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752346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作者:刘宗喜文章来源:新思考网点击数:112更新时间:2008-3-4第一部分 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但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 2、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或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增大,减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减小,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它是否运动。 4、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影响

2、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度,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底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降底)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标志:相对水平地面,物体是否被举高。 5、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对同一个弹性体而言),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来讲(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6、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非匀速运行,当卫星

3、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相当于上升运动)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势能增大(距地球中心的高度增加),这一过程卫星的动能转化为势能,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相当于下落运动)动能增大(速度增大)势能减小(距地球中心的高度减小)这一过程中卫星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在近地点上,卫星运行速度最大,动能最大,距地球最近,势能最小。在远地点上,卫星运行速度最小,动能最小,距地球最远,势能最大。 7、 分析下列事例中能的转化: (1)水平面静止的物体: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2)加速升空的火箭或气球: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3)下坡时刹车的汽车: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4)匀速上升的电梯:

4、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5)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6)水平地面上刹车的汽车: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7)出站的列车: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8)光滑斜面上滚下的钢球: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9)不计阻力时上抛的石块: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8、 当物体中空中自由运动时,若物体上升,则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若物体下降,则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若在转化的过程中无阻力,则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时,若物体匀速上升,则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这时,不时动能转化为势能,而是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机械能增加,

5、若物体匀速下降,则动能不变,势能减小,减小的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而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9、皮球弹跳过程可分为四个过程:上升过程(皮球从高处下落到刚好要着地)是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皮球刚要着地的瞬间动能最大);压缩过程(皮球与地面间发生相互作用,到皮球形变最大)是把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当皮球形变最大时,弹性势能最大);恢复原状过程(皮球恢复原来形状到刚要离开地面)是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刚要离开地面的瞬间,它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上升过程(从离开地面到上升至最高处)是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然后又要下落,重复以上过程。 10、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

6、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2、分子的直径是用10-10m来量度的(或百亿分之几米)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13、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其此还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距(间隙),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扩散现象之所以能发生,主要原因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能说明无规则运动的事例有: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另一原因是分子间作

7、用力很小)2.水和酒精相混合总体积减小。3.装有油的钢筒在高压下外壁渗出了油。 14、物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物体难以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气体分子可以到处漂移,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引力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15、(1)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大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2)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小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 (3)当分子间实际距离等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等于分子斥力,合力为零。 (4)当分子间实际距离为平衡间距10倍时,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近似为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 (5)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r

8、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6)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r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但斥力增大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16、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使分子具有分子动能,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分子具有分子势能. 17、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越大. 18、 温度跟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 运动的(速度)剧烈程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常叫热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19、机械能与整个

9、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之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0、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会减小,能量的单位是焦耳. 2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功和热量都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利用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实质不同,做功是能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注意: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如把一物体举高是做的功使机械能增加) 22、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时,将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

10、温物体,当物体间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将停止,在无热损失的情况下,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既Q放=Q吸,在有热损失的情况下,高温物体放出热量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被损耗,所以Q放=Q吸+Q损 23、做功与内能的关系: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也可能不变,因为对物体所做的功不一定都增加为物体的内能,还可能增加为物体其它形式的能:如把物体举高,对物体所做的功增加为物体的机械能,而不是增加为内能.故以下说法是错误的 1做功一定能改变物体的内能.2做功只能使物体内能增加. 24、热传递与物体内能的改变:物体吸热后内能会增大,物体放热后内能会减小. 25、温度与内能:1对一个固定的物体来讲

11、,温度越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2不同物体的内能不能仅仅由温度的高低来决定它的大小3当物体温度不变时,物体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如:1对0的冰加热时,其温度在冰未熔化之前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在增大(因为冰吸收的热量没有增加为分子动能,而是增加为分子势能)2当0的水结冰时,对外放出热量,水的内能减小,但其温度且保持不变4内能改变时,物体的内能可能改变,可能不变(如上1,2)。 26、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大,用水做取暧剂和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其它液体的大。 28、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

12、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常见能的转化有:电热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通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动机通电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燃料燃烧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植物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摩擦生热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气体膨胀做功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9、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J/Kg,计算公式为Q放=m q, 其中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选择kg , q表示热值。燃料的热值是由燃料本身决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因素无关。 3

13、0、利用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 31、重要实验:给封闭在试管内的水加热,当水沸腾时水蒸气将木塞冲开,酒精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水蒸气将木塞冲开,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2、内燃机工作时有两个冲程有能的转化,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3、两铅块紧压后吊上重物未能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物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物体难以被拉伸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气体分子可以到处漂移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34、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

14、内能增大时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熔化),同理内能减小时物体的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水结冰)。 35、温度与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6、热传递时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切记:不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两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具有不同的温度,两物体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 37、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0C所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0C),它表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C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与物质的质量,温度的高低,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Q=C m(t - t0)表明物体吸的热跟物体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改变有关。第二部分 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荷,丝绸得电子带负电荷,(丝绸)带负电的物体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比(玻璃棒)带正电的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毛皮和橡胶棒摩擦时,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得到等量电子带负电荷。 2、任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