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学习必备的六种意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74247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学习必备的六种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文言文学习必备的六种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文言文学习必备的六种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文言文学习必备的六种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文言文学习必备的六种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学习必备的六种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学习必备的六种意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文言文学习必备的六种意识一、语言顺序意识一般来说,在现代汉语中,句子内部各成分间的正常顺序应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熟知并运用好这一规律可助我们巧妙地解决文言文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譬如,可辨识特殊文言句式,可察觉名词活用作状语,还可巧妙地把握虚词用法等。例如: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对于例1而言,只要我们能划分好句子结构,就不难发现其乃一介词结构后置句,实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例2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很明显,动词为“驰”,而其主语为“项伯”,“夜”作为时间

2、名词处在动词“驰”之前,根据“主语+状语+谓语”的语序常识来看,其应是状语,即“夜”为名词活用作状语。例3中,虚词“而”处于“吾尝终日而思”之中,显然,就这一部分而言,“吾”应是主语,“思”应是谓语,根据“主语+状语+谓语”的语序常识来看,“而”的运用,其目的就在于ZYB增压燃油泵连接状语“尝终日”与状语中心词“思”,换言之,“而”于此表修饰关系。二、动词意识众所周知,对一个句子而言,谓语至为重要,一般由动词充当,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若具备了先捕捉动词再顺藤摸瓜的意识,那么,无论是实虚词的把握,还是句意的理解,皆可化难为易,一一破解。例如:1.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2.欲祠韦苏州、白乐天

3、诸公于其中。(虎丘记)例1中,“诸”的理解事关全句,其存在于“献诸抚军”一句中。显然,“献”乃一动词(而且是及物动词),按照搭配习惯,其通常表述为“献+宾语+介词+对方”, 北京燃烧器油泵可现在句中只有“献”和“对方(即抚军)”,而无“宾语”和“介词”,此时只要细心思考则不难推知,“诸”即相当于“宾语+介词”,换言之,“诸”就相当于“之于”,乃一兼词。例2的选句相对比较陌生,乍一看,给人毫无头绪之感,但如果我们能有针对性地先去抓动词的话,那么,思路立刻就会变得明晰起来。显然,于此句中,“祠”之前有助动词“欲”,之后有名词“韦苏州、白乐天”,毋庸置疑,其必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而结合语境,其“供奉”

4、之意自也不难推出,若沿此顺藤摸瓜,则其“想在里面供奉韦苏州、白乐天等人”之句意自也可顺势推出。三、单音节意识 在古汉语中,实词以单渣油泵ZYB-7.5/2.0音节为主,即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词;可现代汉语恰与之相反,其以双音节词为主。一般来说,文言文中的一个双音节实词,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两个双音节实词。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务必有一种单音节意识,切不可恣意揣度以今释古。例如: 1.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对于例1中的“指示”、例2中的“其实”,若以现代汉语的眼光来看,二者均系双音节实词,可事实上,于此若以今之双音节词意来理解,则无法解释通,所

5、以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翻译才好。高中文言文学习必备KCB齿轮油泵的六种意识(下) 四.疑问句、否定句意识宾语前置句是困扰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点。其实,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中有两种类型都与疑问句或否定句有着密切的关系,即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往往将疑问代词或代词前置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只要对这两种句式下意识地去仔细查看一番,往往就可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宾语前CYZ自吸油泵置句。例如: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显然,例1、例2乃疑问句,例3乃否定句,那么,

6、根据古汉语的表达习惯,只要此二种句式中存在代词(含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的情况,那么,代词(含疑问代词)则必被前置,据此即可迅速判断,例1中的“吾谁与归”应为“吾与谁归”,例2中的“沛公安在”应为“沛公在安”,例3中的“未之有”应为“未有之”。五.句法常识意识汉语中词类虽多,但各词类所处夹套保温泵之位置都是有着一定之规的。一般而言,在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多为名词或代词,在谓语位置上的多为动词;受副词、数词修饰的多是动词,受形容词修饰的多是名词。明白这一句法常识,我们就可根据位置来确定词性,进而理解语句。例如:1.寡人欲相甘茂,可乎?(战国策)2.是故明主贵五谷而贱金玉。(汉书食货志)3.吾射

7、不亦精乎?(卖油翁)例1中,因名词“相(即丞相)”ZYB高温齿轮油泵受副词“欲”修饰,故可断定“相”于此乃名词活用作动词。例2中,因“贵”“贱”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故可断定其于此乃做动词。例3中,“射”本乃一动词,可因其于此作主语,故可断定其必为名词。六.结构意识在古汉语中,有这样一种行文规则,即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一般而言,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用法)要么相同要么相反。利用好这一知识,可助我们有效地解读文言实虚词。例如: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3.劳苦倦极,未曾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例1中,论“以”的用NY

8、P高粘度泵法,乍一读,似难确定,可若比照后一句,就可发现此二句结构相似,那么根据上述之规则则不难发现,“以”与“而”用法相同,皆表修饰关系。例2中,此二句结构也极为相似,名词“阡陌”与“鸡犬”相对,动词“通”与“闻”相对,那么,据上述之规则可断定,“交”与“相”也必有此种关联,即二者词性、意思相同,皆为副词且皆作“交相、互相”解。例3中,“极”的理解是个难点,但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则不难发现,此句中的两个分句结构相似,那么据上述之规则,“倦极”则与“惨怛”相对,而“惨怛”乃形容词构成的CYB系列稠油齿轮泵并列结构,于是就可推知“倦极”亦应乃此种结构,“极”义同“倦”,即“疲困、疲倦”之意。 http:/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