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第9单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分层训练3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765151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复习第9单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分层训练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复习第9单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分层训练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复习第9单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分层训练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复习第9单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分层训练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复习第9单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分层训练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复习第9单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分层训练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复习第9单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分层训练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训练(三一)(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知识点题号群落的结构1, 2, 4, 5, 7, 8, 9, 12群落的演替3, 4, 5, 7, 8, 12实验6, 10综合提升9, 11, 12, 13, 14A组基础达标1. (2017 广州市从化中学三模)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共生关系B. 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是由种间竞争决定的C. 种群数量的稳定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D.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D“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竞争关系,A错误;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种间关系,B错误;种

2、群数量的稳定是指种群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其中种群数量有波动,故出生率和死亡率不一定相等,C错误;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是由食物或栖息空间决定的,故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D正确。2. (2017 潍坊市调研)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叫做群落的丰富度B. 由于种群没有空间特征,所以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上种群呈镶嵌分布C. 不同种群间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做生殖隔离D. 群落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信息传递或者共同进化D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A错误;种群具有空间特征,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导

3、致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上种群呈镶嵌分 布,B错误;生殖隔离即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 育后代,C错误;群落中两个种群之间通过捕食等相互作用关系,可实现信息传递或者共同进化,D正确。3. (2017 太原市五中模拟)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群落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可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C. 不同的群落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 玉米或竹子高矮不齐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A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 )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正确;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不能循环

4、利用,B错误;不同的生态系统能保 持动态平衡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错误;玉米或竹子属于种群,未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4. (2017 佛山市二模)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 稻田中水稻长势无高矮差异,因此稻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C. 人类活动决定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 沙丘、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群落都有垂直结构,B错;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错;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D错。5 .(2017 衡阳市一模)将一荒地改建成(复合种植的)果园后,该地的昆虫种类

5、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该群落也有垂直结构B. 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 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 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对果树的产量没有影响D 一荒地被改建成(复合种植的)果园后,若以果树为食的农业害虫的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会使果树的产量增加,或者利用捕食关系,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由此推得D项错误。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

6、是()取样地点取样时间动物种类及数量蚂蚁蚯蚓蜈蚣溪边土壤上午10点很少较多非常多晚上10点少多较多山地十壤上午10点非常多较少较少晚上10点较多少很少A. 表中所列出的三种动物均为消费者B.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表中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C. 土壤中的小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D. 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D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进行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生活在土壤不同的深度,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由表中取样地点、取样时间与动物种类及数量的关系可知此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7. 黑龙江省东北部森林群落主要分为三个演替阶段:阔叶林、针阔混

7、交林和针叶林,针叶林为顶级群落。对黑龙江省东北部不同生境中鸟类多样性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地区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鹤岗鸟类多样性指数针叶林2.0451.5682.0071.131针阔混交林2.1342.6892.3781.985阔叶林1.2381.2561.1891.058A. 可通过样方法采集数据,再计算多样性指数B. 针叶林是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的稳定群落C.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鸟类的多样性持续增加D. 鸟类多样性指数高低与植物类型的丰富程度有关C样方法可以用来测丰富度,A正确。由题意可知,针叶林为顶级群落,B正确。由表可知,针阔混交林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C错误。由表可

8、知,鸟类多样性指数与植物类型的丰富程度有关,D正确。&( 2017 株洲市一模)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 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 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B. 乔木阶段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C. 表中的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D. 该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寄生等C 从表中可知,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 A 正确; 乔木阶段物种数量多, 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B正确;

9、采用样方法应随机取样, 而不应只选植物丰富的地方取样,C错误;该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寄生等,互利共生属于种间互助,竞争、捕食、寄生属于种间斗争,D正确。9 科研人员对某地群落自然演替过程进行了数年追踪研究,结果如图。AI表示群落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的过程。下列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B. 在AI群落发育阶段中,植物丰富度的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C. 所调查的当地植被及其无机环境可以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 群落植物丰富度越高,其所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A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A正

10、确;在AI群落发育阶段中,植物丰富度的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后又减少,B错;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组成,C错;群落中物种丰富度越高,其所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不只是植物,D错。10. (2017 辽宁沈阳二中月考)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 ( )A. 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趋湿的特性B. 图示装置为吸虫器,适于采集身体微小的土壤小动物C. 金属筛网可以用多层纱布代替,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 广口瓶中可加入体积分数为70%勺酒精溶液或放置湿棉花D 土壤动物一般具有避光趋湿的特性,A错误;图示装置为诱虫器,B错误;用金属筛

11、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动物向下移动,C错误。11. ( 2017 潍坊市三模)有一片长有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逐年对两个树种的存量进行统计,马尾松和山毛榉存量的比值记作C,作出曲线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图1图2(1) 对两树种进行存量统计时使用 法,两个树种处于竞争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 的数量关系曲线图。(3) 两树种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群落演替是的取代,在演替过程中, 某种群是否 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 (4) 由于对木材的需求, 人类大量砍伐山毛榉, 使马尾松的数量逐渐增多, 这体现了人类的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 【解析】 (1)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所以对两树种进行存量统计时

12、应使用样方法,在cd段,马尾松和山毛榉存量的比值 C基本不变,此时两个树种处于竞争平衡状态。 在a年时马尾松和山毛榉存量的比值C大于1,则优势种是马尾松。 在d至f时期内,马尾松和山毛榉存量的比值 C逐渐变小,说明了马尾松的数量减少,山毛榉的数量增加,在f时马尾松和山毛榉存量的比值C等于1,说明两树种数量相等,所以在 d至f时期内这两个物种之间的数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时间, 纵坐标表示数量。 (3) 两树种之间的关 系体现了群落演替是优势种群的取代, 在演替过程中, 某种群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该种 群是否更适应改变的环境。 (4) 由于对木材的需求, 人类大量砍伐山毛榉, 使马尾

13、松的数量逐 渐增多,这体现了人类的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 (1) 样方 c 至 d (2) 马尾松(3) 优势种群 该种群是否更适应改变的环境 (4) 速度和方向B 组 能力提升12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下图为某地 5 年内主要植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故其在此地将持续呈“ J ”型增长B. 此地5年内狗牙根的数量不断减少与其和加拿大一只黄花的竞争有关C. 此地5年内群落进行次生演替且植物丰富度呈不断增大趋势D. 因巢菜数量不断减少,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在植株密集处多取样方B受资源限

14、制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内斗争的影响,其在此地不可能持续呈“ J”型增 长,A错误。狗牙根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存在竞争关系,狗牙根数量减少主要是因竞争能力较 弱,B正确。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能使此地植物的丰富度下降,C错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需遵循随机取样和多取样方的原则,误。 13. (2017 郑州质检)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不同于自然演替,也可以相同B. 从“弃耕的农田t草原t灌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 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D. 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与自然演替相同,也可以不同,A正确;从“弃耕的农田t草原t灌木”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营 养结构越来越复杂,因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B正确;森林火灾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正确;受到人为因素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演替也可能向群落结构简单、资源利用率低的方向进行,D错误。14. (2017 湖南省雅礼中学模拟)甲、乙、丙三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别分布于某山地的A(高山草原)、B(亚高山灌木丛)、C(针阔混交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