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联——对联故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75888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对联——对联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对联——对联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对联——对联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对联——对联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对联——对联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对联——对联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对联——对联故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对联对联故事 对联大全对联故事 对联大全对联故事 2023-07-22 17:23:07| 分类: 对联大全 |举报 |字号 订阅 对联大全对联故事 对联赏析 对联故事 1.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翻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拋 相传湖北有个叫“贼二爷”的穷书生,县官想找碴,故意请“贼二爷”和众乡绅到黄鹤楼吃西瓜,县官出了上联,无人以对,“贼二爷”即应下联,顺手把西瓜皮朝县官身上甩去。 2.水底月是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宋代寇准出上句,杨大年对下句) 3.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明朝解缙七岁時,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脱下衣服掛在老树上说了上联, 解缙即答了下联。 4.四水江第一,

2、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上联为张之洞,下联为梁启超) 5.鞭打黄牛背 棍戳黑狗牙 一私塾先生课余闲走,脱口而念出上联,正巧被迎面而来的讨饭小孩听见, 接口应了下联。 6.武侯祠的楹联 武侯祠遍及我国各地,其中最出名、至今保存最好的是南阳和成都的两祠。两祠中的两幅楹联,令人回味。 其一(南阳武侯祠): 收两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思三顾; 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幅对联巧妙地使用数字,对得工整,概括了诸葛亮出山后27年的戎马政治生涯,综合了世代传说

3、的种种事迹。 其二(成都武侯祠):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幅对联道出诸葛亮治政治军的经验和他的高远境界。他的用兵之道,以功心为上,功城为下;治蜀采用严刑峻法,使蜀中风化肃然。 7.三味书屋 周树人幼年时,在私塾“三味书屋”读书,当然那时他还未用“鲁迅”这个笔名。 一天,老师出了个对子让学生们对,上联是“独角兽”。 学生们纷纷对下联:“两头蛇”、“八脚虫”、“九头鸟”、“六耳猴”又有一学生对“四眼狗”,老师越听越气。 这时周树人对道:“比目鱼。” 老师回嗔作喜,连说对得珠联壁合。 8.巧用词牌 苏东坡有一次出上联: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

4、声慢。苏小妹对: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9.朱元章的妙联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另对:江上红霞,江染红霞霞染江 珠落碧荷,珠滚碧荷荷滚珠 10.英雄气概 这是李自成作的联: 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 天昏云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11.梅子酸牙 有个叫伍文定的人与一个知府出游,见一家墙头露出一张少女的脸,知府出对子说: “墙内桃花,露出一枝难入手。” 伍文定对道: “园中梅子,不消几个便酸牙。” 清?梁章钜巧对录 12.爱铜钱 吴地有个人叫马承学,很喜欢骑马奔驰。他的朋友钱同爱便出个对句与他开玩笑说: “马承学,学乘马,汲汲而来。” 马承学应道: “钱同

5、爱,爱铜钱,孜孜为利。” 对完后补充说:“这只是为了对仗工稳,并不敢讥笑老兄。” 清?梁章钜巧对录 13.医生对 有个医生,自夸很善于对句。有一次,他到一个达官家里去,主人正用绸缎裁衣,便指着锻料出句说: “一匹天青缎。” 医生对道: “六味地黄丸。” 主人很高兴,把医生请进内院款待,并出“避暑最宜深竹院”七字让他对。医生立刻对道:“伤寒莫妙小柴胡。” 正应对之间,忽然闻到微风吹来的一阵花香,主人便出句说: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 医生对道: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清?梁章钜巧对录 14.无钱赎当头 旧时送到典当铺去当的货物叫“当头”,如期用钱赎出来就叫“赎当头”。又古有“万事不

6、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的对子。有个人典当了东西,换了几个钱去赌博,进了赌场,手提着钱串说道: “万事不如钱在手。” 旁边马上有人应道: “一年几见赎当头。” 清?梁章钜巧对录 15.双月与半风 有个人同朋友一块回家来,正碰上妹妹在窗前捉虱子。妹妹出对子说: “阿兄门外邀双月(朋)。” 哥哥对道: “小妹窗前捉半风(“风”之繁体为“風”,“半风”隐指“虱”字)。” 清?梁章钜巧对录 16.刻意求对 有个人作了一首百韵诗献给他的上司,其中有一联写道: “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 上司看了,动了恻隐之心,说:“真没想到你家里的灾祸竟到了这种地步!”这人却回答说:“实无其事,我哥哥也没死,弟弟也

7、没亡。我只是为了追求诗句对偶贴切才这样写罢了。”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戏谑他说:“你还不如写上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呢。若这样写,还可以保全你兄弟的性命啊!”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17.不改父业 一个衙役突然成了暴发户,就千方百计地供养他的儿子读书,还专门为他请了教书先生,为的是将来能改换门庭,光宗耀祖。无奈他的儿子已学会了做衙役的行当本色,终究难以改变。 一天,这个衙役的哥哥手持羽扇踱步走来,教书先生就趁机出了上句让学生对下句: “大伯手中摇羽扇。” 学生对出: “家君头上戴鹅毛。” 先生无奈,只得又出六字对; “读书作文临帖。” 学生忙对: “传呈放告排衙。” 先生又出五字对: “读书宜朗

8、诵。” 学生对道: “喝道要高声。” 先生又出四句对: “七篇古文。” 学生又对: “四十大板。” 先生越听越有气,就责骂: “打胡说。” 学生以为又是让他应对,就连忙答: “往下站。” 先生更生气了,骂道: “放屁。” 学生马上对出: “退堂。” 先生见学生实在无法引导,就只得无可奈何地用鼻子“哼”了一声,学生很机灵,当即对出下句:“喝。”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18.朱督学书联杜后门 清代有一姓朱的督学,浙江人。一年,回浙江监考,为防同乡来走后门,便书一联,悬于堂上: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皆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19.蒲松龄落第自勉 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

9、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为激励自己,书一联刻于铜镇尺上: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徐广文 明代人徐广文,性情狂放,善调谑,机智聪敏。他年轻时,曾与侍御唐万阳一起游历。 一天晚上,二人坐在灯下,广文打瞌睡,万阳将他叫醒,并出句子让他对。上句说: “眼皮堕地,难观孔子之书。” 广文对句说: “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 万阳听了大笑。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21.于谦对僧人 明大臣于谦年幼时,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角。有一天他在学馆玩,僧人兰古春见到后,逗他说: “牛头喜得生龙角。” 于谦立即对出下句: “狗口何曾出象牙。

10、” 兰古春听了感到很惊奇。 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以后不梳双髻了。”过了几天,兰古春又过学馆,看到于谦已梳成三角发髻,又逗他说: “三角如鼓架。” 于谦又对道: “一秃似擂槌。”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22.戴大宾妙对 戴大宾八岁时在学校里,老师指着厅上的椅子出对说: “虎皮褥盖学士椅。” 大宾立即对道: “兔毫笔写状元坊。” 老师很惊奇。 十三岁时,戴大宾在乡试中得中,有个做官的来访谒他父亲,见大宾在庭院游戏,还是个稚童,以为不过是个小学生,就出对子试他说:“月圆。”大宾即对道:“风扁。”那人问:“风怎么会扁?”大宾答道:“一有缝就钻进去,不扁怎能做到?”那人又出一个句子说:“凤鸣。”大宾应声

11、答道:“牛舞。”那人问:“牛何尝能舞?”大宾解释道:“尚书上说:百兽率舞。牛不在其中吗?”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23.云生足下 有个叫丘琼山的人,小时候跟着老师在乡里一官宦人家私塾读书。他很聪明,远近闻名,可那官宦人家的孩子却最不喜欢读书。 有一天,老师外出,官宦人家的孩子也偷偷跑回家,只有丘琼山还在学堂学习。当时天下大雨,丘琼山的座位上方正好是个瓦缝,雨漏下来,滴在丘琼山的肩上。于是,丘琼山就把那个官家公子的座位移到漏雨的地方,把自己的座位换过去。 老师回来后,官家公子看到丘琼山占了自己的地方,便向老师告状。老师说:“我出对子给你们对,谁对上了,就算谁有理。”接着说出上联: “点雨湿肩头。”

12、 丘琼山脱口答道: “片云生足下。” 这个下联暗含自己将来会步上青云的意思,老师十分赞赏。官家公子对不上,觉得既羞愧,又恼怒,便回家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 他父亲大怒,把丘琼山召来,又出个对联考他: “孰谓犬能欺得虎?” 意思是:“谁说狗能欺负虎?”把自己的儿子比作虎,把丘琼山比作狗。丘琼山立即答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意思是:“怎知鱼有朝一日不能变成龙?”相传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古人常以此比喻某人科举中第,一下由平民变成高官。这位做官的听了丘琼山的话,很吃惊,明白他将来怕是不同凡响,便说好话安慰一番,送他回去了。 清?褚人获坚瓠集 24.诉衷情母女巧联对 传说:苏小妹的女儿是个

13、很有志气的女孩子 在婚姻问题上她也很有主见。父亲的包办,母亲的“参谋”,媒婆的牵线搭挢,都没有起作用。后来,还是自己作主,嫁给了一个家境很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穷秀才。 女儿嫁出之后,苏小妹很不放心,总担心闺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罪,有一天,风雨交加,苏小妹忽然想起女儿住的那两间房也不知漏雨不漏雨,便带了丫环,撑上雨伞,顶着风雨到女儿家去了。一进女儿家小院便听到女儿在房内与丈夫在一起的念书声。苏小妹未急于进屋,先打量了一下女儿的房子,只见是两间顶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经因年久失修而坏了。大概是为了遮风雨吧,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摆满了海棠花, 海棠花的枝叶把大半个窗户都遮住了。苏小妹走上前去,刚到窗下, 便听到室内的读书声骤然停止了。一会儿,女儿欢笑着冲出屋来,把母亲让进了屋。苏小妹坐定之后, 环顾室内,见室内摆设虽然简陋但却有条不紊,她指着摆满窗台的海棠问女儿: “半窗红花为防风雨?” 女儿刚要点头说是,一想不对,母亲这不是说了半副对联叫我对吗?”便马上改口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