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的磁性萍的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767414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铁的磁性萍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磁铁的磁性萍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磁铁的磁性萍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磁铁的磁性萍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磁铁的磁性萍的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磁铁的磁性萍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铁的磁性萍的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岷江东路逸夫学校 尹萍【教材分析】磁铁,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物体。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几乎都玩过磁铁,对磁铁、磁现象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认识。所以本单元的学习是从“我知道的磁铁”开始的。本课是“磁铁”单元学习的第一课,指导学生认识磁铁的最基本性质磁性及有两个磁极。 磁铁的磁性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基础,开始了“我知道的磁铁”的交流活动,通过获得的关于磁铁的认识,引导到“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讨论和观察实验活动中,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磁铁的最基本性质磁性的认识。然后通过交流在观察中的发现和问题,引发学生们对“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一样吗”这一主要研究内容展开探究,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法来探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

2、强弱情况,通过实验、交流,发现磁铁两极磁性最强、磁铁有两个磁极。【设计理念】本课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强调实证,强调对事实的尊重,强调逻辑的严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面对大量的学生活动,尝试多给机会让学生亲身实践,并表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使活动更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实验活动,认识磁铁能吸铁,各部分的强弱不一样。2、技能目标:能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强弱。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与同伴协作完成实验和制作任

3、务。3、情感目标:培养探究精神。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在学生对磁铁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对同一问题寻找不同的实验方法。教学难点:铁也能吸磁铁。课时安排:1课时器材准备:观察演示用: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饼形磁铁等。分组实验用:磁铁、铁架台、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大头针、小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纸片、棉线、瓷勺、吸管、钢皮尺、粉笔、小钢珠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条形磁铁。师:今天的课上姚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好多东西。看看这是什么?(板书:磁铁)师:你对磁铁有什么想了解的?二、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师:我们什么地方用到磁铁?哪

4、些物品上有磁铁?学生用自己带的磁铁进行介绍。师:给大家介绍你带的磁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调动学生已有的对磁铁的认识和经验,交流已获得的对磁铁的认识,让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师:见过这种形状的磁铁吗?根据磁铁的形状给各种磁铁取个名字。(根据学生的回答直接给出不同形状磁铁的名称)【教参上说,给不同形状的磁铁“取名只是为了方便交流描述,因而名称没有严格的规定”,如果在“取名”这样的活动上浪费过多的时间,“意义并不大”。但是,对于常见的磁铁,虽然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们常用的、约定俗成的名称,孩子们却失去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的大好时机。因此,

5、在反复揣摩之后,我仍旧决定将“取名”的活动放进我的教学设计。事实证明,适当地给予孩子时间,对一堂课来说,无伤大雅。】师:你知道磁铁为什么叫“磁铁”这个名字吗?三、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师:桌上有好多物体,请你猜一猜磁铁是不是都能吸起这些物体?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作好实验记录)生汇报实验结果:磁铁喜欢吸哪些物体?师:是不是所有磁铁都喜欢吸这些物体? 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这说明磁铁有什么性质?(板书:磁性)师生小结归纳: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学生通过实验感知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讨论能被磁铁吸引

6、住的物体是什么材料做的,不能被吸引的物体又是什么材料做的,引导学生认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铁做的,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讨论式问题,为学生理清了思路,调整了思维,避免了知识的误区。】交流: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还有哪些新的发现?四、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师:同一块磁铁各个部位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在刚才的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出示条形磁铁。师:哪边磁性大? 你能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呢?【教师层层设疑,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和积极性。】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可参考教科书45页看回形针吸的多少;看距离的远近)小组派代表交流实验方案,其他学生根据其方案提出疑问。(教师重点

7、指导:是不是在条形磁铁的每个点都放上回形针?磁铁是不是拿在手里进行实验?并可向学生演示用铁架台、棉线挂起磁铁的方法以及在磁铁上挂回形针的方法。用塑料尺的效果好还是铁尺的效果好?为什么?回形针放在哪里?师对实验方法作演示)选择一种实验方案,观察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例: 实验记录表第 小组 组长 组员 A B C D E磁铁 A点能吸( )个回形针。B点能吸( )个回形针。C点能吸( )个回形针。D点能吸( )个回形针。E点能吸( )个回形针。 我们发现: 【细致的指导,耐心的演示,将是学生们成功进行实验的奠基石。与此同时,更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而那份“用数字说话”的实验记

8、录,更是将科学体现到了细节处。严谨,无需多言。】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能用数量来描述磁铁磁性的强弱。讨论: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一样吗?(原来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思考:在磁铁的D处放一颗小钢珠,小钢珠会不会滚动?放在A点呢?会滚动吗?方向?分别试试,结果怎样?五、磁铁有两个磁极。师:条形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极,而且有二个磁极。为了区别,人们习惯用红、蓝或者红、白两种颜色区分。每种磁铁都有二极吗?环形磁铁的磁极在哪里呢?小组实验:1、找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饼形磁铁的磁极,并且用白色粉笔作好标记。2、讨论:怎样找到饼形磁铁、环形磁铁的磁极?学生实验。交流:实物投影出示磁铁,师指明生上台标出磁铁的二极。师:如果有人不小心把一块磁铁弄断了,那它还有二极吗?如果有的话,磁极在哪里?学生讨论并实验证明。【有了前面成功的教学作铺垫,第五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但并不代表活动不需挑战性。相反,随着活动的层层推进,学生也必定能体会到科学世界的无穷无尽。随着一层又一层知识面纱的揭开,学生所得到的成功体验会更多。】六、设疑结尾:师:有一天,姚老师无意中用一块条形磁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居然发生了奇怪的现象。演示:磁铁间的同极相斥现象。师: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