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770619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位育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试卷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0分)功利性读书 祝勇读书是爱书人自我满意的一种方法,实在没有太多值得夸耀的地方。它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张扬自己读得多。反过来,炫耀自己读破万卷的人,未必是真正的读书人,商务印书馆元老王云五先生仅仅将读书视为一种好玩的事情。这样的心态是健康的,读书就是一桩好玩的事情,一次轻松的自我放逐。无聊才读书,这话未必是错。因为正是读书,驱逐了清寂,使脆冷的心房获得了一层温润的苞衣。读书的兴味,源于反复摩挲中生出的一股热忱,是一份得到了开发的天性。读书的佳境,犹如爱情一样,是投契,

2、是相许,是沉醉,是融合,来不得半点强求与逼迫。或许正是出于爱书人共通的生命感受,我和林语堂先生一样,讲求性情,反对功利。12月8日短暂尚无法搞清是哪一年12月8日林先生在复旦高校演讲,题目是论读书,讲得痛快:“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高校,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好像亦非读书本旨。”林先生所谈之功利性读书,于今未绝,相反,倒是更丰富了。学堂中的本本主义只是一种,其他各种心态,多系新形势下的

3、新生事物,怕是连林先生都未曾料与。比如,为写作当然,读书写作,本是一回事,读而后写,亦乃文人本分。只是,当下现炒现卖,做投机生意的,大有人在,常有炮制读书札记的高手,一本书尚未握暖,一篇宏文却早已挥就,急匆忙换稿费去了。这样对书,读与未读,区分不大;这样的文章,怕也值不了几个银两。其次,装大瓣蒜,譬如某君,每每玄谈,皆胡言乱语,状若酒醉:“关于正在解构的后现代主义精神文本的反向叙述以与一种强势的文化互证”让人觉着比爱斯基摩人的语言还难懂,不禁喟叹:真有学问!好歹终于是一种自我包装罢,没准会蒙上哪个傻瓜蛋,祝他胜利。再次,为图省事。名著巨制,卷帙浩繁,通读起来,颇为费劲,不如去读些随笔小品,或者

4、一些轻松的短构,甚至一些文摘或者妙言集锦,轻而易举,便“知道”了很多东西。时日一久,经典长卷,便愈发懒得碰触。于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便在布满蛛网的书架上熬白了头发,老黑格尔的坟头更是荒草成堆。最终,为赶时髦,人读我读,人云我云,怕是落伍,惟不考虑自我的失落。市面上流行的书是恒久读不完的,跟踪追击,步步为营,力是费了,“好”未必讨得到,无非是把自己装扮得更入时一点,体会一下瞬间的浪漫罢了,待云烟散尽,眼前照旧空蒙。总之,跟着排行榜走,未必比泡图书馆高超。书有千种,人有千种,读书的感觉,亦有千种,只有读到符合自家心性、气质与欲望的书,才能倍感精神之至美;盲从于他人抑或媒体的牵引,经常会白费光阴。冷书

5、热读,倒是别显几分生趣。一本书倘出版三五年后还有人读,此书便可刮目相看了,因而,在顾准潮退后研读顾准,在“王小波热”冷却后品尝“王二”,未必不是一件美事。时间差若打得巧了,肯定会有大收获。让功利走开,纯然为了取悦心灵而读书,那才真叫享受。书不是挥鞭的强盗,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瑟瑟的清风里,书是妩媚的情侣,和顺的马驹,是杯中的明月,更是幽畅的歌吟。书能让我们觉着活得很好,这就足够了。1.第段引述论读书一文的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2.第段“装大瓣蒜”的意思是: 。(1分)3.分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4.下面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将读书视为好玩是一种健康

6、的心态。无聊才读书,这话是正确的。B. 在读书的问题上,作者提倡取悦心灵,反对功利。C. “老黑格尔的坟头更是荒草成堆”形象描述了经典被冷落的现象。D. “在王小波热冷却后品尝王二”针对的是“赶时髦”的读书心态。5.当下“功利性读书”,作者认为详细表现在四个方面;可有人以为“图省事”与“功利性”无关。对此,你的看法如何?并说明理由。 。(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6-11题。(15分)宋朝的雨 陈富强(1)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2)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专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须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喧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

7、冷寂。(3)我建议你去苏堤。(4)雨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静静向你走来。你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5)呈现在你眼前的是l090年仲春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柳丝伸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一堤的翠绿烟似地漫泅开来,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孤独的是枝头的黄鹂。(6)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刚刚完成长堤修筑的苏太守,心情正佳,他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

8、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这是苏太守为后人留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7)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l071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官至通判。他在巡察西湖时,看到葑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虽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无决策权,欲有作为而无作为,苏通判满腔理想都化作了天才的诗意。倘如苏东坡仕途顺当,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8)机会最终在时隔18年后驾临到苏东坡身上。l089年,苏东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到任的次日,苏东坡重游了西湖,面对的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忧虑之情油

9、然而生。回到府上,挥笔写下了“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调疏”的感叹。叹毕,苏东坡组织人力调查踏勘。于次年4月,向当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开篇就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行废也。”且预言:“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苏东坡在上书中还从养鱼、饮水、浇灌、助航、酿酒等方面列举了西湖不行荒废的五条理由。其中讲到:城中饮水来自湖水,假如西湖都变成葑田,则举城饮水断源;城中运输河赖西湖挹住,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钱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数年淘河一次,官吏借此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为全国第

10、一,假如西湖浅涸,酿酒必大受影响。(9)苏东坡的这篇奏议,时隔900年再来分析,照旧充溢一位政治家的深思熟虑。我们现在看到的或许只是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堤,当年的苏东坡却从民生大计动身,变更了西湖的命运。而挖葑泥筑堤是他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记载了苏东坡天才的构想:“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除而行者便矣。”(10)经过从夏到秋的努力,一条长堤破湖而出,夹道杂植芙蓉、杨柳,中为六桥九亭。这时的长堤尚无名,直到后继知州林希遵循杭人意愿,才将其命名为苏公堤,并为东坡立祠堤上。渐渐地,

11、苏堤成为“堤桥成市,歌舞丛之,走马游船,达旦不息”的湖上繁华之地。(11)苏东坡在堤上消逝了,雨照旧在密密地下,你用无比敬慕的目光送别苏东坡,独步缓行。此时你已知道苏东坡将离开杭州,他在知州任上只有两年,却为杭州留下了如此宏大的手笔。(12)有史以来与西湖相关的,你知道能与苏东坡与苏堤媲美的,是唐朝的白居易和白堤。白堤在先、苏堤在后,他们都是一代文豪,他们都懂得珍惜文化的大自然。他们在杭州的时间都非常短暂,却留下了一世英名。(13)你在堤上流连。倘如你回头望望,你会发觉,随着南宋的到来,苏堤的北端将屹立起一座庄重的庙宇,红墙重檐,松树翠柏掩映一代名将岳飞。你惊喜地看到,一个宋朝,一南一北、一文

12、一武与这条长堤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人杰,他们的才智和生命化作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堤上的绿树红花。(14)你撑开一把丝绸做的雨伞,走在伞下回想从前,雨在你的头上喧哗,陪伴着你走近苏东坡的雕像。先生沐雨而立,一站就是千年。【注释】湖泽中葑菱积聚处,年久腐化变为泥土,水涸成田,是谓“葑田”。6作者说苏轼“屡遭贬谪,一路坎坷”。的确,在其两次出仕杭州之间,就曾遭受文字狱“”,被贬黄州(1分)7说“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是因为。(3分)8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作者说“我建议你去苏堤”是因为在苏堤能观赏幽静的美景,也能了解苏轼造福于民的伟绩。B作者引用

13、饮湖上初晴后雨,将苏轼作品和“苏堤春晓”作比较,突出了苏堤的非凡价值。C假如苏轼没有屡遭贬谪而是仕途顺当,那么他很有可能就写不出那些流芳百世的宏大作品。D苏轼和白居易都懂得珍惜文化的自然,他们在杭州的时间都非常短暂,却留下了一世英名。9作者在文中主要歌颂了苏轼的功绩和人格,却以“宋朝的雨”为题,请谈谈“雨”在文中意义和作用。(3分) 10上文在表达上运用了其次人称“你”。你认为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3分) 11苏堤的南端有一座苏东坡纪念馆,人们在参观中不仅能读到苏轼的经典诗词,还能了解到他在当太守时的功绩。假如你就是一名参观者,你会在纪念馆的留言薄上写下怎样的感言?(

14、字数50字左右)(3分)(三)默写下列名篇名句(任选5空)(5分)12(1)譬如平地,进,吾往也。(诸子喻山水)(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诸子喻山水)(3)纵一苇之所如,。(苏轼前赤壁赋)(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寒山一带难过碧。(李白菩萨蛮)(6)帘外雨潺潺,。(李煜浪淘沙令)(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3-15题。(7分)人 月 圆 李持正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13作品所写节令应为,依据是词中的“华灯”、“月圆”、“花期”。(1分)14作品生动描写了夜晚的喧闹气氛,请从两个角度加以说明。(3分) 色调 例子: 例子: 15词评家认为以“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结尾非常新颖,意趣高远,试作简要赏析。(60字左右)(3分)(五)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2分)前赤壁赋(节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