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四八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2篇马说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746956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四八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2篇马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四八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2篇马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四八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2篇马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四八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2篇马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四八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2篇马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四八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2篇马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篇马说(青海近7年未考)韩愈原文呈现段层精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第一段用“也”字收住,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显示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第二段再用“也”字收住,不仅凝聚着作者强烈的谴责,也饱含着将正义诉诸读者的意图。)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

2、知,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结尾也用“也”字收住,体现作者痛彻心扉之情和对“食马者”的嘲讽。)第三段: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武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总结全文,暗含对统治者的嘲讽之意。【全文中心】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以千里马的不幸遭遇和被埋没的原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之意,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文学常识】韩愈(7

3、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又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有昌黎先生集。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现实意义】提醒当今社会要任人唯贤,善于识别人才并努力做到不浪费人才,人尽其用,社会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文言词汇分类积累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见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材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食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喂邪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古今异义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

4、义:这样;今义:判断词安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安定,安装等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同样;今义:等候;或表示列举未尽一词多义能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策策之不以其道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策勋十二转动词,记载食一食或尽粟一石吃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词类活用辱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用作动词,受屈辱尽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虚词之虽有千里之能的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宾语后置标志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代指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

5、,连接状语和谓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的”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其真不知马也大概,可能,表推测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驱使千里马的”以不以千里称也凭借策之不以其道按照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故虽有名马故:_所以_(2)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_两马并驾_(3)不以千里称也 称:_著称_(4)才美不外见 才美:_指日行千里的卓越才能_(5)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_怎么_(6)策之不以其道 道:_正确方法_(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_通晓_(8)执策而临之 临:_面对_2(2016

6、唐山模拟)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千里马常有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才美不外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D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2014凉山中考)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_日行千里的骏马,一餐有时能把一石粮食吃光。(2)(2016凉山中考)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_(3)(2016孝感中考)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_鞭打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_(4)(2016张家界中考、2016山西中考)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难道真没

7、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_4(2016唐山模拟)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为社会所用。全文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_5(2016淮安中考)简答:请从形象塑造、写作手法、阐明道理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评析。_形象塑造:千里马遭遇悲惨,怀才不遇;食马者专横残暴,无知狂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以马喻人,正反对比论证,论证环环相扣。阐明道理:“千里马常

8、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_一、(2016长春改编)阅读马说,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策之不以其道策:_用鞭子打(2)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_通“才”,才能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_犹,尚且_(2)执策而临之 而:_连词,表修饰_3用现代汉语翻译“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一句。_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_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句,道出千里马境遇之悲,虽有日行千里之能却英雄无路。结合第二段内容谈谈,千里马为何被埋没?_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马者”不知马)

9、。_5本文开篇出人意料地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这一有悖于常理的论断意在说明什么?_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着决定性作用,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_二、(2016原创)阅读马说,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祇:_只是_(2)才美不外见 见:_通“现”,表现,显露_2解释下列加点的虚词。(1)策之不以其道 以:_按照_(2)不以千里称也 以:_凭借_3用现代汉语翻译“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一句。_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喂养它。_4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_千里马的才能不被发现,才能无法发挥,得不到应有的待遇,遭受种种屈辱。(或: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_5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_社会上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但由于没有人发现,善待和重用,他们往往被埋没。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