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76924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总第( )课时时间:2011- - 教师:欧燕教学内容:6、亭子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各类亭子的造型特点和建筑特色,并认识中国的名亭。2.能用写生的方法画出家乡的亭子,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3.在画亭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重点:用写生的方法画出熟悉的亭子。难点:设计出新颖的亭子来。教学过程 1.比赛导入。(1)速写比赛(2)师生评画,对于作品优秀的同学用卡片奖励。(3)师生交流本地亭子的特点和作用。 (4)教师小结,板书课题。小结:亭子是人们休息的地方,亭子常设于山间、水际、路旁、林中,大多四周敞开,与自然融为一体,也是传统园林艺术中的重

2、要组成部分。 2.欣赏名亭。 (1)欣赏:中国的名亭;老师重点介绍一两个,请学生说说还有其他什么名亭,以及各自不同造型特点。 (2)小结:亭子的种类和特征。 3.研究结构。 (1)教师出示范画:园林建筑中各种亭子的平面示意图,主要针对亭子的结构进行研究。 (2)学生范画中各种亭子的结构特点。 4.学生作业。(1)提示:用绘画写生的形式画一画家乡的亭子;注意表现亭子的造型特点;添画漂亮的风景来映衬亭子。(2)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结延伸。(1)表扬作业优秀的同学,并用五星卡片奖励。(2)小结并布置下节课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来设计亭子的任务。 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总第( )课时时间:2011-

3、 - 教师:欧燕教学内容:7、夸张的脸 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采用揉、捏、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泥塑,学习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张奇特夸张的脸,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运用捏、搓、揉、借助工具压按等不同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形象。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泥塑造型的乐趣, 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泥塑浮雕头像的基本制作方法,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有个性化的人物夸张的脸。2、难点:以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对夸张的脸的不同变化的特殊理解,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

4、的实际应用,塑造出一个有个性的脸型。三、教学过程1、导入(1)小小绘画比赛 听要求画画: a、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画得 b、把自己所画的形状想象成是一个人的脸形,继续添画五官、头发,可以适当地加上表情。 (2)展示绘画结果挑选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观察这些作品,说说这样的脸给你怎样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引出夸张的手法,导出课题。 2、欣赏、分析(1)欣赏各种运用了夸张的脸的艺术作品,分析每件作品是如何运用夸张的。(2)总结运用夸张的好处师:“ 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运用夸张这一手法,可以使作品感染力更强,主题更突出。 3、游戏、感受、讨论(1)变脸5连拍游戏规则:请一学生上前

5、老师报1做一夸张的表情,报2做另一个夸张的表情,依次做5个夸张的表情。其他学生感受不同表情的特征。(2)讨论如何进行夸张 a、出示一张生气的表情图,让学生讨论怎样进行夸张,使作品艺术效果更强。 b、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眼睛瞪得更大、咬牙切齿、头发立起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画出。 4、技法指导(1)学生用陶泥制作各种形状,如:球形、长条形(2)总结基本技法:团、搓、压、捏、揉、贴5、教师示范制作 制作一张夸张的脸,引导学生讲出制作过程、方法等。 6、学生制作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总第( )课时时间:2011- - 教师:欧燕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及其艺术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学

6、习中国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在欣赏、分析、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与尝试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人物,初步掌握水墨人物画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步骤,表现出人物的生动特点; 3.提高学生的水墨表现能力和对水墨画的热爱。 重点:对于水墨人物画特点的了解与表现方法的掌握; 难点:学生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引言:中国画的类型常根据表现题材的不同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与人物画。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宋代的梁楷到现代的蒋兆和、周昌谷、刘国辉等都擅长画水墨人物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水墨人物画出示课题水墨人物画。 2.引导分析,了解特点。 (1)出示课本中梁楷、刘国

7、辉、蒋兆和三位画家的三幅水墨人物画作品,教师简单说明三幅画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分析:他们与一般人物画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三张画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分别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表现方法,为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展开交流。 (2)教师出示一些其他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学生进一步欣赏,增加感受。 3.表现方法与步骤的研究。 4.布置作业,鼓励创作。 欣赏一些学生的人物画作品,可以着重人物半身像的,引导学生有所借鉴。 要求学生根据一些人像的照片资料,创作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选择课本中的水墨人物画作品进行临摹。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作品展示,评价分析。 石径

8、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总第( )课时时间:2011- - 教师:欧燕教学内容:齐白石笔下的蔬果 教学目的 1.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欣赏齐白石笔下的蔬果作品,感受齐白石作品的艺术趣味与艺术特点。2.通过研究与尝试,以临摹或创作的方式表现生活中的蔬果形象,初步掌握表现的基本技巧与步骤,提高水墨画的表现能力。3.通过欣赏与表现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提高艺术审美素养。重点:对齐白石及其作品的了解,学习用水墨画的方式表现蔬果题材。难点:画面的构图与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教学设计1.引入学习,揭示课题(1)出示何君华画的一幅齐白石漫画肖像,引导学生谈谈直观感受,请同学猜猜

9、他是谁?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对,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位艺术大师齐白石(板书)2了解齐白石及其作品欣赏一些齐白石诗、书、画印作品,重点介绍齐白石代表作品墨虾、牧牛图、蛙声十里出山泉揭示课题学习齐白石笔下的蔬果。3.欣赏感受与分析(1)看课本p20页齐白石的蔬果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与感受:作品表现了什么?从中你可以感受到齐白石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回答与交流。(2)通过出示齐白石几幅典型的蔬果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齐白石为什么喜欢画蔬菜与水果?他笔下的蔬菜与水果给了你怎样的感受?(3)观察分析:齐白石的这些蔬果作品,在表现时运用了哪些主要的笔墨技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即兴的演示。4教师示范,研

10、究表现5.学生实践临摹问题提出 怎样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总第( )课时时间:2011- - 教师:欧燕教学内容:映日荷花别样红教学目的 1、了解荷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欣赏与荷花有关的艺术作品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2 用水墨画、纸雕等形式创作有意境的荷花作品,感受艺术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3 通过欣赏创作等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过程、 游戏导入,交流学习2、(出示课题映日荷花别样红)请同学们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出是哪一首诗?作者是谁?全诗是怎

11、样的?哪位同学能够来念一遍?教师讲解照片和诗意;荷花那层层叠叠翠绿色的田田荷叶中,那粉红色娇艳的或含苞欲放,或竞相开放的荷花,在威风中那轻盈的姿态,让人不由产生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那一阵阵迎面扑鼻而来的芬芳清香,使人晃如置身仙界;更有她那立身于淤泥之中而保持一身清白的高贵品格,让人肃然起敬。所以,人们给她一个“花中君子”的美称。我们常说,红花需要绿叶衬。荷花那本来就纤尘不染的红色,在她那层层叠叠翠绿色的田田荷叶的映衬下,在夏日的骄阳的映射下,就更加显出特别的红了。、 欣赏感受,探究学习()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艺术家们是怎样描绘荷花的。教师用展示不同艺术形式表现荷花的作品。(在最后的一个课件中同

12、时出示思考题):从这些作品中你能感受到荷花的怎样的一种美?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学生交流欣赏体会。在学生交流饿过程中适时点拨鼓励。() 欣赏这些画,我们知道了中国画主要是用笔和墨来表现对象的。同时,在所表现的对象中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所以,中国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托物言志”,也就是说,画画的人借用画中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感情。好,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来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托物言志”的。、 总结回顾,拓展学习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总第( )课时时间:2011- - 教师:欧燕教学内容:11、弯弯的小路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欣赏引入,新课学习。(1)请学生欣赏教师带来的图片和影像

13、资料,进行讨论:你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效果?教师出示课题:弯弯的小路。(2)学生自主欣赏书中的三幅作品情系故土、林中小路和在雪中行走,思考:这些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小路通向远方的感觉的?2.引导发现,感悟活动。 (1)教师带学生来到室外的阳台上,欣赏周边景物。(花草、建筑物、人群及周围环境等)教师引导:看了刚才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录像资料,现在同学们再看看我们眼前近处的景物和远处的景物,对比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小结:一样大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大,远处就看起来小了。一样宽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宽,远处看起来就窄了。一样大小的风筝,在地面上看上去很

14、大,飞到半空中就变得很小了,而且飞得越高,就变得越小。 (3)让学生带着任务再次欣赏课件,讨论:近处的东西可以看到哪些细节?远处的东西又能看到些什么?近处的物体色彩怎样?远处的物体色彩又怎样?(4)再次发现。让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怎么在绘画中表现近大远小的规律呢?(近处的景物画细致些,远处的物体表现得模糊些、概括些;近处的色彩明亮些,远处的色彩灰暗些、柔和些)3.学生进行写生实践。(1)作业要求:用线描的方法写生校园里一条由近到远的小路。(2)学生分组进行写生活动,教师进行巡视辅导。4.展示评价写生作品。 (1)学生自评、互评。在学生自评时,鼓励学生运用透视一词来描述同学的作品。(2)教师进行有重点的点评。评价标准:看作品是否表现出小路的纵深感。5.课后拓展延伸活动。教师鼓励学生课后观察上学路上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找找路两边景物的大小和空间的变化。石径完小五年级下美术教案总第( )课时时间:2011- - 教师:欧燕教学内容:11、弯弯的小路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游戏引入,讨论学习。(1)如何改变木桩使画面产生纵深感?学生进行操作游戏。教师小结:改变木桩的大小和间距,画面就产生了纵深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