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负责人就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政策答问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76186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部负责人就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政策答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财政部负责人就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政策答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财政部负责人就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政策答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财政部负责人就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政策答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财政部负责人就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政策答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部负责人就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政策答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部负责人就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政策答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部负责人就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政策答问2009年11月12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以下简称通知。日前,财政部企业司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通知出台的背景主要是什么?答: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普遍实行低工资制,同时在工资之外,辅以其他多种形式的福利待遇。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从企业成本费用中计提职工福利费,是长期以来与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并行的一项分配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欠缺和“低工资为背景建立的“高福利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2006年新修订的企业财务通那么财政部令4

2、1号取消了企业职工福利费按标准提取的政策,要求企业据实开支职工福利费。当前,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企业职工福利费与工资及其他成本费用边界不清。有些企业随意调整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既有人工成本无序增长,侵蚀国家税基,侵害企业投资者权益的情况,任意压缩开支而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况。也有二是部分企业职工福利费发放或支付不合理,扩大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据2008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决算反映,中央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3387元,占工资总额的7%,其中最高的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4.46万元,占工资总额26,最低的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149元,仅占工资总额0.6。企

3、业职工福利费是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分配。因此,企业应当规范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维护正常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各方合法权益。问:通知对企业职工福利费制度的改革方向是什么?答:在企业财务通那么对企业职工福利费制度进行实质性改革的基础上,一步明确了企业职工福利费制度改革的方向:通知进一是控制职工福利费在职工总收入中的比重。相对于工资薪酬,职工福利只是企业对职合理控制职工福利费在职工总收入的比重,工劳动补偿的辅助形式。企业应当参照历史一般水平,避免无序增长的福利性收入扭曲社会劳动力真实成本和市场价格即工资。二是通过市场化途径解决职工福利待遇问题。为减轻国有企业社会负担,

4、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国家近年来大力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和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企业目前仍承担大量集体福利职能的,应当逐步推进内设集体福利部门的分离改革,问题。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职工福利待遇三是逐步将职工福利纳入工资总额管理。企业应当结合企业薪酬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完整的人工成本管理制度,将职工福利纳入职工工资总额管理。问:企业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有哪些?答:企业的人工成本,可划分为工资含年薪、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和福利两大类。其中福利是企业对职工劳动补偿的辅助形式,按与工资的相互关系,又可划分为两类,一是按工资一定比例缴纳或提取的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充医疗保险费、职工教育

5、经费,二是其他与工资没有固定比例的福利待遇支出。企业年金和补通知规定的职工福利费,即为第二类职工福利,具体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一是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如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职工疗养费用、自办食堂经费补贴或者统一供应午餐支出、供暖费补贴、防暑降温费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二是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折旧、维护和工作人员的人工费用;三是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四是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五是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

6、、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以及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但没有包括在支出。通知各条款项目中的其他问:通知关于企业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的规定,与以前的财务规定相比有哪些调答:通知关于企业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的规定,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以前的财务整?规定进行调整: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补充医疗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已经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或提取,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不再列作职工福利费管理。2、其他属于福利费开支范围的传统项目,继续保留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比如: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工外地就医费用、暂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丧葬补助费、抚恤

7、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职工困难补助、福利部门人工费用等。3、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职工疗养费用、防暑降温费、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及维修保养费用、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调整纳入职工福利费范围。4、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过去未明确纳入职工福利费范围,通知印发后,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作为“各种津贴和补贴,明确纳入职工工资总额管理,如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相关支出那么调整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5、对于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明确纳入工

8、资总额管理。问: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允许企业向职工发放各类购物卡、消费券,但事实上屡禁不止。通知对现实中企业发放的这类购物卡、消费券是如何考虑的?答:企业职工福利费在定义中就明确了“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对于职工福利费各类项目,通知采取列举法进行规范,事实上是难以列举齐全的。因此,根据通知规定,对于“符合职工福利费定义但没有包括在本通知各条款项目中的其他支出,企业都应当纳入职工福利费规范管理。问:按照通知的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补贴,应当怎样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如果已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

9、或支付的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住房补贴、通讯补贴,无论是直接发放给个人,还是个人提供票据报销后支付的,由于已形成对劳动力成本进行“普惠制工资性质,因此,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是一致的。定期按标准补偿的机制,具有这与国家统计局关于企业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相关支出,如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上下班班车、集体宿舍等相关费用,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但需要强调以下几点:一是根据企业财务通那么第四十六条和国家有关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统一规定,企业不得为职工购建住房、支付物业管理费。二是根据企业财务通那么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职工个人娱乐、

10、健身、旅游、招待、购物、馈赠等支出,不得由企业承担。三是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或者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发生的、不定时间、不定金额、据实报销的市内交通等费用,既不具有工资性质,也不属于职工福利费,仍按原有规定列作企业成本费用。问:通知发布后,交通、住房、通讯方面的货币化补贴计入工资,企业或者职工个人是否会增加税负?答:通知对企业发放或支付的交通、住房、通讯补贴,规定了什么情况下纳入工资总额,什么情况下纳入职工福利费,属于企业财务规范,不是税收政策,不能对企业或者职工个人如何缴纳所得税进行规定。的规定。因此,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缴纳所得税问题,应当遵循国家有关税收问:通知将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纳入了企业职

11、工福利费开支范围,为什么?在企业重组情况下,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的财务管理又有哪些特殊要求?答: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包括离休人员的医疗费及离退休人员其他统筹外费用。虽然离退休人员已经不再为企业提供劳务,应当纳入社会保障体制予以保障,但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仍然比较低,企业为他们支付统筹外费用,实质上属于延期支付福利。下,企业为本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或支付的统筹外费用,应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因此,正常情况但在企业重组情况下,涉及的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那么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重组有关职工安置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9117号执行,主要有以下特殊要求:一是按规定从重组前企业净资产中预提离退

12、休人员统筹外费用,由重组后企业承担人员管理责任的,重组后企业发放或支付的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企业职工福利费。从预提费用中直接核销,不作为二是企业实行分立式重组,将离退休人员移交存续企业或者上级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并将按规定预提的统筹外费用以货币资金形式支付给管理单位的,员统筹外费用,从专户中列支,也不作为管理单位的职工福利费。管理单位发放或支付的离退休人三是企业在财政部财企2009117号文件实施前完成重组,重组后企业将离退休人员移交上级集团公司集中管理,但当时未预提并划转相应资金的,重组后企业定期向上级集团公司缴纳费用,应当纳入职工福利费;团公司职工福利费。上级集团公司代为支付的离退休人员统

13、筹外费用,不纳入上级集问:通知对企业负责人福利性货币补贴和公用事业企业以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在政策上有何考虑?答:对这两个问题的财务规定,实际是回应了社会上对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的关注,表达了财政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责。按照通知的要求,已实行年薪制等薪酬制度改革的企业负责人,企业应当将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福利性货币补贴纳入薪酬体系统筹管理,发放或支付的福利性货币补贴从其个人应发薪酬中列支。实行年薪制之后,企业负责人领取的报酬,实际上已全面考虑了其管理要素的贡献、职务消费和福利待遇等因素。因此,企业负责人福利性货币补贴收入是其年薪的组成部分,企业不应在其年薪之外单独发放。根据

14、通知的规定,国家出资的电信、电力、交通、热力、供水、燃气等企业,将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的,应当按商业化原那么实行公平交易,不得直接供职工及其亲属免费或者低价使用。这些产品和服务都是生活必需品,相关企业将其作为实物福利提供给职工,国家对这种行为并不禁止,但如果不是按商业化原那么交易和核算,而是供职工及其亲属免费或低价使用,将会在企业内部职工和社会公众之间造成不平等待遇。此外,由于一些交通、热力、供水等公用事业企业需要由国家财政进行补贴,如果对作为福利向本企业职工提供的产品、服务与向社会公众销售的产品、服务实行价格上的区别对待,还会增加财政不合理负担。工提供的本企业产品、服务,企业应当按市场价格计算营业收入和福利费。因此,对于给职问: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应遵循什么原那么和要求?答:通知第六条明确了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应遵循的原那么和要求:一是制度健全。以新企业财务通那么为主体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旨在维护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因此,通知没有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开支项目的具体标准,而是要求企业按照国家要求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明确职工福利费开支的项目、程序、审计监督。相关制度应根据法律和企业章程规定报经股东会或董事会批准。标准、审批二是标准合理。国家原来对企业职工福利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