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77190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烟台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2013烟台)6的倒数是()ABC6D6考点:倒数分析: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解答解答:解:(6)()=1,6的倒数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倒数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3分)(2013烟台)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结合选项所给图形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

2、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3(3分)(2013烟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势在必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大约是210000000人一年的口粮将21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1109B0.21109C2.1108D21107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3、是负数解答:解:将21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108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4(3分)(2013烟台)下列水平放置的几何体中,俯视图不是圆的是()ABCD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俯视图是从上往下看得到的视图,分别判断出各选项的俯视图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俯视图是一个圆,故本选项错误;B、俯视图是一个圆,故本选项错误;C、俯视图是一个正方形,不是圆,故本选项正确;D、俯视图是一个圆,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俯视图的知识,注意俯视图是从上往

4、下看得到的视图5(3分)(2013烟台)下列各运算中,正确的是()A3a+2a=5a2B(3a3)2=9a6Ca4a2=a3D(a+2)2=a2+4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幂的乘方及积的乘方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分别进行各选项的判断即可解答:解:A、3a+2a=5a,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B、(3a3)2=9a6,原式计算正确,故本选项正确;C、a4a2=a2,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D、(a+2)2=a2+2a+4,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答本题

5、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部分的运算法则6(3分)(2012青岛)如图,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A(6,1)B(0,1)C(0,3)D(6,3)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由于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则点A也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据此即可得到点A的坐标解答:解: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点A也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由图可知,A坐标为(0,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本题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线段的平移规律,在

6、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7(3分)(2013烟台)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720,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为()A5B5或6C5或7D5或6或7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首先求得内角和为720的多边形的边数,即可确定原多边形的边数解答:解:设内角和为720的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720,解得:n=6则原多边形的边数为5或6或7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理解分三种情况是关键8(3分)(2013烟台)将正方形图1作如下操作:第1次:分别连接各边中点如图2,得

7、到5个正方形;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9个正方形,以此类推,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2013个正方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A502B503C504D505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根据正方形的个数变化得出第n次得到2013个正方形,则4n+1=2013,求出即可解答:解:第1次:分别连接各边中点如图2,得到4+1=5个正方形;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42+1=9个正方形,以此类推,根据以上操作,若第n次得到2013个正方形,则4n+1=2013,解得:n=503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根据已知得出正方形个数的变

8、化规律是解题关键9(3分)(2013烟台)已知实数a,b分别满足a26a+4=0,b26b+4=0,且ab,则的值是()A7B7C11D11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已知两等式得到a与b为方程x26x+4=0的两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a+b与ab的值,所求式子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将a+b与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与b为方程x26x+4=0的两根,a+b=6,ab=4,则原式=7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10(3分)(2013烟台)如图,已知O1的半径

9、为1cm,O2的半径为2cm,将O1,O2放置在直线l上,如果O1在直线l上任意滚动,那么圆心距O1O2的长不可能是()A6cmB3cmC2cmD0.5cm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在滚动的过程中两圆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圆心距的关系解答:解:O1的半径为1cm,O2的半径为2cm,当两圆内切时,圆心距为1,O1在直线l上任意滚动,两圆不可能内含,圆心距不能小于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两圆的位置关系,本题中两圆不可能内含11(3分)(2013烟台)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一部分,其对称轴为x=1,且过点(3,0)下列说法:abc0;2ab=0;4a+2b+c0;若(5,y1

10、),(,y2)是抛物线上两点,则y1y2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BCD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图象得出a0,b=2a0,c0,即可判断;把x=2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判断,求出点(5,y1)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y1),根据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即可判断解答: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开口向上,a0,二次函数的图象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c0,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1,b=2a0,abc0,正确;2ab=2a2a=0,正确;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一部分,其对称轴为x=1,且过点(3,0)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1,0),把x=2代入y=

11、ax2+bx+c得:y=4a+2b+c0,错误;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对称轴为x=1,点(5,y1)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y1),根据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3,y2y1,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题目比较典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12(3分)(2013烟台)如图1,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从点B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若P,Q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12、)AAE=6cmBsinEBC=C当0t10时,y=t2D当t=12s时,PBQ是等腰三角形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由图2可知,在点(10,40)至点(14,40)区间,BPQ的面积不变,因此可推论BC=BE,由此分析动点P的运动过程如下:(1)在BE段,BP=BQ;持续时间10s,则BE=BC=10;y是t的二次函数;(2)在ED段,y=40是定值,持续时间4s,则ED=4;(3)在DC段,y持续减小直至为0,y是t的一次函数解答:解:(1)结论A正确理由如下:分析函数图象可知,BC=10cm,ED=4cm,故AE=ADED=BCED=104=6cm;(2)结论B正确理由如下:如答图1

13、所示,连接EC,过点E作EFBC于点F,由函数图象可知,BC=BE=10cm,SBEC=40=BCEF=10EF,EF=8,sinEBC=;(3)结论C正确理由如下:如答图2所示,过点P作PGBQ于点G,BQ=BP=t,y=SBPQ=BQPG=BQBPsinEBC=tt=t2(4)结论D错误理由如下:当t=12s时,点Q与点C重合,点P运动到ED的中点,设为N,如答图3所示,连接NB,NC此时AN=8,ND=2,由勾股定理求得:NB=,NC=,BC=10,BCN不是等腰三角形,即此时PBQ不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需要结合几何图形与函数图象,认真分析动点的运动过程突破点在于正确判断出BC=BE=10cm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3分)(2013烟台)分解因式:a2b4b3=b(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