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培养方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74131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培养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培养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培养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培养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培养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培养方法一、提高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师德修养不论是提高认识、培养情感, 还是确立信念、锻炼意志都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实践的锻炼以及互动提高(一)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 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辨”,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 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教师师德必然会迷失方向。第一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不断从中汲取 精神营养

2、,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 地认识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理义与利、 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第二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习和掌握教 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 自觉性.第三要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 因为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师德规范原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具有鲜明、 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师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定

3、会有益于师德 品质的养成。如师德手册中介绍的许多优秀教师,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 业服务,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会使人的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二)勇于实践,总结经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事实证明,教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认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从而 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一个教师的师德认识再深刻,师德情感再深厚,如不进行道德实 践,其师德意志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能养成优良的道德习惯。教师在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 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4、不断锤炼,不断进步,不断升华(三)互动交流,共同提高。在同一个学校,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强化团 队合作意识,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不同学校,要求教师们通过互联网,校 际之间协作互动、资源共享,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 的。(四)内外结合,形成合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除了提高教师自身的主观积极性、 自觉性外,还要加强外在的监督和激励.对于忠于职守,职业道德高尚,教书育人效果好的教 师要给予鼓励。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使教师好的工作经验和 做法得到肯定和推广,促进教师向科研型、理论型的高层次迈进,逐步形成一个相互配合、

5、 相互支持的良好环境.二、师德修养的培养方法(一)解剖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教师师德修养实质上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克服自己头脑中旧的错误的道德观、教 育观,逐步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教育观的过程.教师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 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 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 当前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社会、学校中的模范典型、 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慎独.“慎独”是道德品质

6、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把教师师德修养推上更高程度极 的重要方法。“慎独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顺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教师 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行动,警惕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 见没有听到。因此,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 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动,小心谨慎的不做任何坏事,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慎独”与以 前的以封建道德为标准的“慎独含义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慎独是以科学的道德为标准, 它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一条原则和方法。“慎独是教师良好的思想修养,要求

7、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学生面前做到的, 学生不在的地方也能做到,在无人知道的时间和空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必须充分认 识意志是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慎独”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教师自觉地纠正不 良行为,不懈地同私心杂念作斗争,在自我批评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独处时依然保持良好的 品质。教师要达到“慎独”境界,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勿以恶小而为之”。正如苏霍 姆林斯基所说:“一个人能进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三)心理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主要靠意识导向。心理失调正是人的意识趋向极端化 的表现。心理调节就是要调动自己的理智去遏制自己意识中某些不健康因素的极端化,从而 恢复它的正常的导向作用,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心理调节的主要方法有自振法、自警法和 自宽法等。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教师的师德问题日趋复杂,作为当代教师 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解剖自己和调节自己,争取达到“慎独”的 境界,逐步适应时代的要求,努力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