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781722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的:、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学习和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措施。2、通过反复吟诵,能说出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予以人们的种种启示。3、掌握“吟哦讽诵”的要领,学会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其深蕴的人文内涵。4、学会合伙探究和写作,能从各个渠道收集、筛选和组合材料,并运用到写作中去。5、能用流畅的口语简介本地的风景、特产、风俗和民情。二、单元学时安排 共1学时课本整体感知 单元整体学习 学时 鼎湖山听泉 2学时林中小溪及同作者散文 学时 飞红摘翠记黄山 2学时画山绣水 1学时 诵读欣赏 学时自由阅读 1学时 “综合学习与探

2、究” 4学时三、教学设想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自然山川”,着重领略和规定掌握的学习措施是“吟哦讽诵”,就是规定学生能通过吟诵去体会和把握文章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要教会学生从反复吟诵中,理解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予以人们的种种启示,加深理解其中深蕴的人文内涵。并且能从吟诵中品味文章的神气、写作上的妙处,领略到写景散文的一般思路。进而参与“综合学习与探究”活动,在充足准备的基本上,进行合伙探究和写作。四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鼎湖山听泉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可以作为示例,指引学生学习在“吟哦讽诵”中注意作者感情嬗变的历程及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林中小溪一文在运用所学的措施自主学

3、习的同步,可向学生简介一下这位被夸奖为“在整个世界文学中,未必能找到与她并驾齐驱的作家”的前苏联作家的作品风格,并再选择某些她的作品来加深学生的感受。飞红摘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则重点学习写景角度的选择与转换及材料的整顿和运用,为写作做好准备。作为本单元重点学习的学习措施“吟哦讽诵”,一要创设好的情境,如为学生提供音乐、画面等激起学生朗读的爱好和热情。二是要指引学生在读中思考、品味,以达到感悟的目的。单元起始课总结回忆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导入,并明确任务:在初中两年的学习中,你有哪些好的语文学习的措施,供人们参照、学习。讨论2出示、补充讨论的话题:1、我们在课本上学到了哪些措施?思考,讨论

4、3组织交流刊登各自观点共同走进九年级(上)语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指引学生浏览课文、目录。本学期的语文课本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你觉得本学期我们的语文学习和过去会有什么不同?浏览课文、目录2布置任务:制定本学期的读书筹划(规定根据课文的有关内容,阅读同题材、体裁的作品,和文学名著)制定筹划3组织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参照意见交流整体把握第一单元重要内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初步朗读课文,规定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能简要概括每篇课文的重要内容(各自然风景的特点)朗读课文2组织交流指引学生浏览课文交流指引阅读综合学习与探究理解其中所提出的问题,并在后来的学习中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并能提出新

5、的问题。阅读4构成学习小组:1、分工收集资料。、商定展示成果的形式。教学反思课后学习:1、纯熟地朗读第一课 2、收集有关鼎湖山的资料鼎湖山听泉学习目的: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2、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泉”字,抓住“听”这个核心来组合材料。 3、能分析课文以泉为主,兼及其她的详略有致、明暗交错的组材方式。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5、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有层次地体现。 6、在“吟哦讽诵”的基本上,背诵优美语段。重难点分析:、“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本单元要重点学习的学习措施。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教会学生在吟诵中有所“得

6、”、有所“悟”。一方面就要让学生产生朗读的爱好,乐于沉浸其中,思考、感悟。因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是很重要的环节。 2、“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有层次地体现。”是本课的另一种重点。在学习中,把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这种体现思想情感的方式。第一学时课堂学习: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鼎湖山秀美风光。教师补充。在优美的音配画中,学生简介有关鼎湖山的有关资料。2指引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勾画作者游山踪迹,寻找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作圈点勾画和旁批。3组织学生交流交流二、反复诵读,进

7、一步理解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问题设计:鼎湖山可写之景诸多,而作为游记,也应较全面地简介。作者为什么要集中笔力写山泉?又是如何做到以“泉”为主,兼及其她的?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讨论、交流3指引学生重点朗读第二三段:1、体会比方的妙处(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2、找出下文中与此相呼应的比方。3、引用楹联有何作用?4、应用如何的语调语调来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揣摩语调语调、思考、交流、个别朗读、其她学生评价三、语文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播送音乐,指引学生用心聆听、感受。用一种比方把自己所听所感写出来。听音乐,写片段2组织交流、评点交流、互评课

8、后学习: 1、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收集古诗文中写自然美景的名篇。第二学时课堂学习:一、课文分析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由小石潭记的由景生情引入对本文主题的结识。学生背诵、复习有关知识2指引重点朗读第八段。1、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设喻的?2、为什么先举乐音,再举本体?作者如何把泉景与人生感悟联系在一起的?朗读、思考、讨论、个别读、交流指引学生沉浸其中反复诵读至背诵诵读二、拓展延伸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引导学生交流列代写自然美景的佳作,进一步体会这种由景生情,由情而悟的写法。交流古诗文、体会其体现的情感。语文活动:小小辩论会是拉动经济发展重要,还是自然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重要?学生按

9、所持观点不同分组,合伙辩论教学反思课后学习:1、写一种议论片段,把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体现出来。 2、预习林中小溪熟读课文,并收集有关作者资料。林中小溪学习目的:1、在诵读中,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 2、能找出眼前景与人生感悟两者之间的相应关系。 3、理解普里什文作品的风格,体会作品“诗的深警和反复回荡的旋律” 之美。 、收集对众多名家对普里什文的评价,通过对其她作品的阅读,进一步加深对理解,并能有自己独特的评价。重难点分析:1、“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蕴涵在写景状物中的丰富内涵和人生哲理”同样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只是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

10、对此种体现手法已有了一定的感性结识。本课以此为重点,是要在巩固的同步,学生能把她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2、普里什文的散文被称为“俄罗斯语言的百草”。作品有其独特的风格,作为初三学生,应当尝试从一定的高度来评析课文,虽然很难,但可以从学习、借鉴名家的评论开始做起。第一学时课堂学习一、整体感知课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由鼎湖山听泉导入:、背诵第八段。2、复习由景生情、由情而悟的写法。背诵、复习提问。指引学生用刚学的措施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朗读、勾画3组织讨论交流讨论交流二、阅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指引学生带着问题朗读文章主体部分

11、,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本上,请个别同窗读,并对她们的朗读作出评价。问题:作者从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奋然前行中,感悟到人生哲理。请说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朗读、勾画、批注2组织讨论交流讨论交流三、语文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创新思维小练习:1、 由涓涓溪流你有何独特感悟?2、生活中尚有哪些美景会给你联想?学生选择爱慕的段落反复诵读,感作者所感,生自己所悟。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交流、评价课后学习:、收集众多名家对普里什文的评价,并阅读大地的眼睛 2、背诵优美段落(自由选择)第二学时课堂学习:一、反复诵读,评析课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检查学生背书状况学生轮流背诵教师补充及归纳对作者有

12、代表性的评价学生交流有关作者及评论家对她作品风格的评论。3为学生评论提供范文学习、借鉴、模仿名家的评论,为课文中的某一部分写一段评论性的文字组织交流、指引评价交流、评价二、拓展延伸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引导学生比较阅读阅读普里什文的另一部作品,比较、进一步体会其作品的风格教学反思课后学习:1、进一步修改课堂上的评论性文字。2、收集有关黄山、桂林的资料飞红摘翠记黄山学习目的:、能说出黄山诸景的特点。 2、理解电视解说词的特点,能说清本文写作角度的转换。并能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种变换角度多方面写景的措施。 3、能用流畅的语言简介一处自然景观。重难点分析:黄山是一种大题材,它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13、。作者用多幅画面组接连缀,从各个方面写出了黄山的特点。在写景是根据观测和体现的需要,自由地变换角度。这是本文的学习重点。课堂学习:一、朗读课文、理清层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情景导入:播放有关黄山的风光片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看影片,并交流手中资料2朗读课文,1、课文简介了黄山的哪些内容?找出课文在简介自然景观时,选材组材上和前面两课最大的不同。朗读、思考组织交流、归纳小结交流二、反复诵读,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措施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由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反复诵读,准备做一次电视节目主持人朗读、为说话练习作准备。2按文章所写的不同类别,分别请几位同窗简介。学生配合画面简介3思考:1、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体现景物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景物的特点。学生读读、思思,并做好批注。组织交流、归纳小结交流二、语文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教师提供一种学生较为熟悉的自然景观,供学生参照。学生选择其中一点,学习用多角度写景的措施,写一段解说词。组织交流、评价交流教学反思课后学习:1、继续完毕课堂小短文。、背诵精彩语段。画山绣水学习目的:1、能说出本文在选材和组材上的独特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