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2010-2011考试资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77004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2010-2011考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2010-2011考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2010-2011考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2010-2011考试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2010-2011考试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2010-2011考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2010-2011考试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2010-2011考试资料名词解释一、“三网一库” :是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电子政 务系统网络架构。三网:内部办公业务网(内网)、 政府公众信息网(外网) 、办公业务资源网(专 网)一库:政府资源数据库二、信息化 :是在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推动下, 由工业化社会或其他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向以信 息产业为主导和信息媒介高度普及的社会演进 的过程。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信息网络体系、 信息产业基础、社会支持环境等。三、虚拟组织:指一个虚拟的工作环境,不被时 间及空间约束,所有的员工都是独立的知识工作 者,工作是透过操作计算机,使用电话、传真、 视讯科技联系,工作的地点具有更大的弹性空 间,

2、而产品及劳务皆透过信息科技来完成运作。四、政府信息应该公开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 的时代, 瞬息万变的信息, 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 的决定因素。信息社会就是信息和知识将扮演主 角的社会,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的政府信息涵 盖全社会信息的 80% ,它既是公众了解政府行 为的直接途径, 也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依 据。因而,政府信息应该公开。五、数字鸿沟 :又称为信息鸿沟,是指当代信息 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 它既存在于信息技 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六、G2B电子政务:指政府(Government )与企业 (Business之间的电子政务,

3、也是 G2G、G2B和G2C 电子政务模式的基础。 G2B 电子政务主要 是利用 Intranet 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企业 管理体系,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七、1993 年底,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 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 。 所谓“三金工程” : 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 卡工程。“三金工程”的目标, 是建设中国的 “信 息准高速国道” 。 金桥工程 :属于信息化的基础 设施建设, 是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 金关工 程 :即国家经济贸易信息网络工程, 可延伸到用 计算机对整个国家的物资市场流动实施高效管 理。 金卡工程 :即从电子货币工程起步,计划 用 10 多年的时间,在城市 3

4、 亿人口中推广普及 金融交易卡, 实现支付手段的革命性变化, 从而 跨入电子货币时代, 并逐步将信用卡发展成为个 人与社会的全面全面信息凭证, 如个人身份、 经 历、储蓄记录、刑事记录等。八、电子政务 :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新的政 府运作过程。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与政府改革互 动配合 电子政务不是传统政务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 也不是传统政务模式的电子化复制, 而是借助于 信息技术的对传统政务的全面改造 .九、政府门户网站 :是指在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 建设基础之上, 建立起跨部门的、 综合的业务应 用系统,使公民、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 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 组织 内容与

5、信息, 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 使合适的人 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获得恰当的服务。简答题(一)办公手段不同。1传递速度传:慢;电:快2储存(归档立卷)传:困难;电:容易3 信息查询传:不便;电:方便4传播范围传: 有限,透明度低;电:无限,透明度高5成本.传:高;电:低(二)行政业务流程不同1集约 化2标准化3高效化(三)与公众沟通的方式 不同(四)行政运作成本不同。传统管理模式下, 社会化任务越重,管理范围越大,行政运作成本 越高,会出现政务边际成本递增现象。电子政务 管理模式下,行政运作成本遵循政务边际成本递 减法则、1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品质。2 有利于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3有

6、利于 政府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及合理配置。4有利于规 范行政行为,提高反腐败能力。5有利于节约行 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6有利于促进信息产业 发展,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1信息处理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数字 化可以将人类的一切信息以二进制数来表达。网 络化是指人类运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网络 来传递与交流生产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中的各 种信息的趋势.所谓智能化,就是用计算机模拟 人类智能的工作,其目标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 机交互,通过一逻辑为基础的符号推理来实现智 能化的设计、智能化的管理、智能化的调度以及 智能化的决策等过程。2信息化具有高渗透性和发展的普遍性。信息化 发展的渗透性表现为对社会

7、、经济、政治、文化、 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的深刻影响或改变。根据应 用领域的不同,信息化可以分为社会信息化、经 济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国防信息 化、教育信息化等等。信息化发展的渗透性决定 了信息化发展的普遍性,即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目 标是要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利并有能力享用 信息化发展的成果,从而彻底改变社会诸方面的 生存状态。3信息化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4信息化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创新能力的较量5 对信息化的社会效应总体上持乐观态度 四、 (一)、电子政务使公务员行政能力得到提高 1. 公务员的管理能力得到加强 2. 公务员的沟通方 式得到改善 3. 公务员的决策能力得到提高4. 公务员

8、的监督能力得到保障(二)、电子政务对公务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1. 要求公务员从事务操作型向知识智能型转 变 2. 要求公务员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抵御腐 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3. 要求公务员提高信息能 力 信息的识别能力、信息采集能力、信息加 工能力、信息应用能力、信息发布能力 4. 要 求公务员增强学习能力(三)、电子政务为政府人才结构调整创造了条 件 1. 电子政务促进了公务员从管理型向知识智 能型的转变 2. 业务流程的重组促进了公务员从 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 3. 电子政务加大了政府 部门对信息人才的需求, 信息部门、 信息岗位的 增加,使得信息人才逐渐成为政府人才队伍中的 一支重要力量

9、 五、“三网一库”是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电子政务系 统网络架构。三网:内部办公业务网(内网)内 网: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关键业务管理系统及核 心数据应用系统。、政府公众信息网(外网)外网:与互联网连通, 面向社会提供一般的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包括 各类信息和一般的、非敏感的社会服务。、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专网:政府部门内部 以及部门之间的各类非公开应用系统、其中所涉 及的信息应在正午专网上传输。一库:政府资源数据库。政府各部门共建共享的 包括党务、政务和行业部门业务数据的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库,如国家的政策法规、工商、税务和 海关等部门的业务管理信息或数据等等。就具体功能来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主要

10、是向全 社会甚至是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国政府形象, 让人 们能够对中央政府的基本情况有个切实的理解 和认识;向公众提供全面、系统、权威、详实的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政府文件及其 准确的解读和分析等, 让社会有法可依; 而地方 政府门户网站的主要功能是直接面向本地社会 公众处理与人们密切相关的那些事务, 为提高政 府行政效率、改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搭建虚 拟平台。七、业务流程再造: 是指组织为满足客户要求, 对组 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物流、 信息流、 资金流进行 重新设计和组织, 并优化人力和设备等资源的过 程。原则: 1.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合理选择流程再 造项目2. 以提高绩效为目标,

11、系统整合业务流程3.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政务流程的优化八、1 缺少统一规划和科学论证 2 信息管理缺乏专门 化、制度化 3 相关的法律、 法规建设滞后 4 传统 政府运作机制阻碍电子政务的发展 九、 首先,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顺应全球信息化 和电子政务发展大趋势,开辟了中国规模最大、 信息最权威、发布最及时、功能最先进的电子政 务窗口。对内有力地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和 国内的发展大局,对外更好的宣传展示中国和中 国政府的新风貌、新形象、新变化,广泛传播中 国的声音。其次,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能成为发布政府信息、 反映政府工作的窗口,有助于推进政府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水平,降低行

12、政管理成 本。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 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 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第三,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全面整合中央和地方各 级政府的政务信息资源和电子政务服务功能, 为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提供政务互联通道,为社 会、公众、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政 府服务,解决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老大难” 问题,填补中国“政府上网”工程中最大的空白, 直接提升中国电子政务的国际等级。第四,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既可为中央和地方各级 政府的网站建设树立典范,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 管理体系和安全体系, 又可从根本上 解决日益严重的政府网站重复建设问题。

13、中央政 府门户网站对地方和部门网站资源的整合, 可以 为国家节省大量建设资金、促进信息共享。 最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推出, 对我国整体的 电子政务发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信心支持, 可以 通过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 政府与社会、 社区以 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 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更大程度的消除国 内外人们和机构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观望和 怀疑态度十、 优势: 1促进信息交流,提高管理水平。 招投标是一项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规范性、 制度 性及专业性的活动,如信息发布、信息交流、信 息管理、 信息服务等有关内容贯穿整个过程。 信 息沟通是否及时和公开透明都直接影响招投标

14、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在招标阶段需要发标讯、 进 行资格预审、 发投标邀请、出售标书等, 在评标、 决标阶段还要依据信息。 电子商务的关键是信息 管理,开展企业电子商务建设使企业信息化由内 部向外部扩展。 应用信息技术由单一环节、 单一 功能向集成化、网络化、综合化方面发展。 在招投标中采用电子商务技术能促进其规范化 管理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如目前广泛使用的交互 性技术,能用于招投标程序中的质疑和解答以及 供应商和投标者的资格预审等, 数据库存和数据 共享技术,使招投标部门的内部管理和部门间的 合作更便捷。 网络上的文件传输技术, 能将各种 形式的信息快速、准确、方便、低成本地相互传 输有利于提

15、高采购和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并使专业操作水平得以提高。 2增加招投标的透明度,避免管理中的暗箱操 作。通过电子商务招投标, 能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有 利于公平竞争。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 普遍性和交 互性,使之与其它媒介相比更能体现公开、 公平 和公正性。 公开招标方式存在文件数量多、 程序 复杂、耗时长如不能及时获得信息则可能失去良 好机会采用电子商务则能较好的克服这些不足, 促进公开招标的健康发展。 电子招标网络系统的 可靠性和安全性, 可以避免招投标中人为的暗箱 操作,使不正当交易、虚假招标、私泄标底、投 标人串通投标、贿赂投标等腐败现象得以遏制。 3使企业提高管理能力与竞争力。 电子

16、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占有较大优势, 如增加 贸易机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能够使企 业向用户提供全天候的产品信息和服务从而大 大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网络系统可查询企业 的相关信息如资质、 信誉、业绩等资料并可直接 进行网上资格预审, 这样可以促使企业加强内部 管理,提高信誉度,从而提高竞争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一方面为我国建筑业的招 投标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为国内企 业提供了更多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另一方而可 以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使国内企业更多的 了解国际情况和技术水平、 参与方式, 提高其竞 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4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执行效率。 通过电子商务招投标, 减轻了企业在招投标过程 中的信息发布、 信息交换等方面的工作压力, 节 约了资源, 提高了工作效率。 企业可以利用现代 化的网络通讯手段,加强投标与招标企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