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743502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MayThurner综合征)是髂静脉受压和(或) 存在腔内异常粘连结构所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髂静脉压迫不 仅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和下肢静脉高压,也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浅静脉曲张 的原因之一。同时是继发髂 股静脉血栓的重要潜在因素。髂静脉受压在成人中的发生率约为20%,一般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才得以 诊断。如果在发生髂股静脉血栓之前能得到及时诊断,了解髂静脉狭窄程度,血 流受阻情况,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并适时地纠正和治疗,可以大大减 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及后期并发症的发生。1995年, Berger 等首次报道采用介入疗法,即球囊扩张

2、和支架植入的方法来 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以后陆续有该方面的文献报道, 介入治疗也逐渐成为近年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一种新的手段,其直接作用 于病变段,既支持了静脉腔以避免被动脉和腰骶椎压迫,同时通过扩张管腔解除 了腔内异常结构所引起的狭窄,并且创伤小、操作简便,因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 前景。与髂静脉切开成形术、右髂动脉移位术、静脉旁路转流术等手术相比,介 入疗法对该综合征在缓解率、改善率及通畅率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后者更符合 人体正常点的解剖和生理,因而获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且并发症较少。对于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导管介入溶栓治疗,通常在发病后3周内 疗效较好。如在溶

3、栓过程中或溶栓后发现IVCS,可于最后静脉造影时植入支架, 可去除髂静脉刺状物,扩张静脉到正常大小,防止由于髂动脉压迫而回缩。 OSullivan 等报道 IVCS 合并急性和慢性症状患者植入支架1年通畅率分别是%和 100%。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的操作较为简易,但针对该综合征的特殊性,操作过 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 病变髂静脉腔内异常结构的主要组织构成是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因此其 物理特性上缺少弹性和伸展性,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管腔扩张较困难,且扩张的 管壁极易回缩,因此球囊扩张后的支架植入十分必要。由于病变的髂静脉往往难 以扩张至正常管径,过度的张力会导致管壁破裂,因此选择直径略大于球囊

4、且张 力相对较小的支架可使操作更安全,不必苛求将病变段扩张至正常管径;2.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左髂总静脉的病变段可分隔成多个通道,因此造影导 管、球囊导管和直接输送装置应保持在同一位置的导丝上操作,以保证支架放置 与囊扩张为同一通道,同时也避免了反复输送导管、导丝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左 髂总静脉病变段与下腔静脉邻接,为更好地扩张病变段的近心端,可将支架近端 12cm 置入下腔静脉。3.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肺栓塞的病例,文献鲜有报道,因此介入治疗前无需 预置下腔静脉滤网,但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继发下肢急性静脉血栓而行手术取栓 结合介入治疗时,我们主张预置下腔静脉滤网,这样可以避免介入治疗过程中残 余新鲜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总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其在管腔通畅 率及症状缓解率等方面较髂静脉切开成形术、右髂总动脉移位术、静脉旁路转流 术等手术方法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结合近年文献,我们认为介入治疗是髂静脉压 迫综合征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