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纲要Word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779196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纲要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纲要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纲要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纲要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纲要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纲要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纲要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地理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类型: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 七年级下册授课时间: 22-26课时授课教师:吴小乐授课对象:七年级3-8班课程目标:1. 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出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认识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推荐精选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

3、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 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课程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其课程内容包括: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2课时) 第二节自然环境环(2课时)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推荐精选第一节 日本(2课时) 第二节 东南亚(2课时) 第三节 印度(2课时)第四节

4、俄罗斯(2课时)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中东(2课时)第二节 欧洲西部(2课时)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2课时)第四节 澳大利亚(2课时)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2课时)第二节 巴西(2课时)第十章 极地地区(2课时) 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讲读法、讲演法、探究法、发现法、示范法、模拟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二)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推荐精选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学习效率的一种

5、教学形式探究学习: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1) 教学设计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主要是从教案或教学设计中反映出来,看是否包括了知识和技能、能力(过程和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的目标要求;目标的提出是否明确、合理,是否符合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二是教学前期分析。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任务的分析、学生情况的分析。三是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师要设计教学环境、教学媒

6、体、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形式等。四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安排。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围绕着地理教学目标要求去进行,安排是否合理得当,教学目标是否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 (2)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地理基础知识教学的科学性。主要看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否符合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的深度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保证科学性、思想性;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能够体现地理知识的结构与系统性。二是情感、态度、地理价值观念的渗透。主要是看在地理教学中,能否将情感、态度、地理价值观念教育寓于教学内容之中,特别是教学内容是否体现出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体现出协调

7、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三是读图、填图和用图技能的训练。是否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四是地理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培养。看学生地理观察、地理想象、地理思维等能力的培养。看教学中能否使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进行知识迁移。推荐精选 (3)教学过程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首先是看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情况。教学过程中是否落实了教学设计方案中的主要内容,是否遵循设计初衷,是否灵活控制教学过程。其次是看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是否达到最优化,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符

8、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是否全面完成了教学任务。此外还要注重师生互动与教学信息的交流。主要是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是否进行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进行思维学习,是否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4)教学策略 对教学策略的评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认知方法的启发性。教师能否采用符号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二是对学法的指导。看是否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组织教学的针对性。强调结合具体案例教学。四是教学媒体的选择。看教

9、学过程中能否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如地图、投影、录象和多媒体等,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推荐精选 (5)教学能力 对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师教学语言、教态、板书、板图等几方面教学能力的评价。具体要求是: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规范、准确、清晰、生动、逻辑性强、富有感染力;教态亲切自然;板书设计科学合理,体现地理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难点,字体工整美观,用字规范;板图设计同教学内容密切配合,画图准确、熟练、形象、美观。使用地理直观教具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教学效果 对地理教学效果的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二者也就是同一事物的

10、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是看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测验与考试等各种方式,衡量与判定学生对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情况,以及科学的地理价值观念的树立程度。同时,要检验地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情况。(二)评价方式:1 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的确定10分(2)学习前期分析(3)学习策略的设计(4)学习过程设计 2 教学内容(5)地理基础知识的科学性20分 (6)地理技能的培养推荐精选 (7)地理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8)地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3 教学过程(9)地理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30分(10)地理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11)师生互动与教学信息的交流 4 教学策略(12)学生学习方法指导20分(13)教法的启发性(14)组织教学的针对性(15)地理教学媒体的选择应用 5 教学能力 (16)地理教学语言的表述和教态10分(17)地理板书设计和板图绘制(18)使用地理直观教具的能力 6 教学效果(19)课堂提问、练习和检测的安排10分(评价学生)(20)课堂教学的反馈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7 教学特色 05分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