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i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782411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i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i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i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i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i(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学校 _ 班级_ 姓名_ 学号_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一、 读拼音,写汉字。 (9分)j ju w r chn f ho xi s( ) ( ) ( ) ( ) ( )lio r zh zhng fi qn wng sh ( ) ( )二、请你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5分)( )飘带( ) ( )心所( ) ( )( )相照 雪中( )( ) ( )不可( )三、给下列词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欲: 欲望 想要,希望 需要 将要翠色欲流( ) 随心所欲( ) 使:出使 派遣 使者 命令晏子使楚( ) 然则何为使子?( )疾:

2、疾病 痛苦 痛恨 急速手疾眼快( ) 痛心疾首(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3分)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宁可也不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只有才1( )草原里的河水十分清澈,( )从远处看就像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2在洪水到来之际,老汉( )牺牲自己,( )让一个老百姓受到伤害。3我童年时的发现( )没有科学根据,(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五、读文言文要注意其节奏和韵味,下列停顿最正确的一句是( )(2分)A、未闻 / 孔雀 / 是 / 夫子家禽 B、未闻 / 孔雀 / 是夫子家 / 禽。C、未闻孔雀 / 是 / 夫子家禽 D、未闻 / 孔雀 / 是夫子 / 家禽。六、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难道你不知

3、道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吗?(改为陈述句)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接引语) 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这样的工作一定要停止。(改为双重否定句) 瑞安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缩句) 七、妙笔生花:(2分)1校园里几处花圃,被同学们地踩出了许多“小道”,请你设计一条公益用语,巧妙地劝说那些破坏绿化的同学: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就像只用绿色_,不用墨线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轻轻流入云际。2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_的样子:那样_的脸,那样_的牙,那样_的态度。3牧童中儿童的形象惹人喜爱。它是这样描绘的:_,

4、_。4列车呀,请慢一点开,让我们再看一眼_,让我们在这曾经_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5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6天行健, 。7 ,无志空长百岁。(1分)8 ,白了少年头, 。(1分)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0分)一、课内阅读。(5分)本学期,通过课文的学习,在晏子使楚中我们认识了 的晏子;在桥中我们认识了 的党支部书记;也知道再见了,亲人一文讲述了 和 依依惜别的深情以及 中的老红军忠于革命事业、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二、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问题。(12分) 爸爸和它讲好价钱了。人在xi mi( ),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

5、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来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总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幼稚的心灵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不喝以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

6、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j m( )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是,你的想法更美些。”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划上“”(2分) 磨(m m) 嚼(ju jio) 系(j x) 沾(nin zhn) 2在括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3用“”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1分) 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1分) 4就骆驼脖子底下系铃铛这个问题,“我”和大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我”认为:_(1分) 爸爸认为:_(1分) 你的看法是:_ (2分) 5爸爸说:“你的想法更美些。”的理由是: (2分) 二

7、、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13分)_我家对面有一座山,山腰上有一所学校,童年,我就在这里上学。 隔着弯弯曲曲的小河和绿油油的稻田,我的窗户正好对着学校里张老师的窗户,我常常喜欢向那里眺望。每晚那个窗口都闪烁着灯光。 那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也格外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早早就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一觉醒来我又习惯地向对面山腰望去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张老师的窗口像往常一样闪烁着灯光在这沉沉的雪夜这灯光显得分外明亮耀眼 我猛然想起,张老师的木柴已经烧光了! 这样冷的天,张老师拿什么取暖?我急忙翻身下床,悄悄爬上小楼阁,把大哥留着大年三十炖猪头的好木柴“背”了一捆,向对面山腰跑去。 赶到老师窗下,我被眼

8、前的情景惊呆了:寒风夹着雪花顺着窗棂的缝隙不住往里灌,年久失修的窗扇也在风中不住颤抖着。张老师握着红笔,正在批改作业。他不停地跺脚,还不时放下笔来,往手里哈着热气,灯光照着他清瘦的面庞和冻得发青的嘴唇,他的鼻尖和耳朵冻得通红。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我贴着窗户,轻轻地叫了一声:“张老师”。他吃惊地抬起头来,认出是我,便急忙打开了门回到家,我又钻进被窝,还做了一个梦:我梦见张老师穿着厚厚的新棉衣,做在红红的炭火旁给我们批改作业,他的眼睛闪着光,脸上露出了笑容 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张老师窗口的灯光却无论风霜雨雪,暑往寒来,每天都亮到

9、深夜。他是在用青春和心血点燃着知识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路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分外() 惊讶() 观看( ) 突然( )2给文章第3自然段的“”中加上标点。(2分)3给短文起个题目。(2分)4用“”划出文中具体描写张老师冬夜冒着严寒为学生批改作业的一句话。并写出文中表示张老师动作的字词。(3分)_5理解句子的含义(4分)。(1)“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我难受是因为: (2)“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文章写这一句是为了说明: 。第三部分 真情习作(30分)习作提示: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见上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一些写人的方法,(如动作、心理、语言描写),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习作要求:1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人物的特点。(如热于助人、乐观、坚强)2自拟题目。事情写具体,真实。字数在400字左右。3语句通顺连贯,标点使用正确,书写清楚,干净,无错别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