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学习方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74870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队学习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团队学习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团队学习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团队学习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团队学习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队学习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团队学习方法团队学习方法一有关团队学习(1)怎样获得实现战略所需的知识?答案:进行团队学习。实施办法:制定学习目标,培养学习文化和氛围,提升学习方法,不断充实学习资源,开展集体学习活动,在团队协作实践中持续相互学习。(2)怎样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答案:培养学习文化和氛围实施办法:定位学习文化,构建基础的学习制度和环境最好能有说话或者学习的理由一种逼迫你思考的情境,一种解决问题的需要,一种创造新事物的集体欲望,或者是一种和组织的其他部门建立新的联系的动力。(3)怎样更快地进行学习?答案: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实施办法:积累、共享集体的学习方法,提炼并融入实践。共同建设学习资源库,适时共享小组的学习资

2、源。(4)怎样使整个团队将注意力集中到发挥他们的集体潜力上面?答案:目标一致,团结协作的团队学习战略实施办法:目标清晰化并逐级分解,个人专注到自我超越,知识共享到团结协作团队学习方法二什么是团队学习?答:团队是指相互需要达到某一结果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团队合作就意味着“发挥整体作用”。建立团队合作关系就是在团队成员彼此了解对方想法的基础上,通过一种完善的协调和整体的感觉,加强队伍以新的协作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团队学习就是在团队合作基础上,为达到一致目标,而持续进行地全方位学习。团队学习方法三团队文化定位知识共享和团队学习在团队建设初期是有效的,因为个人要向其他个人学习,学习他人的长处,同时

3、贡献一些自己的长处给他人。争取在团队中尽快获得比较竞争力优势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当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长处被共享,然后被掌握后,如何持续创造属于团队的公共知识,是必须靠制度来保证的,我们必须首先创造一套评价体系,其核心思想是-知识是动态的,只有在传播、使用和更新中才会体现它的最大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靠一整套规则来推动的。简言之,规则引导个人行为方式的标准化,在标准化的工作氛围中,人人都可获得最大的工作效率和最快的个人核心能力提升。这套规则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遇到问题或接受任务-寻求规范支持-在团队数据库中找资源-计划-行动-吸引他人参与总结-吸引他人参与形成文档或修改文档-评审-纳入团队数据库

4、管理。这样,个人长期的标准行为方式必然会使其思想发生改变,到那时,对评价体系认同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团队学习方法四团队学习的基本规则答:(1)定期制定统一的学习目标和范围 ,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 。(2)组织者认真制定学习规划、学习方式,积累和实施学习方法。(3)建立基本的交谈规则。这些规则可以包括讲实话、把重要信息迅速传达给团队或者限制每个人的讲话时间等。(4)共同建设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库,积累共享团队学习的资源和成果。(5)适时进行反思和反馈,检验团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6)对团队学习有突出贡献的人和成果进行奖励,激发团队的学习热情。团队学习方法五团队学习的方式(1)在线学习活动(2)集体学习

5、活动:(3)信息交换会议:(4)专题会议制度:(5)技巧性讨论:(6)深度会谈和讨论:团队学习方法六技巧性讨论第一步:建立和睦关系每一名团队成员选择一个合作伙伴,让这名合作伙伴给他提供反馈。双方坐在一起,询问以下问题:1. 关于这个话题,你个人有什么强烈的意见要表达。2. 你可以为群体的技巧性讨论带来什么样的观察材料(事实,而不是你的意见)。3. 你愿意受别人的影响吗?4. 你认为这个问题理想的结果是什么?这种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双方都了解对方的假设、价值观以及对这个话题和对整个团队发展的渴望。在提出主张的时候,你的伙伴做以下事情:1. 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使得聆听者在脑海里能够勾勒出这些观点或想法。2. 提供他或她的观点和想法所依据的假设。3. 提供观察材料来支持或者证明一系列的推理。4. 邀请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来对他或她的观点予以补充。5. 在别人提问的时候不采取防御的姿态。在问询的时候,你的伙伴做以下事情的频率如何:6. 在不引起别人防御的前提下询问别人的假设和材料依据。7. 询问一些能够帮助整个团队理解说话人的观点的问题。8. 在别人讲话的时候只听不做评论(认证聆听,并且不打断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