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重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75895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重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重点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2、信息:是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数据中蕴含的事物的含义,是数据的容。4、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5、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序特征。6、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7、地理信息系

2、统的根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8、地理信息系统的根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和变换4空间分析和统计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辑1、地理空间:一般指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壳与地幔交界的莫霍面之间的空间区域。2、我国坐标系:11954年坐标系21980年国家坐标系常用;3地心坐标系3、地图投影:将椭圆上各点的坐标,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变换为平面上相应点的平面直角坐标。4、高程:指空间*点高于或低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主要用来提供地形信息。5、我国现在规定的高程基准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6、空间实体的表达分:矢量表示法采用一个没有大小

3、的点来表达根本元素和栅格表示法采用一个有固定大小的点来表达根本元素7、GIS空间数据按照几何特征分;点、线、面、曲面、体。8、空间数据的根本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9、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1拓扑邻接: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一样类型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2拓扑关联:指存在于不同类型空间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3拓扑包含: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一样类型但不同等级的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10、拓扑关系全表达:46页,理解11、空间数据构造:对复杂的空间数据特征,组织和建立起他们之间的联系,以便计算机存储和操作。12、GIS中空间数据计算机表示的根本方法:1空间分幅2属性分层3时间分段13、数据构造:即数据组织

4、的形式,是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数据逻辑表达。14、空间数据构造的类型:矢量数据构造、栅格数据构造、曲面数据构造15、矢量数据构造:基于矢量模型的数据构造。16、矢量数据构造主要类型:1实体数据构造2拓扑数据构造17、栅格数据构造: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构造。18网格尺寸:H=1/2(minAi)1/219、栅格数据构造的类型:1栅格矩阵构造2游程编码构造3四叉树构造20、游程:指格栅矩阵一行相邻同值栅格的数量,也称为行程。21、游程编码构造: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量及游程,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22、游程编码构造的建立方法:将栅格

5、矩阵的一行数据序列隐射为相应的二元组序列。23、冗余度:Re=1-Q/m n24、压缩比:S=m n/K25、四叉树构造的原理: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展递归分割n次,每次分割形成2n*2n个子象限,直到子象限中的属性数值都一样为止,该子象限就不再分割。26、生成四叉树有两种方法:自上而下方式先检测全区域,其值不一样时即四叉分割,直到最小栅格或数值都一样为止和自下而上的方式27、四叉树的存储方法:常规四叉树和线性四叉树28、曲面:是指连续分布现象的覆盖外表,具有这种覆盖外表的要素有地形、降水量、温度和磁场等。29、表达曲面的方法:一种是不规则三角网,一种是规则格网。30、空间数据的分类:是指根

6、据系统功能及国家规和标准,将具有不同属性或特征的要素区别开来的过程,以便从逻辑上将空间数据组织为不同的数据层,为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查询和共享提供依据。31、空间数据的编码特征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类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三1、空间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变换、数据重构、数据提取2、数据变换:指数据从一种数学状态到另一数学状态的变换,包括几何纠正和地图投影转换等,以实现空间数据的几何配准。3、数据重构:指数据从一种到另一种格式的转换,包括构造转换、格式转换、类型替换等,以实现空间数据在构造、形式和类型上的统一。多源和异构数据的联接与融合。4、数据提取:指对数据进展*种

7、条件的取舍,包括类型提取、窗口提取、空间插等,以适应不同用户对数据的特定要求。5、空间数据的变换器实质:是建立两个坐标系坐标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包括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6、空间数据变换原因及目的:由于数字化仪的设备坐标系与用户确定的地理空间坐标系不一致,以及由于数字化原因图纸常常发生变形等原因,需要对数字化原因的数据进展坐标转换盒变形误差的消除。有时,不同来源的地图还存在地图投影与地图比例尺的差异,因此,还需要进展地图投影的转换和地图比例尺的统一。7、几何纠正解决的问题:实现对数字化数据的坐标系转换和图纸变形误差的纠正。8、几何纠正的方法:仿射变换、相似变换和二次变换。9、仿射变换的特性:1

8、直线变换后仍为直线2平行线变换后仍为平行线3不同方向上的长度比发生变化。10、投影变形主要有:角度变形、面积变形和长度变形。11、一般把地图投影分三类: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12、矢量数据:是面向实体的构造,即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实体都直接赋有位置和属性信息,以及目标之间的拓扑说明。13、栅格数据:是面向位置的构造,平面空间上的任意一点都直接联系到*一个或*一类实体。矢量数据构造和删格数据构造应用原则:数据采集采用矢量数据构造,有利于保证空间实体的几何精度和拓扑特性的描述;而空间分析则主要采用删格数据构造,有利于加快系统数据的运行速度和分析应用的进程。14、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互换:1矢

9、量向栅格数据的转换:2栅格向矢量数据的转换:15、不同格式数据的融合方法:1基于转换器的数据融合2基于数据标准的数据融合3基于公共接口的数据融合4基于直接的数据融合16、空间数据压缩:从空间坐标数据集合中抽取一个子集,使这个子集在规定的精度围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意义:将空间数据组织为空间数据库17、基于矢量的压缩算法的原理:先拟定一个阀值,然后生成一条连接折线首尾节点的直线段,并计算原始折线上的点到直线段的垂直距离。18、空间数据的重分类: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提供为多种目标效劳的,当需要进展特定的数据分析时,常常需要先对从数据库中提取的数据作属性的重新分类和空间

10、图形的化简,以构成数据新的使用形式。19、空间数据的插:通过点或多边形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多边形分区数据的方法。20、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包括:数据取样、数据插和数据精度分析等步骤。21、线性插法:是先将所有的数据点连接成三角网的形式,使用靠近插点的三个数据点,来确定三角网中的一个三角形形成的空间平面,继而求出该插点在平面中的高程值。22、逐点插法的插值方法:移动拟合法和加权平均法23、移动拟合法:指对每一个待插值点P用一个多项式曲面拟合该店附近的外表,从而计算出该点的高程值。24、区域的插:根据一组多边形分区的数据来推求同一地区另一组多边形分区未知数据的插方法。25、区域插的方法:叠置法和

11、比重法26、叠置法:将目标区叠置在源区上,首先确定两者面积的交集,然后用公式算出目标区各个分区的插值。计算方法P10427、比重法:根据平滑密度函数的原理,将源区的统计数据从同性质改变为非同性质,而非同性质代表着一般社会经济现象的普遍特点。第四章 28、拓扑编辑功能包括:多边形连接编辑和节点连接编辑算法P106 1 空间数据库的定义与构成局部:空间数据库主要是为GIS提供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法。包括:数据库存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与应用系统。2 数据库设计对的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3 语义数据模型:最常用的是:实体-连体模型。三种主要的语义概念:实体、联系和属性

12、。4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对象与实体一样是客观世界的一种抽象描述,它由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组合而成。 对象:一个对象就是现实世界中一个事物的模型表述,与数据库中记录、元组等概念相似。消息:消息是独享之间相互请求或互助的唯一途径。 类:是对象组的抽象描述,它将改组对象所具有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以说明改组对象的能力和性质。被继承的类称为超类或基类,继承其他类的类称为子类或派生类。1:关系数据模型是一种数字化的模型,它把数据的逻辑构造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中的元素,这种表就称为关系。关系的合集构成关系模型。2数据依赖:一是依赖于值域元素语义的限制,一类是依赖于值的相等与否的限制。3常见的函数依赖:最常

13、见的是主关键字决定关系模型中的非关键字,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多值依赖。4 式:关系满足*种规化的形式称为式。第一式1NF:是一个关系模式所要遵循的最根本的条件,即关系中的每个属性必须是原子的、不可分割的数据项。第二式是指关系满足1NF的根底上,每一个非完全函数依赖于该关系的关键字。3NF:指关系在满足第二式的根底上,其非关键字属性既非函数依赖,也不传递依赖于关键字,即属于3NF的关系。BF:指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三式,且没有一个关键字属性是完全依赖于其他的非关键字属性,是关系模式R称为扩大第三式的模式。4NF和5NF属于多值依赖畴。1空间数据查询分为三类:针对空间关系的查询,针对非空间属

14、性的查询,针对空间关系和非空间属性的查询。1: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反映了*项数据自身的一些特征。1:空间数据库引擎的作用:它在GIS应用软件和关系型空间数据库之间建立了一个中间层,由SDE为GIS应用软件提供在关系数据库里存储、存取、查询和分析空间数据的相应功能。第五章 1: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是以地球科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等信息。 按照空间数据的形式可以分为:1矢量数据空间分析,参与空间分析运算的空间数据主要是矢量数据构造。2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参与空间分析运算的空间数据主要是栅格数据构造。1:

15、数字地形模型DTM:用数字化的形式表达的地形信息。2:DEM数字高程模型3地表粗糙度:是反映地表起伏变化与侵蚀程度的指标,一般定义为地表单元曲面面积与投影面积之比。1:空间叠合分析是指在一样的空间坐标系统的条件下,将同一地区两个不同地理特征的空间属性数据重叠相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2分为:基于矢量数据构造的叠合分析和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合分析两种类型。3基于矢量数据构造的分析:点与多边形的叠合,线与多边形的结合,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合。1:空间临近度分析描述了地理空间中两个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2空间缓冲区就是地理空间实体的一种影响围或效劳围。空间缓冲区分

16、析是围绕空间的店、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的多边形。常用模型:线性函数模型当主体对临近实体的影响度Fi随比值距离ri的增加而线性衰减的,幂函数模型幂函数衰减,指数函数模型指数衰减。3空间临近度的另一个分析方法是Vornoi多边形分析,根据离散分布的数据点对研究区域进展划分,使得划分成的多边形覆盖整个研究区域,形成一个Voronoi图,且每一个多边形中仅包含一个的数据点,则可以用该的数据点的数据分析该多边形的所有其他数据点。第六章 1:GIS应用模型:数学模型,经历模型,混合模型。2应用模型的构建实际包括目的的导向分析和数据导向分析。应用模型的构建:利用GIS系统部的建模工具,利用GIS系统外部的建模工具,独立开发实现一个GIS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