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电子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75368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电子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电子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电子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电子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电子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电子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电子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教学内容课本P94P103页二、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 1 个单位和 1 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3、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1 格表示 1 个单位和 1 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难点: 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四、单元教学安排条形统计图3课时

2、第 1 课时 1 格表示 1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备课时间: 2016 年 11 月 17 日 上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一、教学内容:课本P94- P95页例1。二、三维目标: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校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 1 格表示 1 个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理解1 格表示 1 个单

3、位的条形统计图。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四、教学方法: 采用合作探究、推理分析、归纳总结、讲练结合等方法。五、重点关注学生:六、教学准备:教材光盘、课件、直尺。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 示天气的各种图形。2、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大?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二、探索发现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整理数据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 呢?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

4、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 字等方法。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为什么选用这个方 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写“正”字法来进行统计,比较方便。(2)表示数据。师:我们通过画“正”字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大了,那如何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汇报展示。我们组是用统计表来统计表示。000000000 清0000000000 用0008 新天通南多云方阵需96 19口n我们组是用图示来表示:我们组使用条形统计图来表 示:(3)分析数据。师:刚才这几组同学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后面

5、的两种方法哪种表示得更清 楚?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时明确:这三种方法都能表示出 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但是条 形统计图能更好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4)小结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仔细观察条形统计统计图,除了表示数据的条形外,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小结: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图日期(指画统计图的时间)、单位名称、条形、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等组成。(5)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小结: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方便比较分析。三、巩固发散1、P95 做一做四、评价反馈说

6、一说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一)用条形的长短莱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一眼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作日期、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八、教学反思:第 2 课时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备课时间: 2016 年 11 月 17 日 上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一、教学内容: 课本P96P99页例2、例3。二、三维目标: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 1 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2、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

7、据。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 1 格表示多个单位。难点: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四、教学方法:采用合作探究、推理分析、归纳总结、讲练结合等方法。五、重点关注学生:六、教学准备:教材光盘、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早餐呢?来看看 P96例2中四(1)班同学喜欢的一种早餐统计表。今天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二、探索发现1、学生在书上画出统计图,教师巡视。2、思考:( 1)书中有两幅条形统计图,每幅图的 1 个格代表几个人?( 2)最喜欢哪种早餐的人最多?两种图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可以反映出同一结果。(

8、 3)你认为哪幅图表示数据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4)如果喜欢牛奶的是5 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呢?一个格是 2 人,那么半个格则是 1 人。3、教学例 3( 1)出示例 3 想一想 1 格表示 1 个单位或 2 个单位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每个格表示1 个单位或 2 个单位太麻烦,数据太大,怎么办?( 2)出示条形统计图。在书上完成。并回答问题。( 3)学生展示画图结果,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当数据较大时,每格代表的数据也应该相应增大。如( 3)可以表示 10 个单位。三、巩固发散1、 P97做一做独立完成后订正2、 P99做一做独立完成后订正教师指导:因为周末销售量增加,因此好的建议是,周末

9、进行促销活动,增加销售量。四、评价反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二)1 个格表示 2 个( 5 个、 10 个)单位八、教学反思:第 3 课时 练习课备课时间: 2016 年 11 月 17 日 上课时间: 课型:练习课一、教学内容:课本P100P103页练习十九。二、三维目标:1、巩固条形图的相关知识,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能知道1 个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并分析相关数据,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练习,全面夯实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能知道 1 个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难点:分析相关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10、。四、教学方法:采用合作探究、推理分析、归纳总结、讲练结合等方法。五、重点关注学生:六、教学准备:教材光盘、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 P1037独立完成并汇报。二、指导练习2、 P1013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教师指导:左侧纵轴每个格表示几个单位,没有给出,要求根据数据的大小合理推断。第一组,人数较少,可以表示 1 个单位,第二组数据人数较多,则表示 2 个单位合适。3、 P1025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教师指导:与之前所学的条形统计图不同,它的横轴是数据,纵轴是统计的对象。另外若表示23 年,则在第一个统计表中较准确,因为一格表示5 个单位,那 么误差不会很大。三检测评价1 P100 12 P100 23 P100 44 P103 6课下完成后全班交流。 课下完成后全班交流。 课下完成后全班交流。 独立完成并指名汇报。教师指导:注意条形统计图的标题填写的是自己要统计的奖牌对象。只能选择 一种。八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