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762578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亚东二小一年一班主题班会活动对象:一年级的学生活动目的:1 宣传禁毒知识,抵制毒品侵害。2 通过看禁毒展、阅读材料、自编自演小品、讨论等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3 进一步认识吸毒不仅是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有危害,而且危害他人,影响社会秩序。因此吸毒在我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如果吸毒贩毒就不再是违法行为,而是犯罪行为。活动准备:1 组织同学们到贵阳市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禁毒展。2 排练小品:深渊。小品讲述一个中学生从逃学,抽烟,交上坏朋友,受吸毒、贩毒者的引诱染上毒瘾,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3 关于主题班会的课件。课件中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

2、害以及历史上的禁毒斗争。4 环境布置(黑板上写出主题班会的标题: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活动步骤:活动一: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在参观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活动二:活动育人主持人:今天我们班召开主题班会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上午我们大家参观了禁毒教育展,通过参观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毒品的危害,自觉远离毒品,使我们大家健康成长,请大家首先观看由我们班的几位同学自编自演的小品深渊。活动三:同学们观看表演活动四: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结合上午参观的禁毒教育展和刚才的小品演出,谈观后感。主持人:同学们,今天参观了禁毒展和小品深渊表演,对毒品、吸毒、禁毒及毒品的危害等大家都有什么认

3、识、感想和体会,就在这次班会课上谈一谈,不必长篇大论,一句感想、一点体会、一句表态的话都行,现在谁先发言。学生1. 看了刚才的表演,使我重新认识到逃学造成的严重后果。学生2. 逃学不仅使我们失去学习的机会,还会使我们接触到很多不好的东西,使坏人有可乘之机。学生3. 看了刚才的表演,使我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它给毒贩创造了机会。学生4. 我们应该加强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增强对不良心理因素的抵抗能力。学生5. 通过刚才的表演,使我认识到毒品对人类的危害不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是相当严重的,我们应该自觉远离它。学生6. 看了表演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交朋友也要慎重。活动五: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回

4、忆上午参观过的禁毒展的部分内容。版块一:毒品的种类。版块二:毒品的历史.鸦片战争前的歌谣请君莫畏大炮子。版块三:毒品的危害.1. 毁灭自己; 2.危及家人; 3.危害社会。版块四:远离毒品. 通过一组漫画说明毒品是碰不得的。版块五:向毒品宣战. 由历史上的虎门硝烟到今天全社会的禁毒斗争的一系列图片展示说明了我们国家对吸毒兼贩毒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活动六:主持人:通过观看刚才课件展示的图片大家都有什么感想?请大家谈一谈。学生甲:通过上午的参观和刚才的图片,使我了解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及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吸毒过量以至死亡。所以吸毒是毁灭自己。学生乙:毒

5、品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滥用毒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学生丙: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学生丁:长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销骨立,人不象人,鬼不象鬼。因此,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学生戊: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学生己:吸毒与犯罪如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社会治安。学生庚:我们现在作为一个中学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那些不良习惯远离自己,才能使自己自觉远离毒品,不受毒品的侵害。活动七:主持人:通过刚才这些同学的发言,我们知道了:毒品有害身心健康,害已害人,危害社会,我们要远离毒品。班主任老师总结:同学们,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社会,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活动十:活动结束.在写有“再见”字幕的画面中让我们荡起双浆的音乐响起,主题班会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