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及评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74637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及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及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及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及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及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及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及评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及评析一、什么是案例?简明概括地讲,教育案例就是叙述一个教育故事。它是教师的 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 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 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案例的结构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案题、案情、案析。案例,是实践和理论相互融合的产物,它既要有理论的 高度,又要有实践的深度。幼儿园开展教学案例活动的意义?1、教学案例分析是教学理论提升的重要方法2、教学案例分析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之一。3、教学案例分析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4、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详 实的第一手资

2、料。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学案例分析备受教师的关注, (优势) 它贴 近教师工作实际,教师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学案例分析是教学 理论提升的重要方法, 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 展的最佳手段。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 =经验 +反思。实践证明,教师的教育观念、所接受的各种理论与学说,只有在与教 学实践的结合中,特别是在实践的反思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 这需要活动案例, 它是我们从教育行为的剖 析评价和反思中提升理论认识的载体, 成功的案例我们通过反思总结 经验和教育规律, 失败的案例中我们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去分析问题 的症结、找出偏差。这就是案

3、例的评析,通过评析得来的经验和教训 (评析)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又用与指导教育实践、调整教育行为。 所以这个过程既是调整完善教育行为的过程, 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 程。三、教学活动案例及评析1、 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论的支撑, 设计组织教学活动需要正确 的教育观念的引领,评课也一样。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发展 观。新纲要颁布以来我们在教育观念上有了一个根本的转变:以 幼儿的发展为本。孩子是课堂的主体。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 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十分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这显 然与新课程所要求的课堂教学价值观不相符合。既然教育的根本 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教应该为幼儿的学服务,

4、 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幼儿学的效果,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 准就该看孩子有无进步或发展, 从“以教论学”到“以学论教”。 总之教学活动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2、要掌握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和内容。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活动内容、目标,准备、过程、效果, 教学活动评价的主要内容:关注幼儿: 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除 了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以外, 还应关注他们在活动中师生 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 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孩子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幼儿在课堂 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

5、得结论等等幼 儿的行为表现,是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关注教师: 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幼儿的学习, 如教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 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教师如何组织并促使幼儿思考、讨论、引导孩 子去操作、探究、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幼儿的学习、等,以此来评价 教师课堂行为表现(1)看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析教师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 是评课的又一重要 内容。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 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 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 ,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 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2)、看师生关系 1、看能否充

6、分确立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与幼儿的融洽。3)、看教师教学基本功1)看教态:教师活动中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 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幼儿,师生情感融洽。2)看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确简炼, 生动形象, 提问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 顿挫,富于变化。3)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多媒体操作熟练程度 (弹唱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出了什么样 的要求?这既是我们教学的依据也是是我们评析教学活动的依据, 是 我们评课的基本的思路和内容。下面我们针对以上几个

7、环节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分别进行评 析。一 . 关于教学活动的内容。内容也就是选材1、选材内容科学生动,联系幼儿生活2、具有科学性,教育性,与实际社会生活相联系。3 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幼儿情感和能力的培养。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选材是否符合幼儿生活经验水平、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2)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准确。 (处理是指: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活动的目标活动的目标决定着活动的方向、 影响到活动的范围、 涉及到活动 的难易程度。是教学、教育活动所追求的价值所在。新刚要提出的三大教育目标是 : 认知 ,情感 ,能力的

8、目标 ,对于 过去习惯了按照文本写教学目标的幼儿园教师来说, 既要完成教育目 标又要考虑儿童的发展;既要考虑情感、态度的发展、形成又要注意 知识、技能的学习;既要思考各领域的各自特点又要考虑综合性、全 面性即各领域之间的渗透(一).目标的表述方式可以是教育性的也可以是发展性的,要 体现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情感和个性、社会性品质等方面的要求。 如:案例 1: 小班教育活动“小鸟飞” (韵律活动 )的活动目标一为:“熟悉乐曲的旋律和 ABA 的结构,听辨鸟飞 (A 段轻柔、 连贯)、鸟吃食(B段轻巧、跳跃 )的音乐。学习走小碎步 ,知道走时应将 前脚掌踞起轻轻移动 ,并能用鸟飞、鸟吃食的动作表现出

9、两段音乐的 不同。”二为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探索手臂在不同方位上的摆动动 作,以表现鸟飞,并体验创造的乐趣。 ”三为:“初步学习找空地方做动作,做鸟飞的动作时尽量不让别 人碰到自己,自己也不碰到别人。 ”上述三条目标清楚的表明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将要做什么和应 做到何种程度。 同时,也间接地暗示了教师在活动中应怎样要求幼儿 以及怎样帮助幼儿达到要求。该活动在提出音乐教育活动目标时,突出了以下三方面的要求:1.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与音乐感的发展; 2.学习技能、策略的获得 与学习能力的发展; 3.情感与积极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在撰写教育活动目标时,除了要求按照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情 感和

10、个性、社会性品质这一顺序撰写以外,在具体陈述时,还注意以 下几点:第一:必须统一行为发出的主体(幼儿或教师) ,在表述目标时 应尽量从一个角度出发进行陈述, 追求目标的一致性, 克服思维的混 乱。陈述时主语可以不出现。如前述例子 “小鸟飞”中的三条目标均是以幼儿作为行为发生的 主体的,其中“听辨” 、“体验”“表现”、“探索”、“学习”等行为都 是幼儿发出的。尽管作为主语的“幼儿”两字在文中并未出现,但三 条目标所用的主语是统一的,意思是清楚的。第二:必须陈述可见的行为, 必须时刻补充该行为是属于哪一类 发展目标。如前述例子中的目标陈述清楚地表明:幼儿听辨、体验、 表现的是乐曲“小鸟飞”中两个

11、段落在性质上的差异; 幼儿学习的 是 基本舞步“小碎步”和做动作时不与他人挤在一起货相互碰撞; 幼儿探索的是怎样通过手臂的方位变化里表现不同形式的鸟飞的动 作。第三:必要时可补充说明该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和行为反应水平 的限定语。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初步”、“尽量”等,表明幼 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很可能是缺乏自信心、 独立性和熟练性的, 教师要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于孩子以指导和帮助,同时,允许他们尝试和发生错误。自贯彻规程、纲要后,幼教一线工作者,往往采用着发 展目标的表述方式,但常常又混淆不清。例三:小班音乐活动北风爷爷别神气的目标与分析:(1) 学唱歌曲,能有力、自豪地演唱歌曲,(

12、这是发 展目标)( 2) 通过故事帮幼儿理解歌曲内容,(这是教 育目标)( 3) 初步探索创编歌词,提高幼儿演唱兴趣,(前半段 是发展目标,后半段是教育目标)(二).目标的指向应突出重点、兼顾多项对于儿童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能获得的发展是多方面的, 诸如:情感、态度、认知经验、技能以及观察力、想象创造等。但是 作为一个具体活动来说,由于时间的短少,涉及领域的不同,我们应 根据幼儿的原有水平和本次活动的重点, 筛选出主要目标。 这样才能 使每次活动具有本身的特质, 才能为儿童的发展构造一个一个不断前 行的阶梯。例四:目标( 1)学习儿歌,感受小主人公(李苗苗)爱动脑筋 的形象特点;目标( 2

13、)乐意向小问号学习,并初步能提出自己的问题。例五:目标( 1)学习用绘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问题;目标( 2)能大胆地构图,比较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六:目标( 1)初步学会唱歌为什么,会用提问的语气唱; 目标( 2)能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目标( 3)对探索周围现象有较浓的兴趣。析:从目标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知, 虽然都是围绕小问号、 提问题等活动开展的活动, 但却是三个不同领域的活动。 例四是语言 活动,例五是美术活动,例六是音乐活动。因为每个案例表述的目标 都清楚地提出了相关领域的目标, 当然又同时分别涉及到兴趣、 能力、 社会等其他方面的目标。即使是综合活动, 其目标也不是面面俱到

14、的大杂烩, 而应该重点突出。(三)目标的文字叙述应精确、具体、有可操作性作为任何一次教学活动, 教师都应增强目标意识, 每个活动的 目标越清晰越具有教育价值,越能促进幼儿发展。 例:中班综合活动会变的脸的目标:(1)感知并能用表情表现高兴、伤心、害怕、生气、愤怒等情 绪变化(2)能大胆想象并用绘画或泥塑的方法表现某种情绪,注意眼 睛、眉毛、嘴巴等细节的变化( 3)体验表现成功的喜悦 析:本目标一目了然地表达了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在社会 (情绪 变化)、艺术(表现技能)等领域的发展程度。 例:小班绘画美丽的鲜花目标:(1)通过学画各种形状的小花,提高幼儿对花的认识与理解; (2)培养幼儿耐心细微的

15、良好品质,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 修改:如果以教育目标呈现,可以这样表述: (1)引导幼儿感知花园中多种颜色、形状的花,感受花的美丽 (2)鼓励幼儿大胆地选用手指或棉签点画出自己喜爱的花。如果以发展目标呈现,可以这样表述:(1)能感知花园中多种颜色、形状的花,感受花的美丽 (2)能大胆地选用手指或棉签点画出自己喜爱的花。(四)目标应兼顾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另外,在目标表述时亦应尽量改变过去那种喜欢把活动途径、 方法写进目标的现象。诸如“通过活动”、“通过看看、说说、讲 讲”“在采集、 分类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 使幼 儿进一步了解交通安全的知识”“引导幼儿欣赏和写生花瓶, 提 高幼儿对美的

16、鉴赏能力”“在老师的帮助下”。 方法是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为达成目标服务的,但它们自身不是目标,因而 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在目标中呈述。关于教学活动的准备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是幼儿在与教师、 同伴、材料互动中得以主动 发展的过程,因而任何一次教学,教师都必须根据课题目标、课题内 容作认真的准备。(一)教学准备应重视儿童的经验准备。教学准备应该包括物质准备和经验准备两部分。 经验准备是教师 在备课时对儿童已有基础的分析。 教师要树立过程意识, 即幼儿的学 习、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组 织任何教学时都要反复“思前”、 “顾后”, 使每一次教学成为幼儿 一步步成长的阶梯、 一个个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