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信息窗二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769325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信息窗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信息窗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信息窗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信息窗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信息窗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信息窗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信息窗二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信息窗二教案(2课时) 发表日期:2013年3月20日 【编辑录入:纪勇】磁窑镇张庄完小教师电子备课任课教师_纪勇_ 学科_数学_ 第_三_单元教学课题:信息窗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课时2主备老师纪勇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2.结合情景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3.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数学体验意识。4.引导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算理。教学准备

2、第三单元信息窗二预习提纲看一看默读教材第33页-34页。读一读1、朗读教材第33页-34页。2、读一读例题,要求能够非常流利地朗读出来:(1)、剪鲤鱼和蝴蝶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最简分数的概念是什么?(3)、见蝴蝶比剪鲤鱼多用了张张值得几分之几?说一说1、什么叫最简分数?2、什么叫约分?如何化成最简分数?化简的依据是什么?3、同分母的分数如何加减?摆一摆减去 的结果是多少?画一画用自己所喜欢的图形画一画。减去 的结果是多少?算一算尝试用算式表示出来 减去 的结果是多少?记一记1、什么叫最简分数?2、什么叫约分?如何化成最简分数?想一想1、约分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2、同分母的

3、分数如何加减?说一说1、约分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2、同分母的分数如何加减?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3334页课时目标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3.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计算能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在剪纸活动中学习分数知识好吗?(出示情境图)这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剪纸时,用纸情况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数学问题:剪鲤鱼和蝴蝶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剪蝴蝶用的纸比剪鲤鱼多用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口算128+72,97+103,加法的意义?这样的分数单位?3在括号里填上

4、适当的数。 5先说出下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然后再指出哪些分数的单位是相同的。今天我们来研究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问题。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分数加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观察信息窗提出数学问题。剪鲤鱼和蝴蝶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观察和的分子分母与加数的分子分母,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关(2)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就可以得出答案呢?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没有变,所以分母不变,分子相加。(3)说出下面各题的算法和结果。(学生口答教师板书。)(4)教师:请说一

5、说分数加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2分数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相减的方法。(1)教师:谁能把它改编成一道减法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教师:根据例1的条件和答案,还可以编出另一道减法题。(学生做数字卡片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请学生直接口答列式和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口答练习:(要求说出算法。)(3)请观察板书例1,例2和同分母分数相加、相减的法则,有什么共同处?能不能把同分母分数加法、减法的法则统一起来?学生讨论、口答后,教师板书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3分数加,减计算的结果要化简。老师是如何化

6、简的?根据是什么?生试着总结什么是约分。分数加、减计算后,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计算下面各题。三、限时作业35页自主练习1、2四、全课总结,回顾整理。1分数加法、减法的意义。2同分母分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法则。3作业:课本35页, 3、4、5。请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分数减法的意义。如何计算?为什么这样算?学生讨论汇报后,教师相机指导。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3637页:自主练习课时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熟练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掌握约分的方法。2.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数学体验意识。3.引导学生认识知

7、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复习导入1、 2/9+7/9 7/24+23/24 4/15+8/15 13/20+27/20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1)同学们你是怎样计算的?(2) 计算结果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成最简单的分数。2、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6和8 27和9 8和9 42和54二、经历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一)、 尝试“变”分数。16/241活动要求:(1)尝试用前面的知识解决。(2)这个分数要和原来的分数大小相等。(3)它的分子、分母要比原来的分数的分子、分母小。2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想法。(1)用公有的因数2

8、分几次去除。 分步约分(2)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一次性约分(二)归纳概念。1引导观察:观察所变出的分数与原来分数的关系?2归纳意义:3规范格式4巩固练习(1)观察 这个分数能否再化简了?为什么?(2)游戏:找最简分数练习。要求学生两人合作,一个同学出一个分数,另一个同学变出一个和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把变出的分数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能变几个就变几个。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变的分数是怎样得来的,再全班交流。(观察后发现分数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原分数的分子、分母小、)。5归纳提升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怎样约分、什么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

9、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三、知识迁移、解决问题(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出示情境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被美丽的剪纸情境吸引住了,提出并解决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看,这里还有问题呢!(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1呈现问题:“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比“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多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1)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吗?试着做一做。(2)学生独立完成。(3)交流算法,加深理解。2归纳方法 提升认识 想一想: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成最简分数。四、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你还能提什么问题?五、全课总结请同学们

10、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启发学生由分数的大小和分子、分母的变化概括约分的概念。(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教后反思: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基础,通过简单的师生谈话,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本节课学生能够结合情景了解了约分的意义,理解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数学体验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