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773766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反方:第一,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校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而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我国,学校的校服是统一的,而大部分学校的校服是那种不分男女式,松松垮垮的运动服。如此的“统一”让彼此之间没有区别。着装是一种文化,是一个人的自我展现,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现在,对于学生的着装,学校也要硬性规定。这无疑是占据了学生塑造自我形象的一个空间。失去了一次自我选择和自我定位的机会。对于个人长远发展,个人性格的形成不利。第二, 学校校服的确为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诸多学校的校服都是一件秋装,或是在多出一套夏装的短袖。试问,谁能穿着两套衣服过

2、完四季呢?学生在校服外面又套上羽绒服,或是夏天到了学校把校服脱掉,甚至只是带着校服上学,这样“穿校服”岂不就是一种形式。甚至是一种应付。试问如此穿校服,对方口中所说的“统一”何在?学校教书育人,交的应该不是这种形式主义吧。第三, 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校服。使学生失去了一个明辨是非,树立正确审美观念的机会。对方辩友也许会说,学校统一校服是为了防止学生中的攀比,但我要说,攀比不是不穿校服的错。社会上攀比之风蔓延到校园。学校应该在思想上疏导,并不应该采取堵塞的办法。学生不再校服上攀比,可以在自行车,书包,鞋等其他方面继续攀比。另一方面,有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花钱进了重点高中,穿着校服到处炫耀,这是否又

3、是另一种形式的攀比呢?我们还是要从我方标准来说话,学生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攀比是不对的,比禁止学生攀比更重要。健康的发展过程,正是一个犯错误然后改正错误,逐渐认清是非,从而明辨是非的过程。为了防止某一种现象的发生,而限制了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认识,塑造自我,明辨是非的一个过程。这种做法不妥。综上所述,我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衡量利弊,认为学校不应该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校服。我认为学校不应该要求学生每天穿校服,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穿服装的自由,并且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一些因素,如胳膊 腿上烫伤或皮肤病,特别是夏天,穿半节袖起不是很难看,并且我门们青少年都很在乎自己的形象,应该

4、有权力选择包装自己,外国讲究自由发展,所以有很多人才,因为他们很自由,不像中国教育,只为赚钱校服,影想了许多有才人事的发展,有时校服对学生来说不光是难看的问题每个国家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统一的校服,可是他们只是在重要的时候穿,他们的校服大多都是正装。穿校服的场合如:(校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活动) 平时他们没有规定的中国的小学,初中,高中,要求学生在校就要是校服,这种做法实在是太荒唐了,感觉是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如头发,饰品,鞋子,着装,手指甲,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私人的。学生应该张扬个性,才有利于自身发展,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是青春期爱美的心理需要。更是培养自我创新思维的需要。

5、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需要。 试想:从小让孩子在严格束缚当中成长,穿的、吃得、听的、看得等等都是固定好的老套的,怎么会能培养出思想独立、想象力丰富、创造性思维的孩子呢!就跟一个小孩从小关闭在一个没有人迹的屋子里,他会变哑一样。很多东西,在他们成长时期不培养,他们的特长、天赋就会渐渐退化 1。从法律角度看,穿不穿校服是学生的一种权利(RIGHT),而非一种义务(RESPONSIBILITY) 2。从教育方面看,个性(INDIVIDUALITY)与共性的问题,当今时代更注重个性的培养3。若规定只能穿校服,衣服的换洗方面较为不易,穿校服不符合实际(REALITY)你可以列出对方可能提出的论点,针对其论点

6、组织材料进行反驳,这样在比赛是就能做到知己知彼,轻松应对。1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2 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3 天天穿同一件校服,违反了“事物是变化反展的”哲学道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穿校服没温度。5 穿校服不利于我国民族服装产业的发展。6 穿校服将使个人所有衣服闲置,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7 穿校服多为强制执行,不利于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8穿校服浪费钱。大家穿一样的衣服无法展示年轻人的个性,校服通常不好看。每个人都希望有他自己的个性:希望成为别人成不了的人,希望干出别人干不了的事。 -查宁壮大了之后不会自由搭配,创新精神遭泯灭,未来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得要敢于创新。只有创新

7、才能推动历史前进。贝弗里奇马克思说人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包括衣食住行和精神层面,衣服是一个人的思想反映之一,穿校服这是违背马克思理论的,禁锢的思想,从而影响行为。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加 缪 夏天校服过厚,冬天校服过薄,穿自己的便于调节。穿校服去学校的话家里的自己衣服将遭到闲置,浪费了家里的资源,失去了使用的机会。自家的衣服已经是自己的东西了,本可以穿过去,但学校剥夺的我们自己的权利,反而会造成叛逆心理,对校方进行抵触。不买校服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很多学校的校服费够交书费了,学校里的校服没法做到自己衣服那样子好看,不如穿自己衣服去学校。校服最早出现在日本。当时由于

8、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本来是出于好意 但实际上导致困难家庭更困难。“如果一个学生,每天穿同样的衣服,只知道学习学习再学习,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基本没有,那么这个孩子的心理是不健康的。”秦老师告诉记者,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对新鲜事物肯定会想尝试。“特别是现在的这些孩子,每天穿同样的校服,看着上千人穿着同样的衣服在校园活动,他们也会审美疲劳,也

9、会对同质的东西赶到疲倦,他们需要自主和个性,需要展现一个不同于大众的自我。过分压制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利。” 秦老师认为,“周六、周日侧重于家庭环境,孩子们不能完全展示自己,个人的心理禁锢没有很好地释放。而学校是个集体环境,孩子想改变群体交往的方式,想在群体中体现自己的独特,这是一种群体对个人的满足,和家庭环境中个性的展示是不一样的,成年人应该理解他们。” 关于中学生的校服问题(如果老师愿意穿制服,我就心甘情愿)首先,对于校服本身来说。现在的校服款式过于呆板和保守,没有办法凸显出高中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并且校服本身质量不好。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化纤是校服的主要原料,这种材料易燃易破,且对于人体

10、有一定危害。而校服的设计又过于宽松肥大,给人一种拖沓的感觉。另外校服的颜色比较单调,大都以蓝,深蓝等这些深色系和冷色调为主,穿在身上不免让人感觉到土气。其次,高中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比较多,因此对校服的质量,透气性,吸水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校服的设计在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试问这样的校服我们怎么会喜欢呢?再者,对高中生来说,我们的年龄和思想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况且高中生视野和知识面也比较广阔,我们喜欢富有朝气,具有时代色彩的东西。校服设计的落后已不能跟上高中生的思维方式。这是当今高中生不喜欢校服的根本原因。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转变,我们对校服的整

11、体性要求得更加苛刻。高中生对国外的校服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样就和国产校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观念上的差异势必会导致高中生对现有校服的不满。而通过我们的调查也可以看出现在的高中生校服的款式,颜色,质量等都不能满足当代高中生的需求,无法突出高中生的精神面貌,张扬个性。在调查中,80%的学生认为校服的价格比较合适,但自愿买校服者寥寥无几,而自愿穿校服者几乎没有,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看出,对现今校服满意的学生几乎为零。其中有90%的学生认为校服应该改进,有60%的学生希望校服改成休闲式,这样既便于运动又不失个性品位,86%的学生认为校服应该品牌化,这类人都是家庭较为富裕的追赶时尚的人。而对于家庭困难的同学来说

12、如果校服品牌化就太奢侈了,而他们更注重质量,这才是关键。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不少同学期待改进现有的校服。 另外,我们还对皮革加工厂的服装设计师进行访问。在采访中她说:“虽然我没有设计过高中校服,但身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我认为校服也是一件艺术品,它本身应该有活力的,这样学生穿着才会更朝气蓬勃。新近高中生校服款式陈旧,颜色单一,而且学生活动量较大,校服的透气吸水性又不好,这样的校服学生怎么能喜欢呢?校服应分为制服和运动服。制服应该是量体裁衣,应该突出学生这种特有的气质,运动服应该设计宽松一些,但不是宽大,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运动。运动服颜色应鲜明些,张扬学生的个性。我认为现今高中生校服已经达到标准了,

13、但离优质还有一段距离。期间,我们为了了解高中生是否喜欢穿校服,我们又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在学生出现率较高的中心书城,太阳广场进行调查,想了解高中生在平时休息时是否穿校服。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休息日在校外几乎不穿校服。同学们对校服的期望值是很高的,都给出了自己对校服发展的憧憬图。因此在这里希望学校能够听取学生的建议,在订购校服时能多为学生考虑。因为校服不仅代表学生的身份,他更代表了学校的风采。有一套让人耳目一新的校服,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到这里就读,其实美观大方的校服对学校也有一种宣传作用。校服的价钱也是一个问题。人们总是喜欢买物美价廉的东西,而质次价高的东西人们都会排斥的,对于家长而言,校服的合理价

14、格也会使他们买得开心,孩子穿得开心!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生产厂家能选取一些韧性好,吸水性强,耐磨的布料来加工衣服。而以前校服的款式大体相同。现在我们希望能够采纳欧版或有个性的设计。其式休闲的牛仔装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因为它耐磨,压风,而且是学生喜欢的装束。时尚的休闲装又是另一种韵味。相信这两款校服的问世,必然会受到高中生的喜欢。在着色方面,我们坚决反对单一色。校服的色彩斑斓不正体现了我们高中生的多姿多彩吗?正方: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为此,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江苏省、南京市的有关部门也曾下发过类似

15、通知,省里有关部门在几年前还专门成立了办公室,请来浙江等地的服装设计专业人员,参与校服的设计。南京某小学朱校长认为,穿校服可消除当前越来越突出的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对一些低收入的学生家庭来说,并无坏处,所以虽说没有文件强行规定学校必须做,学生必须穿,仅是要求在有条件的重点学校推广,但好多学校还是做了自己的校服。朱校长还认为,现在学生与几年、十几年前的学生相比,更强调个性,追求与众不同,自我意识较浓,爱“酷”,而统一着校服自然压抑了这种追求,有违学生的天性,这恐怕才是学生讨厌穿校服的深层次原因靓了自己更亮校园有很多中学生认为穿校服很不方便,觉得穿便服比穿校服较好看,所以,他们

16、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中学生不应穿校服上学。但我却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觉得中学生是应该穿校服上学的。 校服对於中学生来说,就是身份的象徵,情况跟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需要穿著不同的制服一样。例如*要穿著*制服,消防员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样地,学生自然便要穿著他们的制服校服了。这样,我们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阶级的人,还有他们的职业;当然,我们穿校服时,便更容易辩认出我们是学生了。而且,穿著校服可加强学生的纪律性。除了说穿著校服整体上看来较为整齐外,还可时刻提醒学生,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身份,不断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此,学生的纪律亦大大的加强了。除此之外,学生穿著校服,对於学校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穿著校服上学,除了看上来整齐,学生的纪律性提高,那所学校对外便得到一个良好的声誉了。所以中学生穿著校服上学,不是没有其好处的啊!也许,有人会认为,中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