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庄中学2012安徽中考试卷分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76100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庄中学2012安徽中考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宋庄中学2012安徽中考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宋庄中学2012安徽中考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宋庄中学2012安徽中考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宋庄中学2012安徽中考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庄中学2012安徽中考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庄中学2012安徽中考试卷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庄中学2012安徽中考试卷分析(语文) 今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与往年变化不大,试卷模式、题量、分值与前两年的试题相似,试卷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与课标和考纲联系更加紧密, 与平常练习的题目基本相似,学生反映普遍良好,由于准备比较充分,所以学生大都认为语文试卷不难。 一.基础题考的是积累。卷面仍然沿用近几年的三大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中的字音、字形、词义、修辞手法和古诗文默写的考查,做起来应该较轻松,拿不准的字词还可以查所带的新华字典,默写内容也都是古诗文中的名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沿袭去年的全诗默写,求诗的完整性,命题者出的是赤壁这首诗,因为2009年考

2、过,所以应该是有点出乎意料的,不过这首诗歌只有四句,也在必背50篇以内,所以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二.阅读题要回答准确。阅读题更注重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即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这方面的考查题有第5、6、7、8、9、11、13题,共26分,占现代文阅读题总分值的65%,这个比重应该说比往届中考语文试卷此类题目的比重要大。在回答内容概括题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概括得不够全面和准确,容易丢分。尤其是散文的阅读题,学生必须透彻理解文章内容,找准关键词,进行解答。文言文阅读都是课内的重点篇目,解答起来应该较顺利。三.作文题“有话可说”。作文题目审题障碍不大,有话可写。今年又回到2008年、20

3、10年的半命题作文形式,题目是“_在其中”。学生可以从所给的“趣、美、情义、做人”中任选一个,也可以挑选自己熟悉的其他词语填入空处,这样就比较灵活,给了考生一定的自由度。这个题目暗含着一个叙述主体“我”,即要能写出“我”在“其中”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真、善、美”。这个“其中”也是代词,需要考生从生活中去寻找,比如:学习、读书、游戏、失败、挫折等等。正因为文章在拟题方面有这么大的选题空间,所以考生应该会“有话可说”的。这正是我省提倡“不设审题障碍,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保证让考生正常发挥作文水平”的具体体现。问题及对策:学生有眼高手低的毛病,平时反复练习的题目却失了不少分,这点在今后的教学

4、中需重点强调;作为语文学科来讲,书写要影响到很多分,但目前学生的字太差,错别字太多,这点也应作为今后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数学)一、试卷整体分析与2011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相比,2012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题型结构总体稳定,灵活性加强,总体难度加大,。本套试卷在保持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力度上,更加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体现了“实践与操作,综合与探究,创新与应用”的命题特点,与中考考试说明中C级要求相呼应。在题型设计上,总体稳定,但加强了“实际应用问题”“新定义问题”“几何探究问题”的考察力度与难度。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2012年中考数学试卷在“稳中求变”的过程中

5、,除了题型新颖,让很多同学在做题的时候感觉很“别扭”“不顺手”之外,试题难度也有开始有所增加,由此可见这套试卷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二、典型试题分析第9题,此类题目一般都是根据图形性质,用字母表示出这个变量,把运动变化的问题转化成静止的.再根据函数的性质解答.有时变化过程的有几种情况,注意它们的临界值.第13题,本题是以圆为背景的几何综合题,在圆内圆周角和圆心角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经常会利用它们的关系来将角度转化,另外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此类题目除了数学图形的性质,还要学会识图,做到数形结合.第14题、本题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能够

6、得出成立,要判断成立,在这里充分利用所给条件,对等式进行变形.不要因为选出,就认为找到答案了,对每个结论都要分析,当然感觉不一定对的,可以举反例即可.对于 这一选项容易漏选.第19题,解直角三角形中,除了直角外,还知道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能求出其余的边和角. 一般三角形中,知道三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能求出其余的边和角. 这时将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时,注意尽量不要破坏所给条件.从全卷来看,试题布局合理,难度适中,绝大多数试题来之教材,试题内容是考生所熟知的,但试题形式与立意让学生感觉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的感觉,试题将实际生活体验和已有的教学经验相结合,在难点上相对分散,在整卷中

7、逐步递增。(物理)2012年安徽省物理中考题相对去年,变化不大,难度略有下降,填空题没有难题,选择题看似容易,却不易得分,实验题,比往年都易,学生容易得高分,但对对于粗心的学生也易失分,计算相对近几年来说,变化不大,较前几年易得分。 今年安徽中考物理试卷秉承去年的试题风格,对重要知识点的考查也极其相似,体现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思想,今年比去年难度有所下降。中考物理试题一般比较注重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今年则有所改变。如第2题“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就需要学生用两块三角板把叶子最右边对齐的刻度线准确找到,方能读数。这样的命题构思新颖,有创意。试卷的第12题和第1

8、4题涉及的都是高中知识点,试题作了很好的铺垫,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解决起来也不难,第19题虽然不是初中的重要实验,但能为高中动能定理提供很好的感性材料,作了8分的考查应该说是个大手笔。 另外,试题也关注了近期一大热点我国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题目不难,但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导向作用不可小视。第17题“斜面效率”不是传统考法的有用功比总功,而是让学生知道使用斜面时,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额外功,才能作答,有一定难度。第20题“电流表、电压表内阻对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让学生分析原因,学生不深刻理解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特点,就很难作答。第23题涉及到混联知识,由于第一小问作了很好

9、的铺垫,相信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不是太难。 成绩较好比平时成绩要多考5分,估计较好成绩均在80分以上。得满分比往年比例要大些。 (化学) 2012年安徽中考化学试题选材侧重体现解决实际问题,精心设计了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情景,体现了化学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1.总体保持稳定 近年来,中考化学试题基本趋于稳定,今年也不例外,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基本没变。整张试卷图文并茂(共9张图片、3个表格、1个流程图),考查了学习化学必备的核心知识,强调基础的重要性。纵观全卷,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和过难题,完全按照2012年中考化学考试纲要进行命题,考纲中的五个变化点都能很好地在试题中体现

10、。试卷中对酸碱盐的考查要求降低,只是简单对核心知识进行初步理解与掌握,不要求灵活运用;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考试说明要求由B变化C,在第11题中有充分体现。在第16题,为了降低计算难度,适时给出了化学方程式。2.考查点更多样试卷加强了对学生“双基”及学科能力的考查(要求书写5个化学方程式、2个仪器名称、1个基本操作名称,全部是教材中出现的核心内容)。这些题目围绕“双基”直接命题,但学生可能会“思维定势”,容易混淆出错。在充分显现基础性的前提下,试卷结构和考查方式与往年相比也有了新的变化。如选择题第1题与去年相同,不是传统考查形式(以社会热点PM2.5为素材,综合考查),而将物质变化这一考点整

11、合在第13题中;再如第4、5两题,将化学式意义与元素周期表进行整合,考查点更多样。根据考纲中考点变化的要求,进一步弱化酸碱盐部分考点的考查,如传统的物质除杂、化学推理、物质鉴别题在今年的中考都进一步降低了要求。3.创新题难度大探究性试题是今年化学试卷一大亮点。今年注重考查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强化了试题的开放性,鼓励考生创新,有利于培养考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15题“氯酸钾分解速率与催化剂的关系”,对考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考查考生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学生解这类题目的困难在于能否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构建问题的

12、模型。(政治)今年的我省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试卷体现了贴近考生生活,立足安徽特色,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依据课标,做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图文并茂,彰显人文关怀,立足家乡,充满乡土气息,紧扣教材,关注热点话题。我校考生情况:第一题选择,大部分学生出错较少;第二题非选择题部分【透视现象内省自警】13(8分)观察下面漫画,回答问题。(1)两幅漫画共同说明了什么?(漫画分别是考察有关交通安全和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图片,警示青少年要进行自我保护,从侧面反映了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安全防范意识。)本题我校出现丢分最多的一大题,究其原因,可能由于漫画没有看懂就下手做题,导致第二问也连环丢分。【情境探究

13、学以致用】15.情境三: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通过后,小芸所在班级围绕其立法依据进行讨论,有的说依据立法法,也有的说依据刑法,只有小芸所说的依据是正确的。(1)小芸所说的依据是 (2)理由: 本题错误率在我校非常高的,原因可能由于没有理解好题目就下手做题,本题问刑事诉讼法立法依据应该是宪法,知道宪法是母法,这就好回答了,回答理由错误率也较高,说明基础知识掌握好是不牢固。 问题及对策:1.我校学生生源较差,两极分化严重。从中考成绩看,两头的学生较多,中间的较少,今后在基础上尚需多下功夫。2.学生答题语言不规范,不善于运用思品术语答题,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的。(英语)一,教材、考点分析 单项选择要求

14、学生在充分理解题干的基础上,从所提供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目的是结合一定的语境,考查学生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的主要语言知识有语法知识、词汇知识、习惯用语、交际用语和各种常见表达法等。考查的目的已从过去单纯考查某一语法项目或知识点转向考查学生在不同语境下合理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单项选择试题的特点是:突出交际意识,淡化纯语法,重视语言运用。 1.考查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法的能力。几乎所有的考题都提供了一个微型语境,让同学们根据讲话人所处的语言环境来选择答案。此类考题,所提供的四个备选答案,不看特定的语境,四个选项往往都可成立,因而有较强的干扰性和迷惑性。 2.考查同学们掌握和运

15、用日常交际用语的能力。新出版的英语教学大纲专门列出了日常交际用语简表,共有30类。这30类交际功能是我们初中三年所学内容的总结。“新大纲”明确提出:要使学生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此类考题就是针对这项教育任务而出的,主要考查同学们的日常交际能力及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3.考查同学们的应试能力。近年的单项选择题出现题干增长的情况,试题常在主要成分中插入一些次要的信息。这些次要的信息常常干扰同学们的思维,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如何撇开多余的信息,抓住题干中的个别关键词,成为解题的关键。有些考题在题干空格后还附有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有的对解题起决定性作用。答题时一定要瞻前顾后,通盘考虑。二,听力:前面五个小题,无非就是考查问时间、地点、人物,或者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大段的对话里的问题提供给你一定量的信息,这能够让你猜测对话的大体内容,更有一些是直接就能预测答案的题目,这个时候就要大胆去预测。知道这些考点之后,一定要多听,而且要对着对话原文来听,特别注意那些转折的词汇,这些都是试卷上的共同点,就是考点。三,方法:看到名词,要小心单复数、可数与不可数。与之相关的就是紧随的动词。看到动词,要注意时态。所以要马上找表示时间的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