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如何最后冲刺,高效方法集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775489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如何最后冲刺,高效方法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如何最后冲刺,高效方法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如何最后冲刺,高效方法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如何最后冲刺,高效方法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如何最后冲刺,高效方法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如何最后冲刺,高效方法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如何最后冲刺,高效方法集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最后冲刺在每年的中考中,一些考生超常发挥,比平时多考几十分的现象并不少见。 中考 内容相对基础,只要考生基础知识扎实,冲刺阶段的复习方法和策略得当, 并且 保持较好的状态,中考来个提升并不是神话。毕业生请来省实、六中、铁一、 七中、47中和天河中学的初中名师,从知识薄弱点、复习重点、备考策略,至V 最后阶段时间安排、考场突围等各个层面,为考生冲刺备考提供最全面的指导。语文还有10分提升空间剩下的20天对于偏重记忆的语文学科来说相当关键,倘若方法得当,考生 至少还有10分的提升空间。学生有以下几大共性问题:审题不认真,采分点”不完整;表达不准确,对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论证方法等不能准确表述;

2、格式不规范,尤其是概括内容、 赏析语句题;用时不得当,导致作文或个别阅读题没能完成;书写不整洁,直接 降低了阅卷老师的作文评分。针对这些问题,冲刺阶段,考生应该抓住以下突击点:第一,基础题要足够熟练。这部分包括字音、字形、病句、词语运用、古诗 文积累和赏析等知识,其中在试卷中约占30分的古诗文是最大的长分点。只要 肯投入时间和精力,分数就能明显提高。第二,阅读题要足够规范。这部分涉及到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这三种文 体。力争对其文体常识、主要考点及其基本题型、变式题型、答题格式,甚至评 分标准等等了然于胸,从而保证在考场上规范、准确地作答,这是众多考生的当 务之急。第三,作文题要足够真切。这部

3、分要求考生切合题目要求, 抒写自己的真情 与思考。切记要加强素材积累(准备 5-10个能够 以小见大”的通用素材),浏 览考场佳作,多对全命题、半命题作文进行审题、选材和立意训练。8师教路训练自己的应试节奏大致说来,从现在到 6 月 15 日中考还要进行两轮复习: 6 月 5 日前,进行 各种模拟题的综合训练。语文成绩较好的考生要做好查漏补缺与归类比较复习; 成绩中等的考生要注意总结方法、 反思答题思路; 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要通过多做 中考试题和自我订正来提高能力。 6 月 5 日-14 日,要全面回顾书本知识, 重点 温习记忆内容,翻阅错题集、试卷集、作文本、素材积累本等等。具体策略:1. 回

4、归课本,强化默写:把初中各册书细心地看一遍,牢记课后生字词、课 下注解、重要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 文言文词句翻译, 还有教材中的知识短文与 课后的附录(包括名著导读)等等;利用记忆力最好的清晨、临睡前和边角余料 时间把需要背诵的古诗文多背诵几遍,并默写出容易写错的词句。2. 演练真题,掌握节奏: 找几套各省市去年的中考试题来进行演练, 尽量按 中考的要求来完成, 培养考场感觉, 特别要 “吃透”近五年来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的考点和题型;另外,不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应试节奏,即: 基础知识(含古 诗文阅读)用 25 分钟,三篇现代文阅读约用 45 分钟,作文约安排 50 分钟。3. 归纳错题,重

5、视运用:用心做好错题集,并经常翻看,以了解自己常犯的 错误,避免在考场上重蹈覆辙; 同时还应注重知识的运用, 例如将词语放到具体 语境中来记忆, 把病句放到预设语段中来理解, 根据课内某篇文章联想到主题内 容或写作手法相似的课内外其它文章等等。4. 紧跟老师,鼓励自己: 紧跟老师的安排能让复习变得更加有序, 利用点滴 的收获来对自己进行鼓励则能让复习变得更加富有成就感。考场突围对于基础知识的选择题争取一次通过,不要养成回头改答案的习惯。1. 先看作文,接着默写 。拿到试卷后先看作文题, 作文立意能有较长的思考 时间;而选择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完成默写,也可减少错别字的出现。2. 研读题目,划出题干

6、 。这能最大限度避免因审题失误造成的幼稚丢分。3. 细心选择,毫不拖沓 。对于基础知识的选择题争取一次通过, 不要养成回 头改答案的习惯。4. 端正态度,潜心阅读 。现代文阅读首先考查的是 阅读态度,换言之,认真 读懂文章, 从原文中筛选出信息是准确作答的前提。 特别要提醒的是, 对文章的 理解首先应该忠实于原文、 忠实于作者的主张, 所以一定要在答题前弄清楚文章 的中心与脉络。5. 工整书写,杜绝潦草数学抓好专题训练和查漏补缺中考前一模主要暴露的问题有: 1. “双基”不扎实,如演算类的试题不能计算 完整或计算结果出错; 2.因粗心没有审清题意, 答非所问;3. 用惯性思维去解题, 导致解题

7、出现偏差; 4.语言表达不完整和不清晰, 答题不规范; 5.答题时间分配 不合理,缺乏答题技巧。针对这些问题,在仅有 20 天左右的时间里要制订周密的计划。在立足 “双 基”强调 “能力 ”的同时,要注意查漏补缺,复习的要求是: “回顾、模拟、强化、 调节”,通过回顾教材,模拟训练,从而温故知新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最后阶段的冲刺复习主要集中在热点、 难点、重点知识内容上, 并要注意数 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 其主要目标是: 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梳理、 归纳、 糅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1. 成绩中下的学生,重在夯实基础,切忌走马观花,好高骛远。中考试题中 “双基 ”类型题占很大比

8、例, 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 建议老师要策略性地鼓 励这类学生,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主要目标是“增分 ”。2. 成绩中等的学生,要有选择地做模拟卷,主攻中档题,突破综合题,同时 控制解题时间,确保 “既好又快 ”。在解综合题时可以先跟着老师走,弄清解题基 本策略。至少要做出综合题的第一第二小题。主要目标是 “增速”。3. 成绩较好的学生,做题要立足一个 “透”字。可通过做题巩固知识,每一题 不要蜻蜓点水过一下, 要会举一反三。 考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预留充分时间思 考综合题。主要目标是 “增法 ”。名师教路注意新题型 把握好考点首先,复习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中考以考查

9、“双基 ”为主,有很大比例是基 础知识,即使是一些难度较大的 “压轴题”,也是采取 “入口宽”、 “步步高”的命 题原则,中考命题有些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所以必须深钻教材, 绝不能脱离课本。 中考进入了倒计时, 在这种有限的时间里, 仍然要以教材为基 础,注意新教材中出现的新题型,把握好考点。其次,模拟训练要强化适应及时反馈。 1. 审题要细,读题要有耐心。 2. 重视 基础题。考高分的同学往往都是填空、 选择题无误, 所以基本类型题要做到准确 无差错,这比做多少难题都有用。 3. 重反思,抓粗心。粗心的背后是有原因的 知识的负迁移、知识点不熟练、平时解题不规范等。 4. 重典型题

10、、记录错 题,避免再犯。第三,安排好复习时间。 考前第三周: 在老师引导下的专题复习中重视数学 思想方法的复习和领悟, 对常用于数学解题的通法要熟练; 考前第二周: 按中考 的时间来做中考模拟题,不要看答案,限时完成,做完找出不足之处,错误的记 录在错题集上; 考前一周: 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地看一遍, 要做一些相应的习题 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复习整理错题集,成绩好的考生要复习压轴题。考场突围考生要学会向审题多要 1 分,向规范多要 1 分,向仔细多要 1 分,向心态 多要 1 分。考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迎考, 考场上要沉着冷静, 仔细读题, 保证会做的 题都做对。从以往的考试结果看, 因审题不细

11、、 答题不规范所导致丢分的分值通 常58分,这些分数如果自己注意,完全可以争取过来。考生要学会向审题多 要 1 分,向规范多要 1 分,向仔细多要 1 分,向心态多要 1 分。此外,还要注 意处理好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英语听力阅读写作都有技巧可循这次模考暴露出来的普遍问题包括,知识点掌握不够系统,部分内容混淆, 造成解题时判断失误。 近年来,中考英语加强了对英语知识点及阅读能力的综合 考查。除单项选择外,语法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都是以短文的形式出现, 这说明,试题不仅要求考生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 还要求能够对其进行综合运用 能力。最后阶段,考生主要进行模拟练习以及试卷分析,并做好应试准备。

12、在客观题方面, 继续将复习指导书中的语法练习点融入平时的作业中, 同时 针对历年中考题型强化训练, 使考生做到灵活运用, 触类旁通。 从近年的中考题 来看,对听力能力的考查分量逐渐加强, 因此在复习中, 有必要对听力进行适量 的强化练习, 特别是对 “独白”这种比较长的非对话形式作分解, 指导考生快速提 高听力。在主观题方面,考生要注意提示句或词的意思,以确保首字母的填写正确。 还要关注常练句型及其意思相同表达不同的句子差异, 同时记忆常用词组, 提高 写作能力。名师教路最后阶段,听课尤为重要1. 最后阶段,听课尤为重要。 老师往往在模拟考后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 针对性的训练。 考生应把这段

13、时间的错题整理到错题集里, 有空就看看, 避免再 犯类似错误。2. 坚持进行听力训练。听力部分是 35 分,在最后这段时间,可遵循先快速 浏览试题及选项,再边听边做笔记的方法进行练习。3. 阅读理解进行限时训练。阅读理解比重较大,对于拿高分尤为关键。阅 读理解题可以分为六大类:A.事实询问题;B.推理判断题;C.数据推算题;D. 识图解意题;E.主旨大意题;F.常识题。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自己薄 弱的内容去训练。最好进行限时训练,每隔一天训练一次,每次半个小时看4 5 篇文章。4. 背诵范文提高作文水平。作文训练中,考生要认真审题,抓住要点,掌 握主旨,将材料里的相关内容描述出来。 首先

14、要确定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其次 要确定文章的时态、人称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考场突围做听力题要当机立断,不要犹豫,要相信第一感觉。1. 听力部分。首先心态要沉着,通常放音前,考生会心跳加速,略感紧张, 这是正常的,但必须尽快平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其次,要像平时训练的一样, 拿到试卷后,快速浏览和推测,放音的时候,再把听到的信息与推测进行对比, 快速确定答案; 再次,边听边做笔记, 将时间、 年龄、价格等数字和关键词记下。 注意,做听力题要当机立断,不要犹豫,要相信第一感觉。2. 作文部分。要遵循内容全面、一句一意、避生就熟这三个原则,成文后从 人称的搭配、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式、语句

15、是否通顺等等做检查,要特 别注意书写工整。政治关注时事热点话题广州市第 47 中学初三政治备课组长 谢志伟这次一模反映出三大问题: 1. 在复习中,有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仍然不够扎 实,某些基本概念、观点掌握不熟,理解不到位,直接影响了第一卷选择题的得 分率;2. 审题不够细心 ,对所给材料属于社会生活的哪一个领域, 有些学生还把 握不准,导致知识点运用不当; 3. 答题规范性较差,不用政治术语做答,文字的 组织概括能力还显不足,条理性较差,不懂得分点分段、写序号。距离中考还有近一个月的复习时间,考生应注意把握政治学科的复习方向, 提高复习效率。第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复习。 掌握基础知识是解

16、答题目的基础, 没有 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就如同 “空中楼阁 ”,缺少根基。第二,关注时事政治热点。 时政热点是历年中考政治的重头戏, 包括选择题 和部分问答题都会以时政热点作为情境资料, 要求考生联系课本有关知识回答相 关问题。要关注长效热点,如民族政策,可持续发展是每年中考的热点话题,今 年时政热点较多,如: 广州实施垃圾分类、幸福广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形成、食品问题第三,熟悉考试指导书 中列出的中考问答题基本题型的答题方法和解题 技巧。第四,了解自己在本学科考试中失分的原因, 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名师教路重视考试指导书1. 结合考试指导书对基础知识加强复习。 每天应抽出一定时间认真阅读、 理解和熟记考试指导书 有关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