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74851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 20 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 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 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村现有耕地3399 亩(其中水田3238 亩、旱地161 亩)、770 户、 3879 人,劳动力人数 1287 人,其中外出务工 1140 人。全村有贫困户 34 户,五保户10 户,享受低保86 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 人。全村以 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 作物,饲

2、养牛、生猪、家禽等。XX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 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全村2个组 通有线电视,有 4 个组通了自来水,有 12 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村内 现有小学1 所,幼儿园1 所,医疗卫生室1 所,村级活动室1 所。(三)发展优势条件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 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 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咸 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 国道、京广铁路 12 公里, 连接 10

3、6、107 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 40 公里,镇内乡村 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四)目前存在的问题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 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 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 产业化生产水平低,未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供、销一条龙 生产经营体系;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出售农业初级产品创收,缺 少加工增值环节,农民增收困难。2、村庄建设规模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目前全村有20 个组,新农村 建设就只有谭家咀一个示范点,规模相对较小

4、,不具有普遍性。3、精神文明建设匮乏,村民的物质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是村民们 的业余活动较少,主要还是观看电影和欣赏本镇的农家乐队为主,村民 自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体现乐在其中的创建思想,精神文 明创建工作有待加强和提高。二、规划建设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作为首 要任务,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农村 经济的发展为目标,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先决条件,以全面整体推进 双溪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提高为最终 目的

5、,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有特色、可持续的农业产业化经济。积 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奋斗目标力争通过五年的时间,实现全村组组都通自来水,硬化道路到每组, 建设全村污水处理工程,创建农村劳动力工程,亦称全民信息化工程, 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人均收入由 3582 元提高到 6000 元。(三)基本原则以构建两型社会为切入点,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原则。充分 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和农田生产能力核定全村承载量 和人口居住量。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原则。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 远发展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

6、、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 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坚持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原则。从农民群众 迫切需要,并有条件实现的事情做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 讲求实效、突出重点、逐项推进。坚持依靠农民、多方支持原则,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 支持。12三、规划建设主要内容(一)产业建设1、粮食生产根据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在全村范围内大力推 广优质稻种植,提高粮食单产、总产,确保粮食增产增收,提高人民群 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今年粮食经济作物规划面积6202 亩、粮食总产 2356 吨,比XX年年总产2301吨增55吨。2、苎麻生产依托镇龙头企

7、业,新发展优质苎麻示范基地110余亩, 麻苗由村提供,对发展苎麻大户购买苎麻剥打机给予一定补贴。3、蔬菜生产在本村5、8组建蔬菜基地120亩,以种植反季节蔬菜 为主,并选派 10 人到外地学习种植技术,村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4、发展养猪业计划发展牲猪年出栏 20 头大户 8 户。5、发展养鸡业依托温氏集团,由农户选好基地、建好鸡舍,达到 要求,和服规格的由村牵头办理小额贷款,全村力争年出栏2 万只大户 5 户。6、水产养殖全村拥有水面面积350亩,XX年年规模养殖100亩,2020 年新增养殖面积 120 亩。发展养虾、蟹大户 5 户。7、林业生产利用荒山、荒地、荒坡、荒坪等资源,抓好百株万户 工程,全村计划植树2.5 万株,泡桐繁育基地300 亩,泡桐栽植基地3 个,面积达800 亩;林浆纸项目基地3 个,面积400亩。(二)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