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预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767797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指导学生预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指导学生预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指导学生预习(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指导学生预习预习和课堂教学应该和谐共存,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预习,从而极大的发挥预习的作用。1、改革传统的预习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预习活动。传统的预习方法只是让学生看看新课内容,尝试的做一做习题,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现成的结论,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忽视了在预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预习的方式应该是丰富多采的。除了阅读教材在书本 之中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调查、收集材料、制作学具等方式,组织上也应不在局限于学生的个体行为,根据内容的不同组织群体行为,象小组合作、请教家长和教师等等。比如教学统计之前可以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课前到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找到整理的方法,这样

2、就为课堂讨论交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学习角的认识时,可以要求学生课前找出生活中的角,在父母的 帮助下自己动手做角,再 借助自制学具边看书自学边动手操作找出比较角大 小的方法。这样使学生对书本的预习有了更深的体验。2、指导预习要因人而异,因材而异。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认知和接受能力不同,在指导预习时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学生在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达到自己预习的要求,可以作为学生自己预习数学的起点。这时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的利用课堂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步骤,教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方法,为学生设计预习方案,设计主要有三点内容:(1)你通过预习学会了什么?(2)你在预习中有什么不懂的

3、问题?(3)你有没有与课本不同的想法或你认为更好的想法?这样的预习型作业,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后预习活动就可以“置之课外”了,但每课时前要给学生以“预习提示”,指导学生按预习提示,结合已学到的方法去进 行预习,这样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地培养预习能力和习惯的形成。同样,指导预习也要因材而异。概念型教材应重点采用阅读理解法预习,计算型教材应重点采用尝试练习法预习,而几何内容则适合采用实验操作法预习,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预习的方法也不相同。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预习数学。3、让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和谐共存。我们要认识到

4、,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产生各种“未解决的问题” 和“深层次的体验与感悟”,而这些都在无形之中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可贵的 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时我们应该去敏锐捕捉和把握这些有效的资源开展教学。不要因为怕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成为在教学时精心创设的一些问题情境和探索情境的羁绊而不愿预习。而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随时地对教学预设作出调整,灵活地进行课堂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学生与教材。对学生:应及时掌握预习后的学生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的困难?又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或分歧?因学情的变化,调整原先的教学预设。对教材:教材的思路与想法不再新鲜,教师必须考虑重新组合教材,拓展教材。同时教师要考虑怎样的应对策略,如何突破预习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怎样展示各种创新想法,在课堂学习中如何生 成新的想法,得到新的收获,从而让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总之,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去进行一种探究型的预习,用动态生成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预习,让学生预习中产生的困惑,成为课堂探索的主线,让多彩的课 堂成为他们交流独特体验和感悟的舞台,相信我们的课堂将变得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