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77145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院创新型人才培养形式摘要近年来,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我院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出发点,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立等方面作简单阐述。关键词创新型人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尤其是我国参加T后,方案经济时代那种培养“专才型人才培养形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开展,随着科技国际化的竞争与合作,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成为当务之急。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推进我国经济政治快速开展的重要阵地,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时也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

2、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擅长考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我院作为一个正在转型的本科院校,在“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还存在许多缺乏,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形式。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即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都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负责。随着大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大学教育越来越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就是大学的主人。1991年,锡拉丘兹大学校长肯尼斯肖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接着亚利桑那大学、西密西根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等一批

3、大学也提出了类似的办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质。心理学研究说明:要进步一个人的创新才能,也需要培养与创新有关的个性特质,这主要包括意志力、观察力、乐观、独立、幽默、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必然存在自己的个性特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这种特质,并加以引导和创新,使其获得更好的创造性成就。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虽然我院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有一定的规定,并对教师的有关教学表现有明确的记录,但并没有把教师的聘用、晋升、终身职和工资的决策直接与这种记录相联络。这导致了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敷衍了事,乃至沿用终身制教案,明显无视了教材与教

4、学方法日新月异的开展,无视了社会开展对学生思维的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严重违犯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就要给学生以充分学习自由的学分制。虽然我院已实行学分制课程,但开设的课程面过窄,学生选择的余地过校本科一、二年级自由选课的时机很少,涉及的可选课程大多也是与本专业有关的一些课程;高年级学生虽有选课的时机,但可选的课程过少,经常一些课程出现人满为患或选不上的现象,而一些课程却因人数寥寥无几被取消了,这在某种程度了剥夺了学生享有的自主权、主动权。二、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手段一重视课外理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才能,首先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堂为中心的场面,我院

5、长期以来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开展和创新才能的发挥。创新课程不仅要求把教师变成推动学生独立考虑的助手,把教材变成学生焕发兴趣的工具,把课堂变成学生开发自我创新潜能的天地,而且要求学生要重视课外理论,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理论相结合。过去人们总是认为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然而美国大学的证据说明,“所有对学消费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详细事件,有4/5发生在课堂外。因此,在课堂教学外,教师应尽量遵循开放性、挑战性、体验性的原那么,尽量加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将学习知识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将学术研究与各学科知识连接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