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辅导:细胞电现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771936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辅导:细胞电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辅导:细胞电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辅导:细胞电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辅导:细胞电现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辅导:细胞电现象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钾离子浓度约为细胞外钾离子浓度的 30 倍,相反细 胞外钠离子浓度约为细胞内钠离子浓度的 15 倍。至于阴离子,细胞内液以蛋白 阴离子的浓度为高, 而在细胞外液则以氯离子浓度为高。 由于细胞膜对钾离子的 通透性远超超过对钠离子和通透性, 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又高于细胞外数十倍, 钾 离子便会不断地从细胞内向细胞外渗出。当钾离子外渗时,氯离子亦随之外渗, 但因细胞膜本身带有负电荷,氯离子渗出受阻,就使较多的钾离子渗出到膜外, 而未能渗出的游离型阴离子(主要是蛋白阴离子,其次是氯离子)留在膜内,使 膜内电位显著低于膜外。 膜内负电位的大小和静息时钾

2、离子外渗的多少有密切关 系,钾离子外渗越多,留在膜内的阴离子也越多,因而膜内负电位也越大,同时 由于膜内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越来越多,吸引着膜内钾离子(静电力作用) ,使膜 内钾离子逐渐不能再向外转移,因而使膜内电位维持在-90m V的水平上,形成了静息电位。发生动作电位时,大量Na+渗入细胞内,膜内电位从静息状态的-90mV迅速 上升到+30mV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动作电位到达顶峰后,立即开始复极此 时Na+的内流已锐减,细胞膜对 K+和Cl-的通透性增大,引起K+的外流和Cl-的 内流,其中K+外流是主要的。同时由于膜内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越来越多,吸引 着膜内钾离子(静电力作用) ,使膜内钾离

3、子逐渐不能再向外转移,因而使膜内 电位维持在-90mV的水平上,又形成了静息电位。由上可看出极化状态时静息电位的恒定, 有赖于细胞的代谢活动, 细胞内外 钾离子及钠离子浓度的比值以及细胞膜对钾、钠、钙、蛋白质、氯离子等具有不 同的通透性。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的差异(例如NAK泵的主动转运使得K内高外低), 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比值 (浓度梯度的形成决定了离子有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动 的趋势)及静电力的作用 (胞内的负电荷状态阻止了钾离子从高浓度的胞内向低 浓度的胞外运动)的共同作用下,使得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交替进行。与生物电相关的几个概念(1) 极化(polarization ):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相对稳定的内负外正 的状态。(2) 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 RP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3) 去极(除)化(depolarization ): RP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 化。( 4)复极化( repolarization ):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恢复到静息时 的极化状态。(5)超射值( overshootpotential ):动作电位上升支中零位线以上的正电 位数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