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环保之含氰废物的危害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742826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环保之含氰废物的危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安全管理环保之含氰废物的危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环保之含氰废物的危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环保之含氰废物的危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含氰废物的危害 含氰废物指任何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固态或半固态废物,包括尾矿、废渣、污泥和尘渣等。氰化物对温血动物与人的危害较大,其特点是毒性大、作用快。氰化氢的作用极为迅速,在氰化氢浓度很低(0.005gL)的空气中,人仅发生很短时间的头痛、不适、心律不齐;在氰化氢浓度高(01gL)的空气中,人将立即死亡或速死。在氰化物为中等浓度时,人在3分钟内就会出现初期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在小时内死亡,有时也有在24小时后才出现死亡的。在氰化物的慢性作用下,由于组织供氧不足,可引起一系列反射性改变,如红细胞血红蛋白代谢性增高,血糖升高以提高血氧容易,加速能量代谢的恢复,由于体内增加,还可由此引起血压下降,并

2、抑制甲状腺聚碘功能,干扰碘的有机结合过程,妨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并能增加碘由肾脏的排出,减少体内碘的储备,从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低下,致使脑垂体前叶代谢性地加强分泌促甲状腺素。从而导致甲状腺组织增生肿大。另外,氰化物慢性中毒的发生与机体。整个营养状况也有关,如维生素12缺乏,蛋白质营养不良,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的缺乏可使机体用于CN解毒的S2O、S及-SH减少这些因素均可使摄入体内的CN毒性增加,从而导致一系列慢性中毒的症状和体征出现。 氰化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呼吸道吸入氰化氢气体或含氰化物的粉尘,二是通过口腔进入胃中,此时口腔粘膜和胃肠道吸收,三是破损的皮肤与氰化物接触直接进入血液,潮湿的皮肤与高浓度的氰化物接触时,也会吸收氰化物导致中毒。 含氰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并不仅仅是氰化物的污染,氰酸盐、硫氰酸盐、重金属等均存在于废物中,其协同作用对环境和生物产生的危害比单独氰化物时更大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