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力行业研究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76649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电力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电力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电力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电力行业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年电力行业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电力行业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电力行业研究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行业争论报告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根底产业。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电力供给紧急,加快电力建设,增加电力供给是当务之急。为此,电力工业首先进展了投资体制改革,以解决电力建设短缺的冲突。1981 年,山东龙口电厂开工建设,首开中心与地方合资建设电站的先河。1987 年, 又提出了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二十字方针“,即“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再加上“因地、因网制宜”,形成了完整的集资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1984 年,我国第一个利用外资兴建的大型水电站云南省鲁布革水电站开工建设,由日本公司中标承包。该电站深化施工治理体制改革被称作“鲁布革冲击波”。从1985 年开头,间续设

2、立了华能国际(相关,行情)电力开发公司等一批电力企业,以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电力工业的进展,年投产容量完成了500 万千瓦、800 万千瓦、1500 万千瓦三个跳动,促成了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连跨三大步:1987 年超过 1 亿千瓦,1995 年超过 2 亿千瓦,2023 年超过 3 亿千瓦,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其次位,中国成为世界电力生产和消费大国。从 1996 年开头,全国电力供需根本实现平衡, 完毕了拉闸限电的局面。至xx 年底,全国年发电量到达 14839 千瓦时,装机总容量为3.386 亿千瓦,两项指标均居世界其次位,分别比1978 年底的 2566 亿千瓦时和 57

3、12 万千瓦增长了近 6 倍。在大力开展电源建设的同时,我国的电网建设也快速进展。到2023 年底,全国已形成了 7 个跨省电网和 5 个独立的省电网。7 个跨省电网中,有 6 个已形成以 500 千伏为主干、220 千伏为骨干、110 千伏为高压配电的电网构造。“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以来,已初步形成了北、中、南三条通道。西电东送力量到达370 万千瓦,蒙电东送力量到达 109 万千瓦。以为契机,并以三峡电站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华中电网与华东电网联网,川渝电网与华中电网联网,华东与福建联网工程建成投运,东北电网与华北电网实现沟通互联。全国电网互联的雏形已根本形成。目前我国根本上进

4、入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电压输电、高度自动掌握的时代。与此同时,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取得明显进展。1998 年,打算进展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治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简称“两改一同价“), 由国家电力公司组织实施。投入资金 2600 多亿元,改造了 269 个城网和 2500 多个农网。通过改造,城市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 5 分钱, 减轻用户负担 400 亿元;农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 1 角 3 分钱,减轻农民负担 350 亿元,解决了 2500 多万人口的用电问题。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电力工业的质量也不断提高。水电进展速度位居世界前

5、列,火电构造得到优化。加快水电建设,中国长江、黄河以及其它大江大河中上游梯级开发,的大中型水电站成批投产,转变了水火电的比例。淘汰了一批小火电机组,单机容量30 万千瓦、60 万千瓦机组已成为电网的主力机组。单机容量80 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已投入运行。90 万千瓦火电机组正在建设中。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将承受 70 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核电建设已经起步, 并形成 300 多万千瓦的生产力量。风力发电也形成 40 万千瓦左右的规模。地热发电、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取得进展。在科技进步与可持续进展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 500 千伏沟通输变电成套设备的生产力量,把握了紧凑型输电关键技术;研制开发的220

6、 千伏、500 千伏紧凑型输电线路已投入运行;全部跨省电网和省电网实施了在线监控,使用了各种高级应用软件,在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和系统仿真技术方面已进入世界先进展列,电力系统分析到达了世界先进水平。在电源科技方面我国已把握了大型火电厂的设计、施工及运行技术;已经形成了 30 万千瓦、60 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和 50 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成套设备生产力量。在坝工技术方面,争论开发了 200 米坝高的筑坝成套技术和多项坝工技术、工艺、设备, 使我国在高坝筑坝技术方面居于世界先进展列。电力工业体制改革不断得以深化。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88 年,能源部的成立。同年成立中电联,加强行业协

7、会自律效劳功能。1997 年,国家电力公司成立,是电力体制的重大改革。1998 年 3 月撤销了电力部。此后,国家电力公司提出“四步走”的改革安排,制定了“控股型、经营型、现代化、集团化治理的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总体战略设想,乐观稳妥地走上了实体化经营的道路, 扎扎实实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展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探究。xx 年 2 月,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出要遵循电力工业进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根底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促进电力企业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电力体制。2023 年国家电力公司首次跻身世界企业 500 强,名列第83 位,xx 年上升至第

8、 77 位,xx 年上升至第 60 位。1、根本特点目前,我国的电力行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根本特点:(1) 电力生产的特别性首先表现在电力产品不能保存,因此电力行 业具有很强的打算性。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核定发电量尤 其是上网电量,相应地还要受到核定上网电价以及各种税费政策。(2)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因此电力生产以火力发电为主, 约占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 80%;水力发电次之,约占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 20%;其他如核电等所占比重很小。相对而言,火电类上市公司业绩要好一些,但也呈两极分化的势态,并且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水电类公司本钱低廉,但受气候影响大。(3) 电力需求增长存在

9、地区性不平衡状况:东南沿海等经济兴旺地区电力需求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而东北和四川省地区增速较低。相应地,东南沿海地区的电力上市公司的业绩也高于其他电力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水平。(4) 由于电力工程往往投资额巨大,投资周期长,规模的大小对经济效益 比较显著。一般而言,电力企业规模越大,效益就越好; 而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生产本钱高,相对缺乏竞争力。(5) 鉴于现行电力体制垄断特征明显,因此“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成为今后的改革方向。(6) 从今后的进展趋势来看,水电作为电力行业中的朝阳产业,进展前景格外宽阔。加快和优先进展水电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工业进展的一项根本的和长期的策略。(7

10、) “西电东送”战略的加紧实施对将来电力企业的经营影响越来越大。2、总体运营状况从电力供需状况看,xx 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均有所增长,但分地区和行业看表现并不平衡。(1) 电力需求上半年全社会用电共计 739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 2.5%、9.2%、11.4%。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 7.0%。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主要电网最高负荷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电网的最高负荷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 11.8%、3.4%、6.4%、14.0%和 9.2%。分行业来看,上半年农林牧渔水利业用电增长缓慢,同比增长仅为 1.4%,工业用

11、电增长了 9.2%,其中轻工业增长了 12.6%,重工业为 8.3%,主要耗电行业对工业用电增长的奉献率有所下降。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商业用电分别增长了 12.1%、13.3%和 14.9%, 增速明显。分地区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江、浙、闽、粤、鲁和海南省,西部的川渝地区,中部地区的江西省以及以高耗电行业用电支持其用电增长的地区中的内蒙古、宁夏的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用电增速均超过了 10%;相比之下,晋、豫、黔、湘、陇、桂、徽等省份以及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的用电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则用电增速几乎没有增长。(2) 电力供给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09 亿元,

12、同比增长 1.1%, 其中基建投资完成 408 亿元,增长 33.2%;城乡电网改造完成投资 26 亿元,同比下降36.7%。今年估量开工电源15002023 万千瓦,到6 月底已开工 883 万千瓦,增发电设备 450 万千瓦。全国累计发电量741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8%,其中水电 1087 亿千瓦时,增长 0.5%; 火电 6229 亿千瓦时,增长10.3%;核电 92 亿千瓦时,下降11.7%。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较去年同期增加 57 小时。国家电力公司全资及控股机组发电量合计 360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8%。(3) 全年形势展望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今年前

13、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已经到达了 7.9%。电力行业作为于国民经济进展亲热相关的支柱产业,也面临着良好的进展机遇。因此,可以估量,今年下半年我国电力的总体需求仍将快速增长,估量全年用电量将接近 16000 亿千瓦时,增长率接近两位数。1、电力体制改革的马上实施今年 4 月, 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实施。届时,国家电力公司治理的资产将依据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展资产重组。(1)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简介依据方案,“十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章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

14、电力市场,实行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境折价标准,形成鼓励清洁电源进展的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转变电网企业独家购置电力的格局;连续推动农村电力治理体制的改革。“厂网分开”,主要指将国家电力公司治理的资产依据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展资产重组。厂网分开后,原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资产,除华能集团公司直接改组为独立发电企业外,其余发电资产重组为规模大致相当的 34 个全国性的独立发电企业, 由分别授权经营。在电网方面,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原国家电力公司治理的电网资产出资人代表,按国有独资形式设置,在国家打算中实行单列。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组建华

15、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西北、华东(含福建)和华中(含重庆、四川) 五个区域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西藏电力企业由国家电网公司代管。公司由广东、海南和原国家电力公司在云南、贵州、广西的电网资产组成,按各方面拥有的电网净资产比例,由控股方负责组建公司。电力体制改革的另一重要举措是改革电价机制。这也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的电价体系将划分为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首先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上网电价由容量电价和市场竞价产生的电量电价组成。对于仍处于垄断经营地位的电网公司的输、配电价,要在严格的效率原则、本钱约束和鼓励机制的条件下, 由政府确定定价原则,最终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销售电价。在治理体制方面,成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依据国家授权履行电力监管职责。(2)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对电力行业 长期来看,电力体制改革实施的结果,能够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优胜劣汰、形成以一批业内的龙头企业和明星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相应技术水平的升级,有助于降低经营本钱;考虑到“西电东送”工程的不断进展,供求关系会得到缓解,因此从长期看电价有降低的趋势。短期内,电力体制改革的事实,必定会促进产业内的资产重组。事实上,近一段时期以来电力行业重组的“真空”恰恰说明白电力企业本身隐藏着重组的内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