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专项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770819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议论文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议论文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议论文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议论文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专项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专项训练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复习:议论文专项训练(一)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脑科学及许多相关科学成果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的神经系统高度分化,人类的智慧具有多元性。现代心理学有一种提法,至少有七种智能在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在现行的学校教育和教育评价中,往往只偏重于前三种智能,不利于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和培养人才。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并

2、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重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正是一些地方、学校和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涌现的好思想。掌握知识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评价的重点,更不是评价的全部内容。素质教育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就可能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在改革考试的同时,还要探索实践测评、成果展示、讨论答辩等多样的评价形式和手段。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个

3、人或一个群体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使评价者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在自我反思性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更有益于发扬成绩,矫正问题。对学生来说,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养成责任感的重要方法。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应当形成一种交互式的评价网络,形成各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改的群体关系,各方共同进步。此外,评价主体还应包括家长和社会部门,使评价系统更为开放,从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1、本文所要阐明的观点是: (2分)2、“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的“纸笔工具”? (2分)答: 3、文中加双曲线的“此

4、”指代什么内容? (2分)答: 4、传统教育的评价项目比较单一,主要评价的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往往忽视了对学生 、 和 的评价。(3分)5、文中列举了哪些评价形式和手段? (2分)答: 6、教育评价网络系统应该由哪些要素组成? (2分)答: 7、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分)答: 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解。(2分)答: (二)机遇与成才(13分)机遇与成才,大概在不少人的心里,这两个词之间至少是打约等号的“要成才,靠的就是机遇!”我们不能否认,机遇对成才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如果没有环球航海的机遇,也许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就不会那么早诞生。如果没有著名

5、演奏家李斯特的知遇,也不会有肖邦的一夜成名。如果张良没有遇到那位古怪的老隐士,学得各种兵法,恐怕也只能“泯然众人矣”。然而在这里,我却要叙述一个人皆尽知的古老故事:那是很平常的一天,一个叫牛顿的青年躺在苹果树下看书。微风吹过,一个苹果掉了下来,正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把这只苹果拿在乎里看着,眼神中有了思考的深沉许多年后,地球引力的学说轰动了世界,牛顿为人们打开了科学世界的又一扇大门。这就是牛顿的成才经历。如果说苹果落地也能称之为机遇的话,那牛顿以前的人们为什么没有因之而成才呢?看来,这就论证了一句哲言:“机遇,总是为有所准备的人而降临。”可见,成才的必要条件倒不一定是什么“机遇”,而是“有所准备

6、”。达尔文为航海旅行准备了丰富的生物知识,肖邦为演奏会准备了高超的技艺,张良为拜师学艺准备了勤奋和毅力是的,他们都是有所准备的。正因为他们的有所准备,他们才能在流星般的机遇到来时,准确地抓住它、珍惜它、把握它。正是因为有所准备,牛顿才能把苹果落地这一平常现象变成一个成才的机遇。也许有人看到这里,会说:“我努力地学习知识,我为机遇的到来积极地做了准备。可是机遇就是不来,所以我总是没有什么成就。对于我这样的人,机遇就是成才的必要条件。”我丝毫不怀疑会有这样的人存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机遇一来,可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但这又使我想起了大庆人的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7、!”套用到这里,那就是:“!”诸君请看古今中外的名人中,有一个叫毛遂就很不简单。他敢于为自己创造成才的机遇,勇于自荐,终于有所作为,名垂千古。居里夫妇家境并不富有,也没有阔佬相助的机遇,却要搞耗资巨大的研究,怎么办?事在人为呗。没有实验室就用破瓦棚凑合,买不起沥青矿石就买沥青渣将就他们就这样把成才的“机遇”都给凑齐了,最终走上了诺贝尔奖金的领奖台。青年朋友们,如果你想成才的话,请记住这句话吧:“机遇,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降临”。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从议论的三要素来看,它是本段的 。(3分)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3文中列举牛顿从苹果落地受到启发从而创立了地球引力

8、学说的事迹时,为什么要用省略号?(2分)答: 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意思是 。(2分)5以下三句话作为文章结尾,正确的顺序是()(3分)明者把握机遇 庸者等待机遇 智者为自己创造机遇A、BC(三)阅读精神手杖一文,按要求答题。(14分)明朝宰相张居正,自幼聪慧,勤奋好学,被誉为神童。十三岁赴武昌乡试,湖北按察会事陈束看了他的试卷,拍案叫绝,以为录取张居正当无问题。不料,来武汉巡游的湖广巡抚顾玉麟却说:“最好让张居正落第”。陈束迷惑不解,顾解释说:“居正是个将相之才,如过早让他发达,易叫他自满,断送了好的上进心。如果让他落第,虽则迟了三年,但能够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反而更能使他清醒,促其发奋图

9、强。”在顾看来,一个有远大前途和雄心壮志的人,应该能够经受住“落第”这种暂时的挫折,让他的发展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不顺利的境地,使他的意志得到磨练。这样他就会知道,要真正干成一件事并不容易。张居正后来成为中兴明朝的一代杰出政治家,他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革新政治,匡正时弊,这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韧精神,应该说与他少年“落第”的经历不无关系。人生挫折难免,源于生活中的矛盾难免。由于人们认识事物总有其局限性,对客观世界的矛盾,又总是处在一种知之甚少、不知者甚多的状态中。况且,认识到了的事物也不一定就能处理好。所以,在我们的面前,总是弯道多而直路少,逆境多而顺境少。诚然,挫折总是要给我们造成损失的,因而我

10、们要尽量减少挫折的出现。但是,挫折一旦发生,只要处理得好,它就能够为我们深化认识提供契机,通过解析疑团,使人们变得更加成熟,也给事物的发展带来转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古训,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人生哲理:得与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体现着人类命运遭际中的互补规律。那种在挫折面前低头泄气的人,只能是意志薄弱者。而意志坚强的人,往往受阻更拼搏,跌倒即奋起,绝不服输,绝不畏缩不前。鲁迅认为:“不能真心领得苦痛,也便难有新生的希望。”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说:“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因此,我们说,有挫折的人生才有力度,有挫折的人生才能称为丰富。对挫折缺乏耐受力的人,很容

11、易把生活的某个断面、某个阶段甚至某件事看成是人生的全部,把人生的某个瞬间,视为生命的永恒。有的人习惯于人生价值的一次性“支付”,一次重大的挫折,一次偶然的失败,就倍感人生无望,意志消沉,痛不欲生,他们把人生拥有的无数个机会看成只有一次,认为一次失败,机会的大门就再也不会对自己敞开。比较现实的例子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十几年的拼搏到了显现最后结果的时候了,中榜者欢天喜地,而落榜者则愁容惨淡,有的慨叹命运的不公,有的感到前途无望。对这样的朋友,我们劝他看一看张居正“落第”的故事。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是与他可能遇到的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以人间喜剧而名扬天下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拥有顽强的精神,具备大

12、无畏的勇气,决不轻言失败,决不向命运低头。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这样一句话:“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这根手杖成了巴尔扎克坚定人生信念的象征,使他具有直面每一个挫折的勇气,从而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磨难,铸就苦难而辉煌的人生。年轻的朋友,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道你也不应该拥有一根这样的“精神手杖”吗?1本文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2分) 2文段层层推进,论证严密。首先肯定人生挫折难免,接着论述 ,最后指出只有意志坚强,勇于拼搏,才能战胜挫折,走向成功。(1分)3文段画线句子中“岛屿和暗礁”指的是什么?“激起美丽的浪花”有怎样的含义?(2分) 4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6分) 5结合全文,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精神手杖”的深刻含义。(3分) (四)别让灰尘落到心上一粒灰尘能怎么样?它能使匹克林十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在天文学家洛韦尔预言在海王星外有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后,匹克林用望远镜拍照观察了十几年,却一无所获。直到冥王星被发现后,他才恍然记起自己拍的照片上有这个点,只是当时他记得镜头上有粒灰尘,正在如今冥王星的位置上。就是这粒灰尘,让第一张冥王星的照片静静躺了11年,也让匹克林错过了发现冥王星的机会。同时一粒灰尘,即让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