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练7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75607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练7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练7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练7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练7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练7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练7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练7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练7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 下列是某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准备完成的实验步骤.请你帮该小组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 .A. 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 F)对应的点,作出F x 图线.B. 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o.C. 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 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 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D. 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 尺.E. 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F.

2、 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2. 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和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 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 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 该弹簧的原长xo=cm,劲度系数k =N/m.图a图h#(c)所示时,(2) 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 该弹簧的长度 x =cm.3. 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 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 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 L。作为弹簧的伸长量 x,钩码重力作为弹力F.这样操作,由

3、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列图象中的()4.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弹簧的原长为.(2)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3) 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总长L之间的关系式为 .5.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1)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2) 其中的两个步骤是: 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固定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

4、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0点,在白纸上记下 0点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i和F2. 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 请指出疏漏之 处:在中是在中是(3)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点使其位于 0处,此时a+3= 90, 所示的值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1)A.B.C.D.6.N的读数,减小 N的读数,减小N的读数,增大 N的读数,增大33330处,角 角 角 角如图所示;然后保

5、持 M的读数不变,当 a角由图中 可采用的办法是()如图甲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小张同学在实验中用a、b两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如图甲所示.他在实验操作中除了所用细绳套太短外,至少还有一处错误, 请你帮他找出错误之处为.(写出一条即可)(2)小张同学修正错误后,重新进行了测量,在测量时,左、右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如图乙所示,则左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右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NL若两根细线的夹角为 90,请你帮他在所给的方格纸(如图丙)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3)小张同学实验后发现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也能完成这个实验,请问他这个想法是否可行?(填“是”或“否”).7某同学

6、找到一条遵循胡克定律的橡皮筋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下实验:(1) 将橡皮筋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细线相连,测出橡皮筋的原长;(2) 将橡皮筋一端细线用钉子固定在竖直板上M点,在橡皮筋的中点 0再用细线系重物,自然下垂,如图甲所示;(3) 将橡皮筋另一端细线固定在竖直板上的N点,如图乙所示.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A. 橡皮筋两端连接的细线长度必须相同B. 要测量图甲中橡皮筋 Oa的长度和图乙中橡皮筋 Oa Ob的长度C. M N两点必须在同一高度处D. 要记录图甲中 0点的位置及过 0点的竖直方向E. 要记录图乙中结点 0的位置,过结点 0的竖直方向及橡皮筋 Oa Ob的方向&

7、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来探究一条橡皮筋弹力和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实验 时使用了一条拉伸后粗细会明显变化的橡皮筋(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甲(2)该同学将实验数据画在坐标纸上,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数据点基本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说明橡皮筋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遵循胡克定律B. 该橡皮筋形变量越大,越容易拉伸C. 橡皮筋的弹力与伸长量的比值变化可能是由橡皮筋横截面大小(粗细)变化引起的D. 橡皮筋的弹力与伸长量的比值变化肯定是该同学的实验操作不规范引起的9.*0壬1吃图Ca)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

8、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R、Pl、P2、P3、P4、R、F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挂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重力加速度 g取29.80 m/s ).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 11.88 cm.(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 ,PRRP4RRXo(cm)2.044.066.068.0510.0312.01x(cm)2.645.267.8110.3

9、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56.043.633.828.81(m/N)0.006 10.017 90.022 90.029 60.034 7以n为横坐标,1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系上画出1 n图象.段弹簧,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设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 k =N/m.n的一练高考找规律1. (2016 浙江卷)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的劲度系数为500 N/m.如下图1所示,用弹簧OC和弹簧秤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

10、1.00 cm不变的条件下:N(图2中所示),则(1)若弹簧秤a、b间夹角为弹簧秤b的读数可能为 N.(2)若弹簧秤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秤a与弹簧00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与弹簧00勺夹角,则弹簧秤a的读数、弹簧秤b的读数(填“变大”、“变小”2.a、或“不变”).(2015 福建卷)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7.73 cm ;图乙是在弹 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I为cm.(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 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

11、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B. 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 I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 (2015 四川理综)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 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丨1,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11=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2、|3、|4、|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 50 g,挂2个钩

12、码时,弹簧弹力 F2 = N(当地重力加速度 g= 9.8 m/s 2).要得到弹簧伸长量 x,还需要测量的是 .作出F 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2、3、4、4. (2015 安徽理综)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 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1) 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0;(2) 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i和冃,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

13、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3) 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0,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F3 , ; 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i、冃、F3;(5) 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i和F2的合力F;(6) 比较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练模拟一一明趋势5. (2017 河北保定模拟)在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 图1所示,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其伸长量通过刻度尺测得,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列于下表中伸长量x/cm2.004.006.008.0010.00弹力F/N1.502.934.555.987.50(1) 以x为横坐标、F为纵坐标,在图2的坐标纸上描绘出能正确反映这一弹簧的弹力 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图线.(2) 由图线求得这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保留一位小数)6. (2017 湖南益阳调研)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是遵循胡克定律的.其实橡皮筋也象 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 kx,其中k是一个比例系数,类似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验都表明k= :S其中Y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1) 物理公式能够反映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则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该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