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5单元 23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教案3 青岛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74522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5单元 23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教案3 青岛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5单元 23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教案3 青岛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5单元 23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教案3 青岛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5单元 23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教案3 青岛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5单元 23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教案3 青岛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5单元 23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教案3 青岛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5单元 23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教案3 青岛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5单元 23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教案3 青岛版德育目标: 1、通过在感兴趣的谜语和熟悉的生活实际中寻找食物关系,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了解食物链的基本结构,知道生产者和消费者,能结合生活实际写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2、通过直观感受食物网的形成过程,了解食物网并认识到动植物之间的复杂食物联系是动植物生存的需要,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需要。3、通过写食物链和连食物网的活动,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体会到动植物之间的密切联系。4、通过对正反两个资料的阅读和思考,了解一些人类干预生态平衡对自然造成的影响,初步形成尊重和保护动植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写出某个场景

2、中的食物链,知道食物链实际是一种营养链,表达了动植物之间的营养传递关系。难点:主动关注动植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产生尊重和保护身边动植物的情感和意识。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胸牌(草、羊、狼)、“生产者和消费者”视频、多媒体课件、卡片纸。2、学生准备:彩笔、胶条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猜谜语导入新课1、猜谜语:(1).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 (2.)然后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 猜谜语并说明理由猜谜语的方式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能很自然地进入本课对动植物的食物关系的研究认识食物链认识食物链一、组织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链1、提问:两个谜语里包含了哪些植物和动物?(板

3、书:草、羊、狼或用磁力扣粘贴写好的纸片)2、谈话:谁愿意扮演草、羊和狼?既然大家都愿意,那我们就以组为单位完成这个活动。3、出示活动要求(1)、选好角色:一大组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的三个人分别扮演草、羊、狼的角色。(2)进行讨论:草、羊、狼之间是什么关系?你在这个关系中有什么作用?羊为什么要吃草?狼为什么要吃羊?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羊和狼吃食物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且还从食物当中获取了他们生存需要的营养。5、谈话:在科学上我们用箭头连接草、羊、狼之间的食物关系,箭头方向始终指向吃食物者。草、羊、狼之间的食物关系可以写成“草羊狼”,也就是草被羊吃,羊被狼吃。6、谈话:在这三种生物中,说说你

4、喜欢谁或者不喜欢谁,说明你的理由7、谈话:我们生活在农村,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也有许多动植物,他们之间是不是也存在食物关系呢?让我们去找一找8、出示活动要求(1)把你熟悉的植物和动物的名称写在纸片上。(教师巡视学生活动过程中要提示学生别忘记写植物,而且每组学生要写出不同的动植物)(2)说出你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植物或动物,请说明理由。(3)从中找出一种食物关系,先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排列,然后用胶条连接起来(纸片与纸片之间要留有距离),最后粘贴到黑板上。9、谈话:这些动植物之间通过被吃与吃的关系,相互间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科学上称它为“食物链”。(板书:食物链)由于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还表现为

5、一种营养的传递关系,所以食物链又叫“营养链”(板书:营养链)二、组织学生分析食物链的组成1、谈话:仔细观察这些食物链,你有什么发现吗?(补充黑板上学生找到的食物关系里的箭头)2、提问:这些动物的食物有什么特点吗?3、谈话:这些动物都有他们各自的食物,他们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4、提问:绿色植物有食物吗?他们的食物是怎么来的呢?5、播放视频“生产者和消费者”。6、提问:通过这个短片,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7、谈话(结合板书):在一条食物链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蝗虫、老鼠、蛇、猫头鹰等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他们只能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所以叫做消费者。(板书:生产者、消费者)三、

6、组织学生巩固对食物链的认识1、谈话:我们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了,那么下面两组关系是食物链吗?2、出示:判断并说明理由(1)鼠 蛇 鹰(2)萝卜兔子回答:草、羊和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开讨论“指名让一组同学交流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倾听自由发言,充分说明理由写出所知道的生活中的动物和植物自由发言并说明理由找食物关系,每组在黑板上粘贴一条倾听1、发现缺少箭头2、观察、思考并交流:食物链都从植物出发,到凶猛肉食动物结束比较分析: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动物自由发言(最好能结合光合作用的知识)观看自由发言倾听判断、说明理由之后把食物关系补充成食物链以组为单位进行的角色扮演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身临其境,从而引发学生的

7、真实感受,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初步认识到动植物之间的密切食物联系通过组织一组同学的交流展示,引发其他组中不同角色的同学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认识到不同动植物在食物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在表述理由的基础上说出喜欢或不喜欢的一种动植物,是为了激发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为后面认识动植物在食物链中的重要意义做准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场景中寻找学习资源,为找食物关系和写食物链做准备学生在表述理由的基础上说出喜欢或不喜欢的一种动植物,是为激发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为认识动植物在食物链中的重要意义做准备通过粘贴食物关系,让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在黑板上粘贴食物关系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有

8、利于后面的集体交流,同时也为板书在空间上建立“食物网”的概念做铺垫。引导学生发现食物链的特点是为了让学生明确食物链的表达方式提示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关于动物按食性的分类)分析动物的特点通过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更深层次地认识到动植物之间的密切食物联系实际上一种营养的传递关系复习巩固对食物链的正确认识,明确食物链的基本结构,进一步认识到动植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了解食物网及意义1、谈话: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一起找到的食物链。2、提问:某种植物(如:小麦)只被一种动物吃吗?(根据学生回答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箭头进行补充)3、提问:为什么一种动物要吃不同的食物呢?4、谈话:自然界里有许多

9、动植物,由于一种动物或者植物可能会与多种动植物有食物联系,使得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网状,人们把这种联系叫做食物网。(板书:食物网)发现同一种植物被不同动物食用,同一种动物吃不同的食物,食物关系复杂认识食物网的意义:维持生态平衡倾听通过直观感受黑板上食物网的形成过程,认识到动植物之间的复杂食物联系是动植物生存的需要,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需要。认识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尊重和保护意识1、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动植物之间复杂的食物联系构成了食物网。在这张食物网中有一些动物是我们同学不喜欢的,那么假如我们人为的让这些大家不喜欢的动物消失掉或者减少它们的数量(如:拿掉黑板上写有“蛇”的

10、卡片),你们认为可以吗?为什么?同样,我们让大家喜欢的动物的数量增多,你有什么想法? 2、谈话:在今天的课上我们是因为自身的喜好把某种动物从食物链中拿掉,在自然界中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动物(如:蛇)的数量减少或消失的呢?让我们去看一组资料。4、出示资料:(课前录音)(1)蒙古人捕狼问题(2)北部山区农民亲近野生动物5、提问:这些资料给你哪些启示?6、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密切联系的,任何一种生物受到破坏,都会影响整个生态平衡。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处在强者地位的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迫害动植物,要学会尊重和保护每一种动物和植物,让他们在自然状态下自然生存,只有这样

11、,才能形成整个大自然的平衡和谐!观察粘贴出来的食物网充分发言倾听并思考谈感受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认识到食物链中每种动植物对整个食物链的重要性,不能根据人为的喜好和需要有意进行干预和破坏通过正反两个实例,让学生体会到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人类应该正确认识这种密切关系从而知道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大自然和谐了,人类才能真正的和谐、幸福。布置作业搜集人类破坏或保护动植物的资料,以组为单位制成宣传小报。搜集、制作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关注动植物,有为保护动植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意识。板书设计:食 物 网草羊狼玉米田鼠蛇老鹰小麦蝗虫虫青蛙

12、蛇白菜兔子黄鼠狼(肉食动物)消费者(植食动物)生产者(绿色植物) 食 物 链(营养链)附送:2019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5单元 23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教案4 青岛版教学目标:1、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查阅书刊资料及其他信息源;搜集有关资料;会画一幅生物界的食物网。2、通过学习食物链,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珍爱大自然里的生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3、懂得食物链的含义;了解生物防治技术。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生物之间关系的资料;有关生物防治技术的资料;教师准备8种动植物的头饰,15条1米长的松紧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非常有趣的录像,你们想不想看?

13、 同学们一定要瞪大眼睛认真仔细的看,一会儿还要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播放录像。)师问:大家能看出来是个什么故事吗?(螳螂捕蛇,黄雀在后)同学们真聪明!老师给大家看成语故事可不是要给大家讲语文课,而是在这个成语故事里,蕴含着有趣的科学道理,那在这个故事里,你能看出谁被谁吃吗?(学生回答:蝉被螳螂吃,螳螂被黄雀吃。)师:那蝉吃什么?(生:树。)黄雀会不会被其它动物吃呢? (完善板书:树汁 蝉 螳螂 黄雀黄鼠狼) 对!在这个故事里,树、蝉、螳螂、黄雀以这种食物关系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这种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把它叫做食物链。(板书:食物链)在自然界,很多的动植物之间都存在着这种食物关系。二、师生互动

14、,共同研究1.指导学生认识食物链、食物网(出示课件:草原生物图)师:请看,美丽的大草原,仔细观察,草原上生活着哪些生物?生:有梅花鹿、野兔、狐、猫头鹰、豹、羚羊。生:还有鹰。生:还有田鼠和蛇。生:还有草和大树。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把它们板书黑板上。意图: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说出动、植物的名称。板书时,按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的顺序板书,为画食物链,形成食物网做铺垫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它们共同生活在草原上,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找出其中的食物链,看哪个小组找的最仔细,最全面?(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汇报:我们按 “谁被谁吃”的顺序来汇报食物链,哪个小组先来?生:草被鹿吃,鹿被狼吃,狼被豹吃。(教师板书:草鹿狼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