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76534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100分)(操作时间10分钟)体检内容分值得分心脏视诊被检查者仰卧位(或坐位)(1分),正确暴露胸部,上至颈以下(1分),下至中上腹(1分),两侧至腋中线(1分)4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其视线与胸部同水平开始视诊(2分),仔细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然后正俯视整个前胸,观察心尖搏动位置与范围(2分)。4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2分),在锁骨中线内侧还是外侧(2分)。(正常人心尖搏动在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0cm);能够正确描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及是否正常(4分),具体搏动范围指划给考官看(2分)。(正常人心尖搏动范围直径为2.

2、0-2.5cm)。10心脏触诊考生与被检查者位置正确:被检查者仰卧,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2分)。2考生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1分),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食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3分),也可用单一手指指腹触诊。4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2分),在锁骨中线内或外(2分)。(正常人心尖搏动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面0.5-1cm)(指点不正确不能得分)。4心脏震颤触诊(5分):考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5心包摩擦感触诊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4分),能说出使触诊满意的条件:被检查者胸前倾位(2分)、收缩

3、期(2分)、呼气末(2分)。10心脏叩诊考生以左手中指的第一、二指节作为叩诊扳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击的部位,扳指与肋间平行(3分),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扳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3分),叩击时应以腕关节与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3分),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2-3下(3分)。12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2分),由外向内至浊音出现(2分),逐个肋间向上(2分),直至第2肋间(2分)。8心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4分),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至浊音止(2分),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4、(2分)。8心脏听诊心尖区即二尖瓣区(2分);肺动脉瓣区,即胸骨左缘第2肋间(2分);主动脉瓣区,即胸骨右缘第2肋间(2分);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即胸骨左缘第3肋间(2分);三尖瓣区,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2分)。10自心尖区(1分)开始肺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1分)三尖瓣区(1分)。每听诊区至少听30秒以上(3分),听诊时间太短应适当扣分。8听诊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心音(1分)、心音改变(正常、异常)(2分)、心脏杂音(正常、异常)(4分)、心包摩擦音(2分)等。11 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法评分标准(操作时间3分钟)项目总分考 核 内 容应

5、得分扣分实得分评分细则准备质量标准10分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2.用物备齐:纱布2块、弯盘2个55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少1样扣0.5分(包括物品摆放有序)操作流程质量标准80分举手示意,计时开始一. 识别意识并畅通气道1.判断意识:拍患者肩部,并呼唤“喂!怎么了?”看病人有无反应,若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2.触摸颈脉: 动脉搏动是否消失3.听呼吸音:用颊部感受气流,看胸部是否有呼吸动作,识别呼吸是否停止4.体位:将病人去枕平卧在硬板床上或地上,呼叫医生5.畅通气道:清除病人口鼻咽污物,取出假牙,站于病人右肩侧,解开病人衣领及裤带仰头举颏法:一手掌根置于患者的前额,向后方施加压力,另一手中指、

6、食指向上向前托起下颏。使患者口张开。二.建立人工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连续吹两大口气:用按于前额的中指、食指捏紧患者鼻孔,(患者口上垫纱布)术者深吸气后,将患者的口完全包在操作者的口中,用力将气吹入,直至患者胸部上抬。一次吹气完毕后,松手,离口,面向胸部,可见患者胸部向下塌陷。紧接着做第二次吹气。三.胸外心脏按压1.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操作者用右手中指、食指沿肋弓缘推向胸骨下切迹向上两横指上缘处2.方法: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部位,另一手重叠其上,指指交叉,双臂伸直并与患者胸部呈垂直方向,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肌力量向下用力按压,力量均匀,有节律,频率为100次/分,按压时胸骨下陷,成

7、人为45cm四.心脏按压与吹气的配合单人法为30:2(按压30次,连续吹2口气)。要求做5次循环。判断自主呼吸是否恢复,颈动脉搏动是否恢复,瞳孔是否缩小。(复苏成功)举手示意,操作结束,停止计时3246551051030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做不得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手法不正确扣3分吸气、吹气无效一次扣3分位置不正确不得分方法不正确扣3分按压深度不够扣3分频率过快或过慢各扣1.5分少一个循环扣6分顺序颠倒扣3分未判断结果,每项各扣2分终末质量标准10分1.作熟练,沉着冷静,手法正确2.关心、体贴患者3.心脏按压有效指征:(操作完毕后口述)心音及大动脉搏

8、动恢复;收缩压60mmHg;肤色转红润;瞳孔缩小,光反应恢复;自主呼吸恢复4.规定时间3分钟内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325一项不符合扣1分一项不符合扣1分一项未叙述扣1分每超过1秒钟扣0.1分总分100三、无菌技术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5分钟)项目 评分标准及细则分值扣分原因得分准备质量15分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2、物品:清洁治疗盘、无菌治疗巾、无菌持物钳(缸)一套、无菌容器一个、无菌纱布一包、无菌生理盐水一瓶、无菌手套、清洁弯盘、手表、笔;(少一种扣0.5分)3、评估操作环境是否清洁;(不符合要求扣2分)4、摆放合理,擦拭治疗盘,再次洗手。(少一项扣2分)4

9、435操作流程质量70分1、无菌持物钳使用方法:(10分)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包外灭菌指示胶带是否变色、书写是否规范,在灭菌有效期内。打开无菌包后检查灭菌指示卡是否变标准色,并取出持物缸置于治疗台面上;同时在灭菌指示胶带上注明开包日期和时间,粘贴于镊缸口缘下2cm处;(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取放持物钳时,前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入容器内。(持物钳倒置、污染扣3分,其它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2、铺无菌盘、打无菌包、取无菌物品方法:(25分)检查无菌包名称、包布有无破损、潮湿,包外灭菌指示胶带是否变色、书写是否规范,灭菌有效期;(少一项扣1分)打开无菌治疗巾包一角(

10、有系带者,卷好);(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打开其它三角使无菌物品暴露,检查灭菌指示卡是否变标准色;(方法不正确不得分,少一项扣1分)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治疗巾一块放于洁净的治疗盘内;(不符合要求不得分)包内未用完物品按原折痕包好,在灭菌指示胶带上注明开包日期、时间,粘贴于无菌包封口处;(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双手捏住双层无菌治疗巾一边外面两角,轻轻抖开平铺于治疗盘上;(方法不对扣2分)双手捏住无菌巾外面上层两角,将上层成扇形折叠于远端,开口边向外;(一项不正确扣2 分)取出无菌敷料放入治疗巾内;(不符合要求不得分)包内未用完物品按原折痕包好,注明开包日期、时间;(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将上层治疗

11、巾拉平盖于物品上,边缘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反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反折铺好;(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记录铺盘时间。(未做不得分)3、无菌容器使用方法:(10分)检查无菌容器名称、灭菌日期及有效期;(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将容器盖内面朝上放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不符合要求扣3分)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后立即将盖盖严。(一项不正确扣2 分)4、取用无菌溶液法:(10分)擦净无菌溶液瓶外灰尘,检查无菌溶液的名称、浓度、有效期,瓶口有无松动、裂缝,液体有无浑浊、沉淀、变质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打开液体瓶的外盖,用拇指与食指或双手拇指将瓶盖边缘向上翻起,拉出瓶塞,倒出少量

12、溶液旋转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适量液体于无菌容器中;(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消毒瓶口、盖瓶盖,在瓶签上注明打开日期、时间,放回原处;(少一小项扣0.5分)5、戴无菌手套法:(15分)(1)戴无菌手套法: (10分)取下手表,规范洗手;检查并核对无菌手套外的号码、灭菌有效期,检查有无破损、潮湿;(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将手套袋平放于清洁干燥的桌面上打开,取出滑石粉包涂擦双手,两手同时掀开手套袋开口处分别捏住两只手套的反折部分取出手套;(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将两手套五指对准,先戴一只手,再以戴好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的反摺内面同法戴好;(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分)(2)(5分)脱手套法脱手套时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再将脱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内将其往下反转脱下;(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将用过的手套放入医用垃圾袋内;(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分)554222223223125334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