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中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改革与研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775145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中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改革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中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改革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中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改革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中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改革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中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改革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中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改革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中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改革与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中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改革与研究论文摘要:为了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信息人才,为使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能有效抓住国家开展智能电网的机遇,提出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开展电力特色教学首先要开设“电力信息化课程。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然后分析了“电力信息化课程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方法。教学实践说明,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并在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论文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随着智能电网、绿色能源席卷全球,电力行业迎来了蓬勃开展的新时期,电力不但要信息化还要智能化,

2、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有电力专业背景的人才,这给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时机和挑战。结合电力大学的大电力特色,为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信息人才,需要开展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教学,首先要开设“电力信息化课程。一、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电力信息化是指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我国当今电力信息化现状是实施电力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包括电力工业规划、设计、施工、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供电营销、物资及管理等各个环

3、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电力信息化的根底,各类电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是电力信息化的宗旨。智能电网将使电力信息化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开展。智能电网是电力信息化的延续和飞跃。智能电网是飞速开展的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变革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中国的智能电网目标是分三个阶段推进:2021年至2021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开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21年至2021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效劳体系,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并

4、自主可控;2021年至2021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到达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分析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可见,各国探索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策略是信息技术应用。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电力信息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电力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二、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面对电力行业信息化飞速开展的形势,特别是智能电网席卷全球,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保有原有优势的根底上创立特色,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电力专业背景为辅的特色教学模式。2021年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电力特

5、色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教改工程,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力特色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交叉点上,电力特色教学的先行策略是由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承担此重任。2021年学校将电力信息化课程列入433门核心课程中。修改后的2021版教学大纲中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不但要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求对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后行策略是在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改革和研究的根底上进行课程群建设,开设代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最新技术交叉点的“电力云平台、“电力物联网技术等课程,并将“电力信息化

6、、“电力云平台及“电力物联网技术三门课程纳入到一个课程群来建设。可见电力大学亟待探索并建立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三、电力信息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1.电力信息化课程的特点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1涉及面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电力工业生产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课程内容包括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配用电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电力信息平安技术及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2技术先进前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热点技术。如在讲

7、解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局部内容时要详细分析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iec61850。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局部内容时要详细分析信息领域的热点技术soa和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cim及其在电力调度的应用。在讲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这局部内容时要详细分析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物联网、智能电网及云平台。3与电力行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在讲解课程的各局部内容时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如在讲解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局部内容时紧密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工程,如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火电站的dcs系统、发电厂?sis系统、发电厂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等。4多学科的交叉。电力信息化课程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

8、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背景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在讲解课程的各局部内容时处处是多学科的交叉,如在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中涉及计算机的网络通讯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的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涉及水力发电特性专业背景知识等。5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开展而不断地补充新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当今世界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开展非常迅速,如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展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的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制。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局部内容时就必须补充这局部新技术。2.电力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1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师资紧缺。从上述分析的电力信息化这门课

9、程的特点可见,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藏及电力工程经验。2课程内容与电力实际紧密结合,学生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又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且抽象,学习兴趣缺乏。很多学生很想学好这门课,但他们中只了解信息技术,没有其他学科技术知识的积累。本课程开设在大三的第六学期,很多学生感觉困难后就放弃了,准备考研复习。四、电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1.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通过引进开掘培养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吸纳不同学科的拥有前沿的信息技术、丰富的电力背景和工程经验的老师进入团队,可以根据老师的特长安排讲解相应

10、的章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可由假设干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国内市场几乎没有相关专著和教材,已经组织讲课团队老师撰写并出版电力信息化教材。教材包含当今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技术并提供老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的老师需要及时了解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动态的最新技术。除了合作工程途径外,老师要利用一切时机参加合作、进修和交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的问题。2.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鉴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先为学生补充必需的计算机控制与通讯根底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控制通道接口技术、plc技术、串行通讯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工业以太网技

11、术等。在学习电力信息化的具体相关内容时为学生铺垫必需的电力背景知识和工程背景内容,如讲解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时要先补充水力发电厂相关内容。通过利用一定的学时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来降低学生课程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电力信息化技术。3.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由于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学生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会感觉抽象、难以理解,老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引入课堂中。例如可以引入当今电力行业流行的先进仿真培训软件,比方三维变电站仿真培训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上仿真漫游变电站并模拟各种操作。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模拟接触电力工业现场,建立对电力工业现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12、趣。为了加强学生课后稳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中。借鉴西方本科教学及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本课程课后作业稳固环节可以尝试不同于常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每章的作业是查阅与本章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撰写提交小论文,期末每个学生制作ppt文件并开展讨论。在学生课后稳固教学环节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本科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查找到需要的优秀文献,如何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提供的优质库资源,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读文献,如何写小论文。要求学生在每章节后阅读15篇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并提交小论文。教师要认真批

13、阅学生的小论文,总结学生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下次写小论文时提醒学生注意。4.实施案例教学新的电力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与国内外电力开展紧密结合,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此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将理论与工程案例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经典案例,也可以来源于老师们的最新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如何将工程应用问题转化为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iec61850和cim技术时,要剖析iec61850和cim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面向对象技术来建模的。五、结论电力信息化是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改革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对电力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使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具有自己的特色,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