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及其发酵工艺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782120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酱油及其发酵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酱油及其发酵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酱油及其发酵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酱油及其发酵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酱油及其发酵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酱油及其发酵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酱油及其发酵工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酱油的制作工艺及改进方法酱油的制作工艺及改进方法一、酱油简介: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咸味为主,亦 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 色泽。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酱油一般有老抽和 生抽两种:老抽较咸,用于提色;生抽用于提鲜。二、酱油的分类按照制作工艺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其中配置酱油分为高盐稀态 发酵酱油,分酿固稀发酵酱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低盐稀醪保温法酱 油,对于配置酱油,其基本步骤都是原料处理,接种,制曲

2、,发酵,淋 油。三、酿造酱油的相关材料介绍1原料:蛋白质原料有大豆,豆粕,豆饼或其他蛋白质原料。淀粉质原料有小麦,麸皮,米糠和米糠饼或是其它淀粉质原料。2. 食盐:食盐使酱油具有适当的咸味,并且与氨基酸共同给以鲜味、增 加酱油的风味。食盐还有杀菌防腐作用,可以在发酵过程中在一定程度 上减少杂菌的污染,在成品中有防止腐败的功能。生产酱油宜选用氯化 钠含量高、颜色白、水分少及杂质少、卤汁少的食盐。3. 酿造用水:一吨酱油需用水67吨。水是最好的溶剂,发酵生成的 全部调味成分都要溶于水才能成为酱油。酱油中水占 70%左右,凡是 符合卫生标准能供饮用的水如自来水、深井水、清洁的江水河水湖水等 均可使用

3、。如果水中含有大量的铁、镁、钙等物质,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影响酱油的香气和风味,一般来说在酱汁中含铁不宜超过5ppm。4 .种曲:种曲即酱油发酵时所用的种子,它是生产所需要的菌种(米 曲霉、酱油曲霉、黑曲霉)经培养而得到的含有大量孢子的曲种。生产 上不仅要求孢子多、发芽快、发芽率高,而且必须纯度高。种曲的优劣, 直接影响酱油的质量、杂菌含量、发酵速度、蛋白质和淀粉的水解程度, 因此种曲制造须十分严格。种曲制备的流程概要如下:菌种一斜面试管培养一三角瓶培养一种曲5.辅助原料:增色剂:红曲米 酱色 红枣糖色。助鲜剂:谷氨 酸钠。防腐剂:苯甲酸和苯甲酸盐山梨酸和山梨酸钾三、传统酱油的制作工艺流程

4、,及一些工艺改良想法1 .制作工艺1)原料处理:选优质黄豆倒入缸或池中浸泡2h(小时),洗净沥干送入蒸 料锅蒸熟。2)接种:黄豆熟料呈红棕色,略有豆香,冷却后将4%面粉和0. 3%的米曲 菌种混匀拌入。3)制曲:接种翻拌均匀的豆料分装于竹蔑簸箕中,厚23cm,送入30- 35 度室温的室内制油,经过10h料温上升后通风,将料温下降至32- 36 度,最适温度为33度。经1618h,米曲霉孢子发芽和菌丝繁殖时用手 翻搓一遍(称为翻曲)。以交换新鲜空气,散发热量和二氧化碳。经7 8h 翻第2次曲。经7480h,待曲料疏松、孢子丛生、无夹心、具有正常曲 香、无其他异味即为成曲。4)洗霉:将黄豆曲分装

5、于竹筐放入水中洗去孢子。洗涤后的黄豆曲以表面无菌丝,豆身油润不脱皮为住。5)第1次发酵:将洗霉后的黄豆曲堆积在竹箕中盖上纱布或塑料薄膜6 7h,待白色菌丝逐渐长出、料温适中、豆粒有特殊清香时,即可第2次 发酵。6)第二次发酵:将第1次发酵后的黄豆曲和上述配方的香料中药材、白酒 等原料,按前述黄豆原料的比例入缸,灌入23摄氏度盐水(原料与盐水 比例为1:1. 8)。经过3个月日晒夜露,即为成熟酱醪7)淋油:将成熟酱醪装入可过滤陶缸或瓷砖池,分2次兑入盐水浸泡淋油。 淋出的酱油汁液粘、色泽红棕、味道香甜。8)配置成品淋出的油经1020d曝晒、沉淀、加温灭菌、过滤及检验,合格 后即为成品五香黄豆酱油

6、。2.酱油在制作过程中的改进及完善通关酱油的制作工艺,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制曲和发酵这两步,产曲 的米曲菌来说,应该通过生物方法选取优质菌种,提高产曲速度,将产曲 时间见到最短,在发酵过程中可以添加相关的酶,使菌种更快的繁殖,更 好的产曲。对于产曲过程中的温度,应该尽量减少提高温度时的能源使 用,可以通过控制原材料的用量,这样运用微生物自身产热,以增加热量。 对于发酵,可以采取外置调节温度,是温差,温度等变化频率发生改变从 而提高发酵的速度。四、现代酱油制作工艺及一些工艺改良想法1. 酱油的工艺流程图大豆或麸皮f混合f润水f蒸煮f冷却接种1制曲拌曲1发酵f移位淋 油f生酱油f消毒灭菌f配兑f沉

7、淀f贮存f包装入库成品1)原料处理:将黄豆除去泥沙杂物,榨取油脂后形成豆饼粉碎后备用。小 麦处理:先将小麦粉碎颗粒2-4mm,细粉不能过多,最多占总料的三分 之一就行了。麸皮处理:直接由国家配给,不用再加工。2)蒸煮:原料蒸煮:1加水:原料加水和润水时间注意控制,加水量为原 料总量的55-60%,润水时间为0.5-2个小时。蒸料的目的和要求,第 一,使原料中的蛋白适度变性。第二,淀粉吸水膨胀糊化,第三,消灭 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总之蒸料达到一熟,二软,三疏松,四不粘手, 五无夹心,六有香气和色泽。蒸料的设备:3-5立方米旋转蒸煮锅,每锅装料约三分之二,排气管 的降压最好是在5分钟内完成,用水

8、力喷射泵抽真空冷却70度,时间 为10分钟完成最好。3)制曲:菌种可采用米曲霉)酱油曲霉或适用于酱油生产的其他霉菌。锥 形瓶种培养基采用麸皮80%,豆饼粉10%和面粉10%。经混合后,拌入 1.01.1倍清水,充分拌匀,装入预先洗涤、干燥、配好棉塞及经 1kg/cm*2蒸汽压灭菌60min的250mL锥形瓶中。装瓶量以料厚1cm 为度。培养基要经1kg/cm*2蒸汽压灭菌60min。灭菌后随即将曲料摇 松。待凉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养温度为2830C。培养过程摇瓶 两次,首次在曲料开始发白结块时进行;相隔46h当曲料再行结块, 则进行第二次摇瓶。瓶种培养72h,米曲霉发育成熟即可使用,或存冰

9、箱待用。4)拌种:拌曲的盐水浓度是11-13度,酶本身是蛋白质,高浓度的盐溶液 会抑制酶的活性,破坏酶蛋白,但是如果盐的浓度过低,又不能抑制杂 菌的生长。用的盐水量:在一定的条件下,盐水用量与原料的利用率的 关系很大,用量小,则醅的粘稠度大,温度易升高,色泽深,但对原料 的利用率不利,用量大,酱醅不易升温,色泽淡,酱醅发粘,浸淋有困 难,因此一般要求水分在50%左右。5)发酵:酱油酿造过程中制曲目的,是培养米曲霉,在原料上生长繁殖以 便在发酵的时候利用它分泌的各种酶,包括蛋白酶和淀粉酶,蛋白酶将 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淀粉酶把淀粉水解成糖,同时从空气中落入的酵 母和细菌也在繁殖并分泌出各种酶。例

10、如由酵母发酵成酒精,由乳酸菌 发酵成乳酸,所以发酵是利用这些酶在一定条件下的作用,最后形成酱 油的色,香,味成分。6)淋油;出淋油将前次生产留下的三油加热至85r,再送入成熟的酱醅 内浸泡,使酱油万分溶于其中,然后从发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酱油徐徐放 出,通过食盐层补足浓度及盐分。淋油是把酱油与酱渣通过分离出来。 一般采用多次浸泡,分别依序淋出头油、二油及三油,循环套用才能把 酱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来。2. 现代酱油制作工艺技术改良想法对于现代制作工艺,方法步骤不外乎这几种,不会再有大的改动,但是 对于大量生产的工厂,我们主要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提高产量,减少制 作时的能耗以及设备最优化。对于前期准备的蒸煮,可研究控制每次蒸煮 的原料用量,是设备达到最高效率,避免大锅小用等现象。对于制备种曲,无论任何时候都要选择最优良曲种,使发酵以高效的方 式进行,在发酵过程中也可添加相关酶是发酵速度得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