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模拟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773822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逻辑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逻辑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逻辑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逻辑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模拟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逻辑模拟试题填空: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构成。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假,可知p为通称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5、 直言命题的 和口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 曰.(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 其谓项是为词项。6、是7、如如果把 “新 整理成I命题,8、如果SOP为假,贝V S与P的外延间具有关系和关系9、“地求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10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 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 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 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 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 联系的逻辑方法中 的 o“PA B c D

2、选单K、证一命题据已知为市思维形式。来确定与“ S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B、人非A、人是有思维能力的圣贤,孰能无过C、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A、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B、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其余都个班男生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 概念4、正确表示“中国”、“亚洲国家”、“发展ABCD5、当p真、q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A、 p qB、p q

3、C、p qD、p q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 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A、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B、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C、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D、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纜人有大学毕业可同 一真, 可同假 不m同真,可同假SIM为小前提的有7 “出会议的AB、不可同真,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D、可同真,不可同假 &以MAP为大前提, 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A、SAPB、 SEPD、SOPSIP9、同时肯定人“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A、同一律排中律D、充足盾由律10、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 那么该证

4、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论据虚假B、预期理由D、推不出A、论证)c、循环1、与定义“法律就是行为规范”双选:.犯逻辑错误相同的是(A、科学理论就是符合实际的认识C、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D、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亠E、企业就是从事现代化生产的经济活动部 门2、下列限制或概括不正确的是()()B、把D、把4、把“ “森林”限制为概念护林”C、把“颜色”限制为“红色” “中国”概括为“亚洲的国家”把“喜马拉雅山脉”限制为“喜马拉雅 山最高峰”3、与“正概念”概括为题具有等法律A、只命题律”这一命 )() 有当律师,才要懂法律B、若懂法律,就能当律师C、若当律师,就要懂法律D、若不当律师,就不要懂

5、法律E、若不懂法律,就不能当律师4、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A、( p q) q pC、SAP PASD、SOP SEPMES SOP5、若要SAP为真而PAS为假,则S、P依 次应代入()()A、“青年”“、“党员” B、“团员”、“青年” C、“青)B、 p q (p q)E、MOP年党员“团员”D、 “大学生”、“中学生”E、“大学生”、 “学生”6、以“凡是好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作 前提,不能推出()A、凡人民的勤务员都是好干部 有些好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C、有些好干部不是人民的勤务员 不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是好干部E、并非:好干部都不是人民的勤务员 下列结论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是()

6、()A 、 原子都是可分的B、春夏秋冬,周而复始C、甲班所有的同学都是兰州人D、天下乌鸦一般黑E、两个特称命题作前提的三段论不能 必然推出结论& “人治兴则国家危,因为人治兴则法制衰,法 治衰则人情滥,人情滥则后门开,后门开则 贪污盛,贪污盛则国家危。”这一证明的证 明方式是()()C、反A、演绎证明B、归纳证明证法 D、选言证法E、直接证明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下列陈述犯 有什么逻辑错误,为什么?“对同一事物,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 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可见,不存在全民 族通用的共同语言。”请用真值表法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有效“或者甲不是罪犯,或者乙不是罪犯;所以,如 果甲是罪

7、犯,那么,乙不是罪犯 ” 综合:1、已知下列情况为真:(1)只有A参加公务员考试,B、C、D才都 参加公务员考试;(2)A不参加公务员考试;(3)如果B不参加公务员考试,则C也不参加公务员考试;(4) 如果C不参加公务员考试,则E不参加公 务员考试;(5) E参加公务员考试请根据上述情况,推断B、C、D三人中谁 参加公务员考试?谁不参加公务员考试?请 写出推理过程(以A表示“A参加公务员考 试”A表示“ A不参加公务员考试”,余 类推)。2、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请推出 A、B、C、D、E 五个概念的外延关系,并用欧拉图表示它们 之间的关系。(1) 如果A不真包含B,则C与E不全同;(2) 如果B

8、不真包含C,则D与E不全同;(3) C、D、E三个概念是全同关系。3、分析下列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及大 项、小项、中项,指出其属于哪一格,写出其逻 辑形式,并说明其是否有效“甲班有些同学是三好学生,甲班多数同学是 共青团员。所以,甲班有些三好学生是共青 团员。”答案:一、填空题1、逻辑常项、逻辑变项2、负概念3、直、直4、重言式、矛盾式、非重言的可真式5、主项、谓项6 、否定的7、不当记者的 8、全同、真包含于 9、共变法 10、真、真实性二、单项选择题1、B2、D3、C4、A 5、B 6、C7、D& C9、B10、C三,、双项选择题1、A、D2、B、E3、C、E4、B、D5、B、E6

9、、A、C7、C、E& A、E四、分析题1、答:此陈述违反了同一律,犯了“混淆概 念”的逻辑错误。前一个“语言”是指“思想”, 后一个“语言”是指“交流思想的工具”。2、答:这一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甲班多数 同学是共青团员”;小前提是:“甲班有些同学 是三好学生”;结论是:“甲班有些三好学生是 共青团员”。大项是:“共青团员”;小项是:“三好学生”;中项是:“甲班同学”。它属于 第三格。其逻辑形式为:MIPMISMIP MIS SIP或SIP它无效,因为它中项两次不周延,或者 说它违反了 “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结论” 的规则。五、表解题答:令p表示“甲是罪犯” ,q表示“乙是罪犯”,则推理的真值形

10、式为:(p q)(p q)用真值表判定如下六、综合题1、 推理如下:(1)1BCD AP(2)2AP(3)3BCP(4)4CEP(5)5EP(6)4、5CT(4)( 5)(7)3、4、5BT(3)( 6)(8)1、2(B C D)T(1)(2)(9)1、2BCDT(8)(10)3、4、5B C(6)、(7)(B C)(11)3、4、5(10)(12 )1、2、3、4、5(9)(11)B和C参加公务员考试,D不参加。公务贝2、推理如下:,图如图:由(1)和和(3)可得A真包含C;A、B、C、D、E五个概念的外延关系1.属概念与种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是对概念进行()和( )的逻辑根据。

11、2 .“法是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定义犯了 )错误。3. 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 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4 根据模态判断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杀 人犯”真,可推出“某甲可能是杀人犯”为()“某甲必然不是杀人犯“为()。5 论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 A可以分为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 则B和C的外延一定是()A 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 交叉关系 D属种关系2 “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经过一番奋斗的”, 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A. SAPB SEPC SIPD. SOP3“某甲有作案时间

12、”和“某甲没有作案时间” 两个判断具有()A.矛盾关系B 、反对关系 C、下反 对关系 D 、差等关系4下列性质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中,错误的是( )A SAPf PISB SEPf PESC. SIPf PISD SOPPOS5与“并非被告既收受贿赂,又玩忽职守”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A. 被告既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玩忽职守B. 被告或者收受贿赂或者玩忽职守C被告或者没有收受贿赂或者没有玩忽职守D. 如果被告没有收受贿赂,那他就是玩忽职 守了6.既断定SAP假,又断定SEP假,则()。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 .违 反排中律 D 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得分评 卷 人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对概念限制错误的是()。A.判断限制为概念 B .演绎推理限制 为三段论C. 论证限制为论题 D .复合判断限制 为负判断2 .当SAP和 SEP皆为假时,S与P之间可能具 有()。A.全同关系 B .真包含关系C .交叉关系 D .全异关系3. 个演绎推理,如果推理无效,则()。A.推理形式错误B.结论肯定虚假C.结论可能虚假D前提不真实4. 根据规范模态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从“必须依法办事”可以推出()。A.允许不依法办事 B. 不允许不依法 办事C.允许依法办事D. 不允许依法办事5. 如果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就说明 ()A足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B.对方论题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