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支付结算金融服务报告().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782890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支付结算金融服务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安徽省支付结算金融服务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安徽省支付结算金融服务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安徽省支付结算金融服务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安徽省支付结算金融服务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支付结算金融服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支付结算金融服务报告().doc(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刚刚好够好看好看更快更好看个好看过后vbn感到孤独安徽省支付结算金融服务报告(2009年)第一部分 2009年安徽省支付体系发展概况一、安徽省支付体系发展环境分析(一)安徽省整体经济运行企稳早、回升快,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克难奋进,有效地扭转了经济下滑局面,整体经济运行企稳早、回升快,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005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87.9亿元,增长22

2、.6%,增幅比上年高0.6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1.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中部地区第1位。全年财政收入达1551.2亿元,增长17%。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63.2亿元,增长36.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7.8亿元,增长1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8.8亿美元,增长11.3%。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6元,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4504元,增长7.2%。经济的企稳回升为支付体系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并对支付结算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二)支付体系运行释放明显的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信号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前10个月我省进出口总额一直处于下降状态,1

3、1、12月逐步恢复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56.4亿美元,下降22.5%,降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缩小7.8个和1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8.9亿美元,下降21.8%;进口67.5亿美元,下降23.5%。在中央和省一揽子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全省经济运行先后经历了“下行见底企稳回升”四个阶段,支付交易量释放明显的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信号。2009年,我省按照中央部署,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我省支付交易资金量同比增长一改2008年下半年的下降走势,出现回升拐点。2008年11月-2009年9月,月份同比增长率由-45.2%回升至55.1%。(三)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政策措施

4、的落实,带动了支付环境建设,推动支付环境改善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中央和我省出台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系列政策措施,在这些措施的综合作用下,经济下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整体经济企稳回升,发展态势积极向好同时,我省的支付环境建设也得到改善。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丰富支付工具体系,促进银行卡使用,提高支付清算效率,对支付体系的发展完善特别是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有力支持了农村地区支付体系的发展2009年,全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95.6亿元,增长5%;农业生

5、产形势较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35亿亩,比上年增加69.7万亩;粮食产量614亿斤,比上年增产9.3亿斤,增长1.5%,粮食生产连续4年增产,再创历史新高;油料产量240.4万吨,增长5.4%;棉花产量35.1万吨,下降4.8%;主要肉类总产量360.8万吨,增长5.5%;水产品产量190万吨,增长6.7%。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推动下,农村消费市场明显转暖,改变了多年来增长一直慢于城市的格局。全年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6%,比全省增幅高0.6个百分点,比城市高1.2个百分点。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支付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支付需求,并将

6、推动我省农村支付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改善安徽省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指导意见和安徽省“农汇通工程”实施方案的出台,为我省农村支付体系的发展明确了目标。二、2009年安徽省支付体系发展取得的成效(一)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安徽省支付清算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2009年,安徽省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票据支付系统 仅包括同城清算系统数据、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及银行卡支付系统 仅指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系统数据共处理支付业务17766.62万笔、金额217017.27亿元,金额是全省2009年GDP总量的21.59倍,笔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

7、95.5%和17.2%。各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对安徽省经济的企稳回升和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支付系统参与者不断增多,支付系统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东亚银行合肥分行、中国民生银行合肥分行顺利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支付系统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更多的农村金融机构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截止2009年末,全省共有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51个,间接参与者3027个,较上年末分别增加2个和885个,其中农村金融机构接入支付系统937个,较上年末增加822个。小额支付系统自然淘汰同城清算系统工作进程加快,小额支付系统业务规模扩大、作用突显。为充分发挥小额支付系统的功能优

8、势,继续分步实施我省小额支付系统代替同城清算系统工作,推动同城清算系统自然淘汰。2009年,蚌埠市、铜陵市、安庆市、巢湖市、池州市、滁州市和亳州市7个地市先后取消辖内同城清算系统,截至目前已有10个地市取消了同城清算系统,占辖内地市数的58.8%。小额支付系统低成本、大业务量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业务量相对大额支付系统有较大幅度增长,小额支付系统全年共处理支付业务972.58万笔,金额0.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27%和108.49%。从支付交易结构看,2009年小额支付交易笔数占大、小额支付交易笔数总量的42.04%,较2008年提高5.45个百分点。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稳步推广。2009年10

9、月28日,人民银行组织建设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成功运行,我省招商银行合肥分行等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其总行一点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徽商银行、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淮南矿业集团财务等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正按计划作好第二批上线的相关准备工作。专栏1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推动票据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商业银行、广大企业需要和适应经济金融发展需要,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该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运行的又一重要跨行支付清算系统,是我国金融信息化、电子化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商业票据业务进入电子化时代,必将对我国票据业务的未来发展产生深

10、远影响。2009年10月28日,系统正式开通运行,第一批上线的20家机构(包括11家全国性的大银行、2家地方性商业银行、3家农村金融机构和4家财务公司)正式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办理系统支持的各项业务。目前,系统运行稳定、业务开展顺利。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和电子商业汇票的主要创新有五个方面:一是全面革新了商业汇票的操作模式,以数据电文取代纸质凭证、以电子签名取代实体签章,使票据业务从手工、传统的操作模式转换到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其签发、流转和结清的现代化操作模式;二是将财务公司定位为票据市场的直接参与者,扩大了票据市场参与主体,提高了财务公司参与票据市场建设、提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服务的积极性,有利

11、于降低企业集团财务成本、提高集团综合竞争力,繁荣、活跃票据市场;三是将电子商业汇票的最长付款期限定为1年,对吸引企业选择电子商业汇票作为支付和融资工具,激励金融机构深度开发票据业务,促进一年期以内各档期票据市场利率的形成,增加票据市场交易品种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四是明确了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的概念以及赎回的操作方式,大大降低了票据交易风险;五是在票据融资交易和票据结清业务中,引入了票款对付(DVP)方式,通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与大额支付系统的实时连接,在票据权利实现的同时实现资金的交割,消除了票据交易中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建成运行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一是能

12、够大大降低乃至消除纸质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电子商业汇票统一了金融机构内部系统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接口规范,统一采用可靠的电子签名,把各类票据行为的业务处理进行了标准化,彻底杜绝了假票和克隆票,大大降低了票据操作风险;二是能够降低票据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全国统一票据市场的形成;三是推行电子商业汇票有利于推动短期资金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对票据业务进行精确统计,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四是电子商业汇票广泛应用后,短期贷款票据化趋势将更加明显,票据市场规模将增加;五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电子商业汇票延长了企业通过使用票据获得融资的期限,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

13、经营周期,提高融资灵活性;六是深刻影响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经营管理体制。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立为金融机构统一管理票据业务提供了基础平台和技术手段。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将向信息集中、资源集中、操作集中、运营集中、更加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体制转变,有利于金融机构提供更加丰富的票据服务产品,衍生出更多的电子银行增值服务。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设,受到了金融机构的高度认可和广大企业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表示,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设是人民银行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切实改进金融服务的又一重大举措,得民心,合民意,他们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优点,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不断提高金融服务

14、水平,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继续健康发展。2009年,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继续积极推动支票影像系统业务的健康发展,切实降低支票影像业务退票率。兴业银行合肥分行顺利完成了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由分散接入模式变更为集中直联接入模式的工作,提高了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业务处理效率。2009年,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共处理业务3726笔,同比增长64.58%,退票率由年初的21.9%下降至目前的12.94%。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推广取得突破。2009年,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加大推广力度,引导地方性法人银行机构等潜在参与者加入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充分发挥外币支付系统作为安全高效的跨行外币支付平台的重要作用。顺

15、利完成了徽商银行申请加入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相关材料的审核及其业务、技术准备工作实施情况的验收工作。支付密码器推广工作顺利开展。为加强银行账户资金管理,加快我省支票截留及支票全国通用业务的推广应用,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意见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印发了关于推广支付密码器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在辖内推广使用支付密码器。目前,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等银行机构已试点推广。支付清算系统应急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按照人民银行总行的部署,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协调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本外币支付清算系统应急备份系统切换工作,顺利完成了大、小额支付系统合肥城市处理中心开放服务器主备机切换运行

16、工作,组织开展全省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对支付清算系统运行情况和业务系统处理情况进行检查、监测和评估工作,支付清算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高。(二)非现金支付工具进一步推广应用2009年,安徽省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办理的支付业务 指全省使用票据、银行卡、汇兑、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办理的支付业务。43832.79万笔,129606.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8%和21.52%。全年人均 按常住人口6135万人计算。发起非现金支付业务量7.1笔,同比增长20.34%。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稳定发展。做好县域银行卡宣传工作,及时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春节前后县域银行卡宣传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组织辖内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贴近农村的宣传活动,大力做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业务量和服务质量。2009年我省农民工银行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