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线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14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751341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KV线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0KV线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0KV线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0KV线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1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0KV线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1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KV线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线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14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架设及杆上设备安装工程。2 施工准备2.1 原材料要求2.1.1 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2.1.2 钢筋混凝土电杆: 表面平整光滑,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等现象。 放置于地平面检查时,应无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1mm;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应无纵横裂缝。 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2.1.3 导线: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股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绝缘导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2、2.1.3.3 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2.1所示数值。表2.1导线最小截面mm2导线种类10kV1kV以下居民区非居民区铝绞线35251625钢芯铝绞线2516251625铜绞线1616直径3.24.0mm2.1.4 预制混凝土底盘,卡盘表面不应有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强度应满足规范规定。2.1.5 绝缘子: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组合处压接紧密牢固,铁件镀锌完整良好。 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2.1.6 横担、M型抱铁、U型抱箍,拉线及中导线抱箍,杆顶支座抱箍,拉板、挂板、连板、线夹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表

3、面应光洁,无裂纹、无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热镀锌,且镀锌良好,无镀锌皮剥落,锈蚀现象。2.1.7 钢绞线: 不应有松股、扭劲、硬弯、断裂及磨损等缺陷。 镀锌良好,无锈蚀现象。 最小截面不应小于25mm2。2.1.8 镀锌铁丝:不应有死弯、断裂及破损等缺陷;镀锌良好,不应锈蚀;拉线主线用的铁丝直径不应小于4.0mm,缠绕用的铁丝直径不应小于3.2mm。2.1.9 拉线棒:不应有死弯、断裂、砂眼、气泡等缺陷;镀锌良好,不应锈蚀;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6mm。 螺栓:2.1.10.1 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等现象,螺杆与螺母应配合良好。2.1.10.2 金具上的各种联结螺栓应

4、有防松装置,采用的防松装置应镀锌良好,弹力合适,厚度符合规定。2.1.11 其它材料:木标桩、白灰粉、小线、水泥、砂子、竹套管、电力复合脂、油漆、沥青漆、玻璃丝布、砂纸、熔断器、绝缘绑线,软塑料管、橡胶布、黑胶布、防水弯头等。2.2 主要机具 铁锹、铁镐、铁镩、夯、铁锤、手锤、橇棍、钢丝绳、吊索大蝇、活扳子、斧子、抹子、卡环、卡扣、脚扣、安全带、叉木。2.2.2 支架、扛棒、滑板、线坠、经纬仪、水平仪、花杆、塔尺、皮尺、墨斗、信号旗、口哨、手推车。2.2.3 机械组立电杆时,应有汽车吊;人力组立电杆时,应有绞磨或卷扬机,人字抱杆、地锚钎子、滑轮、钢丝绳。 2.2.4 倒链、紧线器、开口滑轮、放

5、线架、油压线钳、台钻、台钳、电焊机、钢锯、刀锯、细钢丝刷、望远镜、竹梯、大小尼龙绳等。2.3 作业条件 熟悉施工图并已掌握道路、地下管道、电缆等设施的情况,将图纸标定杆位周围的障碍物全部清除干净。2.3.2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已完成,并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各种材料备齐,电杆组立完毕。 拉线已安装完毕 线路上障碍物处理完毕,放线时通过其它线路的越线保护架已搭设完毕,并符合安全施工规定。 导线截面在150mm2以上或线路较长时,在线路首端紧线处打好紧线用的地锚钎子。2.4 作业人员:主要施工人员:电工、起重工。施工人员必须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持证上岗。3 施工工艺:拉线组合制作安装立杆横担组

6、装3.1 工艺流程挖坑测位搭接过引线、引下线绝缘子绑扎紧线放线杆上设备安装配接引下线3.2 操作工艺3.2.1 测位:按设计坐标及标高测定坑位及坑深,钉好标桩,撒好灰线。3.2.2 挖坑:按灰线位置及坑深要求挖坑。当采用人力立杆时,坑的一面应挖出坡道。核实杆位及坑深达到要求后,平整坑底并夯实。 电杆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作规定时,应符合表3.2所列数值。表3.2 电杆埋设深度 杆长m8.09.010.011.012.013.015.0埋深m1.51.61.71.81.92.02.3注:遇有土质松软、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做特殊处理。3.2.2.3 坑深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0m

7、m,-50mm;双杆基坑的根开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两杆坑深宜一致。3.2.2.4 底盘就位:用大绳栓好底盘,立好滑板,将底盘滑入坑内。用线坠找出杆位中心,将底盘放平、找正。然后用墨斗在底盘弹出杆位线。3.2.3 横担组装: 将电杆、金具等分散运到杆位,并对照图纸核查电杆、金具等的规格和质量情况。 用支架垫起杆身的上部,量出横担安装位置,套上抱箍,穿好垫铁及横担,垫好平光垫圈、弹簧垫圈,用螺母紧固。紧固时,注意找平、找正。然后,安装连板、杆顶支座抱箍,拉线等。3.2.3.3 横担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同杆架设的双回路或多回路线路,横担间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表3.2规定。表3.2同杆架设线路横

8、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m架设方式直线杆分支或转角杆1-10kV与1-10kV8005001-10kV与1kV以下120010001kV以下与1kV以下60030021kV以下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可采用水平排列;最大档距不大于50m时,导线的水平距离为400mm,但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10KV及以下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及线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3横担的安装:当线路为多层排列时,自上而下的顺序为:高压、动力、照明、路灯;当线路为水平排列时,上层横担距杆顶不宜小于200mm;直线杆的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90度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4横担端部上下歪斜及左右扭斜不应大于20m

9、m。双杆横担: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连接距离的5/1000;左右扭斜不应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100。5螺栓的穿入方向:水平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垂直方向,由下向上穿入,开口销钉应从上向下穿。6使用螺栓紧固时,均应装垫圈、弹簧垫圈,且每端的垫圈不应多于2个;螺母紧固后,螺杆外露不应少于2扣,但最长不应大于30mm,双螺母可平扣。3.2.4 用水泥砂浆将杆顶端严密封堵。3.2.5 安装针式绝缘子,并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3.2.6 立杆:机械立杆:用汽车吊就位。在电杆的适当部位挂上钢丝绳有防滑措施,吊索栓好缆风绳,挂好吊钩,在专人指挥下起吊就位。当电杆顶部离地面1m左右时

10、,应停止起吊,检查各部件、绳扣等是否安全,确认无误后再继续起吊。电杆起立后,调整好杆位,回填一步土,架上叉木,撤去吊钩及钢丝绳。然后,校整好杆身垂直度及横担方向纵向可用经纬仪,横向可用线坠,再回填土。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300mm应夯实一次,填到卡盘安装部位为止。最后除去缆风绳及叉木。电杆位置、杆身垂直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直线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2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应向外角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3终端杆应向拉线侧预偏,其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紧线后不应向受

11、力侧倾斜。4双杆立好后应正直,双杆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迈步不应大于30mm;根开不应超过30mm。3.2.6.2 人力立杆:绞磨就位。根据需要,首先打好地锚钎子,用钢丝绳将地锚钎子与交磨连接好。然后装滑轮组,穿钢丝绳,立人字抱杆抱杆角度要适当。在电杆的适当部位挂上钢丝绳,栓好缆风绳及前后横绳,挂好吊钩,在专人指挥下,起吊就位。当电杆顶部离地面1m左右时,应停止起吊,检查地锚钎子、人字抱杆、绳扣等是否安全有效,确认无误后,再继续起吊。电杆起立后,调整好杆位,回填一步土,架上叉木,撤去吊钩及钢丝绳吊索,然后,校正好杆身垂直度及横担方向纵向可用经纬仪,横向可用线坠,再回填土

12、。回填时将土块打碎,每回填300mm应夯实一次,填到卡盘安装位置为止。最后撤去缆风绳,前后横绳及叉木。电杆位置、杆身垂直度的要求同机械立杆。 卡盘安装:1将卡盘分散运至杆位,核实卡盘埋设位置及坑深,将坑底找平,并夯实。卡盘安装要求:1卡盘上口距地面不应小于350mm。2直线杆卡盘应与线路平行,并应在电杆左右侧交替埋设;终端杆卡盘应埋设在受力侧;转角杆应分上下二层埋设在受力侧。2将卡盘放入坑内穿上抱箍,垫好垫圈,用螺母紧固。检查无误后再填土。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300mm应夯实一次,并设高出地面300mm的沉降土台。3.2.7 拉线组合制作、安装 拉线组合制作:1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拉线

13、的组合方式确定拉线上、中、底把的长度及股数。每把铅丝合成的股数应不少于三股,底把股数应比上、中把多两股。使用铅丝时,应将铅丝绞成合股。绞合时,应使每股铅丝受力一致,绞合均匀。2上、中、底把连接处煨扣鼻圈,安装拉线绝缘子,缠绕制作。一般混凝土电杆的拉线可不装设拉线绝缘子,但穿越导线的拉线及水平拉线应设绝缘子。在断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拉线的连接缠绕,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铅线拉线可自身缠绕固定,中把与底把连接处可另敷铅丝缠绕,缠绕应整齐、紧密,缠绕顺序、圈数及长度见表3.2。表3.2缠绕顺序、圈数及长度股数自身缠绕顺序、圈数中把与底把连接处缠绕长度最小值下端花缠上端39,8

14、,715025010059,9,8,8,715025010079,9,8,8,7,7,62003001002钢绞线拉线可使用钢索卡或铅丝缠绕固定。a、使用钢线卡固定时,每个连接端不得少于2个钢线卡。中把的下端不应单独使用钢线卡固定,还应用铅丝缠绕固定。b、使用铅丝缠绕时,应缠绕整齐、紧密,缠绕长度见表3.2。表3.2 缠绕长度最小值钢绞线截面缠绕长度mm上端中端有绝缘子的两端中把与底把连接处下端花缠上端2520020015025080352502502003008050300300250250803使用UT型线夹、楔型线夹时,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应无滑动现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可靠固定可使用铅丝缠绕。4UT型线夹或花篮螺栓的螺杆应外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栓丝扣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花篮螺栓应封固可使用铅丝缠绕。5拉线棒与拉线盘连接后,其圆环开口处应用铅丝缠绕或焊接;当拉线棒与拉线纸盘的连接使用螺杆时,应垫方型垫圈,并用双螺母固定。拉线棒露出地面长度为500700mm。6拉线两端的扣鼻圈内应垫好心形环。3.2.7.2 拉线安装:将已安装好底把的拉线滑入坑内,找正后,分层填土夯实。用拉线抱箍将拉线上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