竖向设计本基地地形变化平缓,使院区氛围更加私密安静我。五、公用配套工程建设本项目公用工程包括给排水、电气、通讯线路、消防等均按照有关标准建设。六、 建筑节能 本病房楼建筑体型规整,建筑外墙材料以石材为主。外墙设置保温层,建筑外窗面积较大,为取得良好的保温效果,所有外窗玻璃均采用中空玻璃,外窗框架采用塑钢窗。另外屋面均做保温处理,所有电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