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的历史起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771050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蛋的历史起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皮蛋的历史起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皮蛋的历史起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皮蛋的历史起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蛋的历史起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蛋的做法 皮蛋的历史起源皮蛋的做法 皮蛋的历史起源皮蛋的历史起源最初的皮蛋是怎样制成的?一说相传明代泰昌年间,江苏吴江县 一家小茶馆,店主会做生意,所以买卖兴隆。由于人手少,店主在应酬客人时,随手将泡过的茶叶倒在炉灰中,说来也巧,店主还养了几只鸭子,爱在炉灰堆中下蛋,主人拾蛋时,难免有遗漏。一次,店主人在清除炉灰茶叶渣时,发现了不少鸭蛋,他以为不能吃了。谁知剥开一看,里面黝黑光亮,上面还有白色的花纹,闻一闻,一种特殊香味扑鼻而来;尝一尝,鲜滑爽口。这就是最初的皮蛋。后来,经过人们不断摸索改进,皮蛋的制作工艺日臻完善。另一说松花皮蛋源于天津。民间的口碑云:距今约二百年前,天津某乡村一富户,其子

2、为其母造棺木一口,置于空宅以备后用,久之,母仍健在,遂命家人将石灰、草木灰撒入棺内以防潮湿,并将棺盖留有斗大空隙以通风。事毕则忘矣。次年,母逝,移棺入殓,见棺内草木灰中竟有鸡蛋百余枚。孝子盛怒,取出掷干地,此壳破裂而内已成深褐色透明结晶体,因之大惑。有好事者斗胆尝之,味鲜美,围观者亦以为奇,遂争相品尝,果如是。有见地者,事后效法,将鲜鸡蛋置入石灰、草木灰之中,亦然。由此,邻里仿效,称之为“变色蛋”。日久,此一原始工艺流传江浙一带,屡经改进,工艺日臻完善,变色蛋作为一种全新的食品,经善于经商的江浙人推入市场。故今日之“松花皮蛋”,有始于天津,成于江浙之说。皮蛋的做法:皮蛋的制作原理: 利用蛋在碱

3、性溶液中,能使蛋白质凝胶的特性,使之变成富有弹性的固体。但是,皮蛋制作 如果配方控制不良,会使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反而发生水解,蛋白质变性呈为蛋白,就不能食用。如果蛋壳有裂痕或配方控制不佳,也会让蛋内之硫化氢外溢,变成金黄色。正常的皮蛋是为墨绿色且有松花及 富弹性。 皮蛋的制作方式: 皮蛋是中国独特的蛋加工品,也是一种碱性食品。腌制皮蛋 所需的材料有盐、茶以及碱性物质(如生石灰、草木灰、碳酸钠、氢氧化钠等)。 皮蛋之所以有特殊风味,是因为经过强碱作用后,原本具有的含硫胺基酸被分解产生硫化氢及氨,再加上浸渍液中配料的气味,就产生特有的味道了。而皮蛋的颜色则是因蛋白质在强碱作用下,蛋白部分会呈现红褐

4、或黑褐色,蛋黄则呈现墨绿或澄红色。很多人都爱吃皮蛋廋肉粥,但皮蛋这种食物少吃无妨,多吃却对身体有不良影响。 因为皮蛋是透过混合纯碱、石灰、盐和氧化铅,将鸭蛋包裹而腌制的,当中含有铅,所以如果经常食用,有机会引起铅中毒。 这会导致失眠、不能集中注意力、贫血、关节痛、思维缓慢、脑功能受影响等症状。此外,铅更会取代钙质,影响钙的摄取,可能造成缺钙。皮蛋瘦肉菜粥:主料:皮蛋2个、猪瘦肉馅300克;辅料: 米50-100克、姜丝、葱、油菜;调料:盐、鸡精、料酒、胡椒粉、食用油、清水。皮蛋瘦肉菜粥的做法:1、将皮蛋去壳切成小块、葱、姜、油菜分别切成碎末;2、将米洗净后放入电汽锅中加适量水,调控器调置16分钟(或按粥键);3、坐锅点火,倒少许食用油,待油热时放入姜末,肉末,加适量清水,再依次放入盐、鸡精、胡椒粉、烧至汤汁变浓时盛出;4、将皮蛋、油菜和炒好的肉末一起放入电汽锅中搅拌均匀,食用时放香油、葱花即可。特点:味道鲜香。 皮蛋豆腐汤: 主料: 2个皮蛋 一盒嫩豆腐 辅料:瘦猪肉30g 虾皮10g 调料:鸡精 老酒 盐皮蛋豆腐汤的做法:1、在锅里倒少许油,等锅加热后,把豆腐放入油中,放入少许盐,少许酒,让豆腐入味,二三分钟后,2、加入适量的水,再把皮蛋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再放入瘦肉,用慢火炖十分钟,3、放入虾皮,放入鸡精,即可出锅特色,口感好,豆腐里透着皮的味道,营养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