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防汛应急预案范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75637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防汛应急预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路工程防汛应急预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路工程防汛应急预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防汛应急预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防汛应急预案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工程防汛应急预案范文为切实做好我局公路防汛工作,充分做好做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战 备,并在突发灾害时能高效有序地实施防汛抢险,将水灾对公路的破坏损失 减小到最低程度,保障汛期公路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局公路养护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一、总体要求强化防汛责任,加强防汛措施,科学指挥调度,把公路防汛工作做得更 好,实现“确保汛期公路安全畅通”的工作目标。二、组织领导机构为加强公路防汛抢险工作,区局成立公路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各公路站 成立负责所管公路防汛工作相应的组织结构,切实做好迎战大汛的各项准备 工作,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三、具体要求(一)各

2、科室、各公路站要站在对公路财产高度负责、对公路安全畅通高度 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水患意识,克服麻 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保持高度警惕,做好防大洪、抗大汛的准备。(二)要切实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和团结协作的原则 一旦发生汛情,各单位抢险队伍要无条件服从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的调遣,做 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切实把防汛工作抓死、抓实、抓出成效。(三)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掌握汛情。局防汛领导小组,要根据工作分 工,坚持上路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掌握汛情,做到汛期期间值 班无空岗,保证公路安全畅通。对在汛期无值班人员,无领导值班或巡查不 及时,延误抢险时

3、机或造成大损失的单位,追究有关领导和值班当事人的责 任。(四)防汛工作实行行政负责人负责制,遇有险情或接到上级抗洪抢险的任 务时,各科室、各公路站负责人及抢险队伍要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和投入 抢险工作,对已发生的水毁路段和桥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组织人员修复, 确保无责任事故发生,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四、做好防汛物资的准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尽快成立公路汛期抢险队伍,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险情。按照防汛工作要求 和实际情况,认真准备防汛石料、沙袋、雨布、铁锹等物质,做到机械、人 员、车辆和物资“四落实”。早准备、早检查、早预防,确保水毁发生后,抢 险物资

4、能及时到位,以最快速度抢修通车。五、全面检查、突出重点1、进行汛前检查,彻底清除隐患,提高公路综合防汛能力。在主汛来临 前半月,对全区干线公路、桥梁进行安全隐患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危桥、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采取有效的加固维修措施,并做 好监测和预警工作,发现险情,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早处理,坚决杜绝各类公路重大事故的发生。2、加强对道路日常巡查工作,高度重视山区公路防汛工作,长抓不懈。 对于所辖公路的桥涵、透水路基和泥石流、滑坡体、塌方、落石、沉陷路段 及其它危及行车安全的路段,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当水毁等自然灾害发 生后,执行24 小时派人值守,对

5、行道树歪斜影响行车的要及时处理,保障道 路正常通行,对短时间不能疏通的水毁要立即组织修筑临时便道、便桥,尽 一切可能确保公路运输安全通行。3、抓好重点工程施工现场的防汛工作,提前将临时设施建筑材料施工机 械设备等转移到安全地带,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渡汛。特别是在河段进行桥 梁施工的工程,要进行详细的防汛检查,尽快把施工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段, 责成施工单位制定防汛预案并督促落实,确保施工人员和物质安全。4、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专人每日收听天气预报,及时掌握雨情、汛情, 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5、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积极与电台、报社、电视台等多家传媒界密切配 合,积极营造防汛的舆论氛围,争取社会人民群众的支持并自发义务参加防 汛抗洪劳动。并适时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道路通 阻信息。六、严格值班制度和汛期报告制度坚持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一把手负全责。汛期内要安排昼夜 24小时值 班,保证通信畅通。值班人员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实负起责任,遇有较大汛 情,公路断交和重大灾害时,要立即向上级报告,并组织力量尽快抢修通车。 按照市局要求严格汛期旬报制度,发生汛情的特殊时期,一遇险情随时报告。七、实行责任追究值班人员要尽职尽责,坚守岗位,确保通讯设备使用正常,值班车辆运 行良好,对玩忽职守、遇险而退,对国家、人民造成财产和生命损失的要追 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