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753162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21、乡下人家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读文理文教学难点:读文理文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么?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二、自由阅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

2、生字新词。2、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和形。3、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4、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5、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三、教师小结,再现全文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四、写写生字,记记生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位美。二、品味

3、语言1、 组内品读,交流感受。2、全班交流,知道朗读。A、 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乡村淳朴、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朴素自然的表达方法。3、体味语言感情朗读。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

4、容试着有感情的朗读。4、体会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深化主题。A、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怎样理解这句话?B、同桌交流C、全班交流三、积累语言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边读边想画面。2、仔细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并把它们背诵下来。3、认真抄写或默写你喜欢的部分。四阅读链接1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2、想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3、全班交流。4、有感情的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五、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板书设计: 色彩 动态 瓜 青 红 攀 爬21乡下人家 迷人、独特 花、竹、笋 绿绿的 投 探 教学反思:22* 牧场之国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

5、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照抄下来。 3. 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教学重点:识字、学词、读文理文教学难点:读文理文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题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请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图片和资料)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二、读文1、边看插图,边读导读。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映象?3、默读课文,重点读给你留下深刻映象的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这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同时划出你不理

6、解的部分。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三、交流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3、指名板书四、品味1、带着你个人的感受,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2、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五、积累抄写你最喜欢的词句并试着背一背。六、运用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2、用“是也是” “仿佛”“悠然自得”写一句话。3、找一篇优美得文章读给爸爸、妈妈听。七、作业:写生字教学反思:23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培养阅

7、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明诗意,背诗词,积累语言教学难点:品味诗句教学创新点:边学边练,实时反馈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一:以图导题 ,理解题意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3:你还想了解

8、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4:小组交流。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9、四: 背诵,积累语言。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3简介词的内容。4简介作者背景: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一、 渲染气氛,理解词义: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

10、题画出来。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7教师小结: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二、 反复吟诵,感悟意境: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三、 积累语言,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3默写两首古诗。24 麦 哨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二:由图入题1: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

11、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盛夏时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2: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认真读一读课文吧!(板书课题)三:感知课文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的快乐游戏)2: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出真实感受。3:组内交流。4:全班交流。四:品味语言1: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语言,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五:扩展阅读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语文园地六一、 教学

12、目标:1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2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二、 课前准备:1 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2 挂图。第一课时一、 复习词语:1 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 听写词语。3 同学们,在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二、 我的发现: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1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2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3 组内交流。4 换一换,将加点的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还会发现什么?5 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三、 日积月累:1

13、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 同桌互读,体会诗意。3 拓展延伸,搜集整理。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 展示台一、 谈话引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时间活动中又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二、 口头交流展示:1 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2 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三、 习作:1 精彩回放:读一读:上节课整理好的好词佳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

14、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2 学生习作:教师启发思路。教师个别指导。同桌互相交流推荐代表交流师生共同评议。独立进行修改3 展示台: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反映自己农村家的 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展或照片。语文园地七一、 教学目标:1 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饿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2 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3 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4 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5 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二、 课前准备:1 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2 成语故事。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在本组教材中 ,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里略,如痴如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