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言材料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774033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言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言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言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言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言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言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言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言材料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言材料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引 领独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贵州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在黔南工业化 进程中做出独山贡献!。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言材料一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 摇,着力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培育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医药食品、清洁能 源、轻工制造为主的工业发展格局,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X年, 全县共有上市公司 1 家,规模工业企业 39 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亿元

2、、增长%,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全州第 6 位,工业增值税亿元、排全州第 4 位。回顾罗甸十三五工业发展历程,纵比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横比还存在 较大差距。一是规模总量小,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不力。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只有39户, 仅占全州的,工业经济占GDP比重从202X年的下降至202X年的。二是园区管理改革滞后,运营机制不活。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信局、投促 局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力量统筹整合不够到位,管理运行机制不够顺畅,工投公 司开发运营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距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园区实体化、企业化、 市场化改革差距还比较大,一定程度影响了园区加速发展。三是服务效能亟待提升,营商环境不优。虽然

3、境内两条高速相继开通,交 通区位明显改善,但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配套的问 题仍然比较突出,客商投资的意愿本身就不强。加之,202X年我县营商环境综 合测评排全省57 位、全州 11 位,没有达到硬件不足软件补的效果。四是企业小散弱现象突出,主导产业不强。产业聚集程度低、规模小、链 条短,产值过亿的规模企业只有4户,除信邦公司外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竞争 优势不突出,主导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强。五是产业大招商力度不到位,推动工业大突破能力不足。近五年来,全县 上下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把主要精力聚焦到扶贫开发和农业农村工作上,对 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干部得到锻

4、炼较少,在招商引资、产 业发展、园区管理、公司营运方面人才匮乏,推动产业大招商、工业大突破的能 力不足。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省产业大招商暨优 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以最坚定的决心、 最有力的举措、最过硬的作风、最优强的队伍,全力推进产业大招商,奋力实现 工业大突破。按下一步计划,力争到 2023 年、确保 2025 年前实现工业总产值 130 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35 亿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75 户以上,累计工业投 资 70 亿元以上,工业税收达 3 亿元以上,实

5、现五个翻一番目标,完成倍增计划。 确保十四五期间工业经济占 GDP 比重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以上,打造十亿级产业 3 个以上,五亿级产业 2 个以上,培育亿元企业 10 户以上。今年,是实现工业翻番目标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关键之年, 我们将进一步细化目标、强化措施、挂图作战,确保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 18%以上、力争达到 20%,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12 户,完成工业投资 26 亿元,招 引5 亿元以上项目 2 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 2 个以上,确保工业大突破行动实现 良好开局。第一,全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着力解决发展支撑不力的问题。 紧盯医药食品、清洁能源 2 个主导产业和4 个特色

6、产业,科学制定和强力 推进罗甸县工业倍增行动方案。一是突出优势,做大做强医药食品产业。紧紧扭住信邦公司这个龙头,围 绕强链补链招引配套企业,力争新增入规医药食品企业 8 户,到 2025 年,医药 食品产业总产值达到 20亿元以上,努力将医药食品产业打造成十亿级产业集群。二是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抢抓国 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带来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送出通道建设和光伏电站指标支 持,加快项目建设,确保 2025 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到达 1000 兆瓦以上;确保今 年 10 月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入运行;着力加快蒙江流域梯级电站技改扩能;力争 新增入规电力企业 8 户,

7、到 2025 年,清洁高效电力产业总产值达到 15 亿元以上, 努力将清洁能源产业打造成十亿级产业。三是因地制宜,抓好特色产业。在全力培育两大主导产业的同时,发挥资 源优势,着力推进新型建材、轻工制造、珠宝玉石加工、基础材料(工业硅)等四 个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力争规模企业达到 60 户,尽快做大工业经济总量。第二,全力推动园区改革发展,着力解决机制不活的问题。 坚持把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突出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和园区管理改 革,不断提高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提升工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一是强化园区平台建设。以城西和边阳工业园区为重点,以省级特色工业 园区扩容提质为牵引,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加快园

8、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配套,拓展园区承载空间。二是深化园区管理改革。着力推进园区去行政化改革,优化内部机构设置, 突出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职能,实施扁平化管理,健全园区考评激励机制,注入 发展活力。三是大力推进实体化运行。采取园区管委会+工投公司运行模式,今年财政 预算 2000 万元成立工业投资基金,做实公司资产,提高公司市场运营能力,积 极争取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银行融资支持,想方设法破解资金筹措难题。第三,全力提升服务效能,着力解决营商环境不优的问题。 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着力实施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建设国 内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我县营商环境痛点堵点,全力开展营商环 境整治

9、提升行动。一是着力加强诚信政府建设。认真清理甄别政府涉企合同,严格按照合同 约定支付项目工程款,兑现招商引资政策,树立诚信政府良好形象。二是着力提高服务效能。围绕三减一降(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降成本), 重点对202X年全省排40位之后的政务服务、办理建筑许可、纳税、获得信贷、 获得用水、获得用电等 6 个指标开展集中整治,整体提高涉企服务水平和办事效 率。三是着力强化企业服务。持续推行领导联系企业和特派员制度,扎实开展 双服务活动,及时有效解决企业落地、建设、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规范涉 企执法检查行为,减少对企业的干扰,让企业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四是着力加强监督考评。建立营商环境义

10、务监督、随机抽查、督查暗访、综合考评机制,通过强化监督考评倒逼管理优化提升。第四,全力强化攻坚举措,着力解决产业招商合力不足的问题。认真落实贵州省产业大招商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对标对表、细化方案、 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全力攻坚,千方百计完成三年翻番目标任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调整充实产业大招商领导小组,按四 化组建4 个招商专班,聚焦重点区域设立 3 个对外招商联络站,抽调精兵强将组 建招商突击队,认真制定罗甸县产业大招商三年倍增行动方案,着力完善责 任落实、协调调度、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全县上下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强化重点目标,注重精准施策。围绕四化认真谋划产业项目,认

11、真编 制两图两库,紧盯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重点地区,聚焦医药食品、 清洁能源、新型建材和养生养老等主导产业和重点特色产业,研究目标企业,通 过领导带头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加强上门推荐、对接洽谈,提高 成功率。今年计划完成新引进省外投资 500 万元以上产业类项目 32个以上,其 中工业产业项目 16 个以上;新增产业项目到位资金 37 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业 项目到位资金达亿元以上。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搞好全程服务。围绕产业大招商和工业大突破两项行 动,整合县内现有人才,积极招引紧缺人才,以最优强的队伍为两大行动搞好组 织保障。围绕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投产达产,搞好项目手

12、续和用地、用水、 用电、用工、融资等全方位全周期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总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强化攻 坚举措,以营商环境大提升推动产业大招商,以项目大建设支撑工业大突破,全 力加快罗甸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言材料二十三五时期,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州 战略部署,着力抓招商、扩规模、调结构、稳增长,工业总量提升加快,结构调 整成效明显,产业培育初见成效,园区平台加速成长,工业经济发展实现量质齐 升。但从规模总量、产业结构等方面看,距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工业

13、规模总量偏小。十三五期间,我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虽始终保持在 10%以上,但直到 202X 年,规模工业总产值仅为 135 亿元,仅占全州%。二是结 构性矛盾突出。202X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7%,但铁合金等传统重 工业占比超过工业总量的 60%,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三是产业链条较短。现有的 五大支柱产业,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产品低端化等问题突出,缺乏市场竞 争力。四是营商环境不够优化。近年来,我县工业发展的基础配套和要素保障水 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受遗留问题影响,营商环境受创,影响了企业投资和发展 的信心,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下步,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州部署,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

14、。具体抓好以下 四个方面工作。一、突出工业倍增,解决体量小的问题,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求突破。我 们将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聚力构建 2+4 新型工业发展体系,奋力实现六个大 突破。一是壮大主导产业。着力实施两大主导产业提质行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 转移,实施总部经济战略,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突破发展;持续支持冶金企业 技改升级,推动产业产品向高端转型,持续巩固基础材料支柱地位。实施四大特 色产业倍增行动,重点推动装备制造、新型建材、新能源、生态特色食品四大特 色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4年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翻一番达到270亿元以上, 规模工业增加值70亿元,工业规模总量实现倍增。二是育强龙头企

15、业。加快推进建溢机器人、标准电机等高科技企业发展成 为龙头标杆,重点支持金孟、恒鑫等集团做大做强,实现基础材料集团化发展。 同步抓好上峰水泥、元诚轴承等特色企业培优育强,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到 2024 年规模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20家,打造10亿级企业5家以上, 5亿元级企业10 家以上。三是延伸产业链条。紧盯 2+4 产业招引一批领军企业落地独山,形成聚集 效应。围绕微型马达、智能终端领域,完善产业链,建设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 持续推进基础材料转型升级,建设煤电冶一体化循环产业园;引进配套产业以及 下游龙头企业,做大轴承产业基地;依托水泥、玻璃、石材等产业优势,推进黔 石出山,建设建材产业园;

16、稳步推进卓阳、华电、中核等光伏项目,建设新能源 产业基地。四是实施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 投入,提升产能、产品质效。支持东锑、法拉第等重点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 实施万企融合行动,加快大数据与工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争创专精特新企 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打响独山轴承、电机等品牌。力争到 2024 年,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到 50家,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家以上。二、突出产业招商,解决链条短的问题,在产业集群发展上求突破。立足 独山区位优势,把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大机遇,聚焦 2+4 产业体系补链、延 链、强链。一是抓专班领衔。围绕四轮驱动,建强主要领导领衔招商行动专班,明确 一条产业链、一位分管县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名特派员机制,压实招商责任。 强化跟踪服务、驻点招商,重点促成标准电机、法拉第总部搬迁,华电、中核、 中林等央企项目落地。二是抓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