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的重构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75021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的重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的重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的重构(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产业与教学实践信息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的重构虞晓玲(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摘要: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信息时代有新的变化,包括角色权威、知识权威、领导权威都处于解构之中。文化反哺背景下,需 要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解决对策包括正视文化反哺,保持良好心态,转换角色定位,平等民主交往,尊重请教学生,共同学习进步,注重学生差异, 激发学生潜能。关键词:文化反哺;传统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教育265265一、文化反哺的定义周晓虹认为,文化反哺是走向世界文化一体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它是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 文化吸收的过程,涉及价值观、生活态度、行为模式以及器

2、物使用的 方方面面。二、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教 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的独特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 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三、文化反哺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一)角色权威的解构教师的角色权威正处于不断转变的阶段。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 的角色定位是非常明确的,教师是传道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 是管理者,监督学生行为规范;教师是示范者,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 表率。我国历来尊师重教的传统和明确的教师角色定位将师生关系固 守在单一的关系中,角色权威是坚不可摧的。受文化反哺现象的影响,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和学

3、生不存在高低强弱, 双方是作为独立个体进行交往的。教师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教师的角色权威并不会消失,只是角色定位不 断转变,使得师生关系趋向和谐友好,强调沟通交流。(二)知识权威的解构知识权威是指教师在知识经验方面要优于学生,具有权威性。传 统师生关系中,由于社会的落后和封闭,文化的传递多以前后代延续 的方式进行,同时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传统思想的笼罩下, 教师成为唯一的知识拥有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伴随着智 能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大众传媒潜入了人们的生活,信息可以用各 种形式来呈现,随时随地地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和娱乐心理。在这样 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4、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加之吸收能力 较之教师更胜一筹,因此“反哺”能力不可小觑。教师“百科全书式” 的知识权威形象不可避免地遭受动摇,学生更倾向于变化多端、生活 丰富的网络世界。(三)领导权威的解构教师的领导形象深入人心,师生双方被置于不对等的悬殊地位。 教师一方面具有权力性影响,即对学生具有支配力量,另一方面是传 统的教师即道德标准、价值观念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发号 施令,习惯于利用各种规章制度管制学生,习惯于学生的言听计从, 学生也因此习惯于依附,习惯于模仿。而在日趋强烈的文化反哺的背 景之下,学生逐渐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思维和观念,追求个性与自由, 并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师交流、争

5、辩和提议。同时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 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教师的领导权威就 此逐渐弱化。四、文化反哺下的新型师生构建(一)正视文化反哺,保持良好心态学生具备独立的思想,能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追求全球性的信 息。教师应该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师形象,同时需要避免消极心理的产生, 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文化反哺,对待新时代的学生群体。教师应该 与新时代同步合拍,不断接触和吸收新观点、新事物,不断尝试和挑 战新方法、新生活,去适应文化反哺。(二)转换角色定位,平等民主交往契合学生群体的特点,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长期以来高高 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角色必须发生转变,教师的角色

6、 定位理应多样化。教师不仅对学生起到教育、榜样作用,同时也应作 为倾听者和对话者,教师与学生是处于交流沟通、促进勉励的交往关系, 通过平等的对话,互相听取和采纳观点,教师与学生在共同进步中达 成视界的融合,形成民主的氛围。(三)尊重请教学生,共同学习进步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学生,契合学生思维,必要时虚心请教,第 一,尊重学生,与学生的视野齐平,教师更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 更好地跟上学生的步伐,利于“因材施教”的教学展开,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第二,教师在某些问题上学会向学生虚心请教,何尝不是 共同学习的好方法,学习始终不是单方面的任务,而应是双方互相探讨、 积极进取的过程。(四)注重学生差异,激

7、发学生潜能教师不给予学生一个能大胆自信展现自我的舞台,不断激励学生 勇于表现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将个人的潜能最大化地激发出 来。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简单地教书育人,也应考虑学生长远的发展, 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指明灯,在学生迷茫、犹豫、胆怯时,为他 们轻轻拨散眼前的迷雾。五、结语在这个迅疾变化的信息时代,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结果, 重构新型的师生关系,使之趋向和谐理性,使之趋向平等开放,实现 文化反哺的跨越。参考文献:1 周晓虹.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青年研究,1988 (11) :22-26.2 龚界文,胡静.“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现象研究述要J.青年探索,2004 ( 05):20-23.3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33 .4 阳荣威,卢敏.后喻文化时代师生关系解构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3 ( 03) :64-66.2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